石油企业技能培训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b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油企业发展要持续对操作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开发,建立和完善以激励模式、激励策略、激励方法、激励原则等为核心内容的操作员工技能培训,激发石油企业操作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提升技能素质对石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是石油企业操作员工技能培训开发工作整体系统中的具有深层性的激励体系建设。
  关键词:石油企业技能培训激励机制研究
  
  操作员工技能培训激励机制有助于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培训环境、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实现油田生产经营目标、增强油田企业凝聚力;建设一支适应油田发展需要,以高级工为主要组成部分,以高级技师、技师为骨干的高素质操作员工队伍,获取油田开发持续发展的战略优势。
  1实施技能培训激励模式
  石油企业依据HSE体系建立健全培训管理体系文件。以实行“培训、考核、应用、薪酬一体化”的操作员工培训运行机制,以实施“严格培训、严格考核、易岗易薪、岗酬联合”的激励机制,以培训中心作为培训激励机制运作的组织机构;实现培训主管领导、专兼职培训师对操作员工的激励;培训主管领导、专兼职培训师、操作员工各层面之间的的相互激励有机结合是实施培训激励的重要方式。专兼职培训师积极、主动、创新地进行培训整体、具体的激励运作,这是保证企业培训激励成功的关键。规范进行对操作员工的正向激励,引导员工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把有形、有组织的培训延伸到油田生产的整体过程中,融汇在油田开发整体活动的方方面面,成为油田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激励机制有机统一于油田体系之中。
  培训的目的在于使操作员工首先学会做人,使操作员工学到技能、学会使用技能;在企业培训整个过程中,使操作员工在思想上形成“要学好”、“要做好”的积极主动进取的心理趋向。从人的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层面上帮助操作员工对自身基础、素质和潜在能力进行认知,用积极心态参加技能培训,应用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等进行自我开发做为激励作重点;把实现社会化的学习、学习的社会化和终生学习的观念做为激励目标。
  2激励机制运作策略
  强化技能培训中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是培训激励的出发点,弘扬石油企业文化,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用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武装操作员工头脑,激发爱国热情,以作为石油工人而自豪;实施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培训激励机制让员工得到公正合理的收入,同时感受到企业给予的家庭般的温暖;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实施全员参与培训激励,焕发出操作员工高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石油企业的凝聚力。
  3激励机制方法分析
  培训激励对象是操作员工,针对操作员工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情况,抓住时机进行分类别、分层次的正向激励引导。首先相信操作员工都有发展的需要。从需求层次分最简单的是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其中发展的需要是最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因人而异,在企业生产中体现在操作员工不满足于现状,要求加大本身在企业中的作用,提升本身在企业中的地位。培训激励应重点创建在对这种需求的分析上。其次操作员工培训需要是完全自愿的。大禹治水,因势利导。培训激励应把焦点放在诱导、激励上,少使用负激励。再者注意操作员工培训激励的层次性,就是对对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目的、对不一样的需要,采取不一样的培训激励,如理论激励方法、合理化建议法、技术革新小组、QC小组等;实现由外部激励向内部激励转化,即端正态度、激发热情、升华理念、提高意识,实现激励的灵活性、实用性和深层次性的有机统一。
  4实施激励机制运作的基本原则
  4.1以人为本原则
  决定企业生存发展最根本、最生动、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满足操作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出发;使操作员工做合格的、热爱石油事业的、高素质的员工为操作员工技能培训开发激励的目的;系统地掌握激励的政策、理论、方法、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以强化激励的自觉性、深层性和持续性。
  4.2效益性原则
  激励操作员工技能开发培训能使操作员工的的技能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达到油田开发效益提升,实现油田开发节能降耗、稳步健康发展。操作员工技能培训开发作为石油企业整体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建立长效的机制,实行全员培训,加强操作员工技能培训投入,实现油田开发高效。
  4.3系统性原则
  针对操作员工工种、层次差异实施分类培训激励,对操作员工技能培训开发激励的政策、法规、方式、方法、队伍、目标等诸多要素通盘考虑、统筹;协调好操作员工与企业、培训与工作、培训需求与油田发展的关系,组织、鼓励操作员工全员参与培训;掌控操作员工全员的技能情况、培训情况、培训潜力、培训需求、企业发展对操作员工技能需求等。
  4.4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地构思、创造性地设计、创造性地统筹、创造性地实施操作员工技能培训激励,要从培训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创造性出发,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达到创造性的激励效果。
  5结论
  培训激励机制就是激励操作员工学习意识,培养操作员工持续学习、持续创新、相互激励;营造学习氛围、使操作员工善于学习、主动学习;实现更新能力、提升全员学习能力。培训激励不仅是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提高素质,重要是传播知识酶、激发学习的热情、持续学习的能力。激励培训就像催化剂和润滑剂,激发企业激励操作员工的斗志,提高操作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就业岗位对一线生产技能型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职学校人才评价体系也已从单一的学校评价逐步向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元化复合评价转变,那么就对中职学校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如何合理运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从培养兴趣、强化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内外相结合 “工学交替” 提高就业能力    “工学交替”是国家创新职业教
摘要:作为提高国民教育素质主要力量的高校,肩负着创先争优、开拓视野、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改面对新的形势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艰巨、机遇难得。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支部更应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探索党支部工作的创新思路,针对当前思想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观点、新视角,积极拓展工作形式,在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使用的工具越来越高科技,计算机已经普遍应用于各大领域内,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良好计算机专业技
摘要:招生录取生源质量和报到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客观标准,是社会对一个学校的综合反映。在全国生源减少的情况下,研究提升独立学院生源质量的途径必要且重要。本文结合我院的招生工作,对我院生源质量稳中有进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以期对独立学院的招生工作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生源质量报到率    生源质量是学院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大学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剧烈竞争,有关生源的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学生的三维目标要求越来越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引导他们树立向真、向善、向美的思想品德,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一个重要内容。”情感是形成兴趣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
期刊
2005年7月至10月,浙江连续遭受“海棠”、“麦莎”、“泰利”、“卡努”、“龙王”五次强台风袭击。其次数之多,风力之强,雨量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为历史上所罕见。在党中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那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英语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教学过程只是灌输,而缺乏交流。这种局面对英语教学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课堂状况。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提高英语课堂质量。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教学实践。  一、激情导入,营造气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期刊
摘要: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理论性较强,对于本科生来讲,理论的学习和理解需要基于在实践的探索和体会。为改变长期以来教学中过于偏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笔者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将学生实验项目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探讨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中外城市建设史创新性项目 个性化培养模式    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是一门以研究为导向的理论课程。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的要
在《化工过程CAD》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学校对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确定了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上机(50%)+理论知识考核(20%)+平时成绩(30%),收到了较好的教学
2003年10月26日《三湘都市报》第8版刊有《什么是“双规”》一文,文中一句话这样说道:“海关总署原副署长王乐毅被‘双规’后,情绪紧张,夜间心律最低每分钟31次……”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