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下的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现状分析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4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客观掌握我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进展,明确成效与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方法

2018年4月,采用问卷调查法,经专家咨询和预调查设计调查问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下发,要求医院填报。共回收5 469家医院的上报数据,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五大工作制度在各地区落实程度不一,在预约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社工制度上仍需完善。2017年,5 469家医院中,预约诊疗人次数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平均为19.1%。十大服务模式推进程度不一,在连续医疗服务模式、智慧服务模式、互联互通模式等方面,仍需改进。2017年,5 469家医院中,仅有6.7%的医院所在医联体制定了上下连接的一体化临床路径。

结论

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不仅需要各医疗机构的重视和推进,同时也需要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顶层设计,尤其是应建立全区域的网络信息平台,统一信息化标准和流程,并提供机制和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目的 鉴定1例幼年性透明性纤维瘤病患者ANTXR2基因的致病性突变。方法 提取患者外周血DNA,应用PCR扩增其ANTXR2基因的编码区及剪切位点序列,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同时检测100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作为对照。利用CLUSTAL X(1.81)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跨种属保守性。利用SIFT、PolyPhen-2及MutationTaster对新发突变进行功能预测。结果 患者携带ANTX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刮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患者选用颈前路右侧横切口入路,行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刮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随访3~6个月,未发现动脉、神经、食管损伤,13例Frankel分级A级者9例恢复到B级,死亡2例.结论 经颈前入路行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刮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有较好的疗效。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第三大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传统的诊断方法在VTE诊断、监测和预后方面效果不佳。MicroRNA(miRNA)是一类参与基因转录后调控的非编码小RNA,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循环miRNA稳定存在于血浆、血清以及其他体液中,其在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VTE中有望成为新的生物标志物。此综述以miRNA生物合成及循环miRNA的起源为出发点,总结
利用药物流产终止早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简便,痛苦少,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但药物流产的失败率,在药物流产发展史上至今仍占一定的比例.为更好地掌握药物流产的适应证,降低药物流产失败率,我科对近期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进行了临床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牙齿的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生长、矿化、萌出三个时期.其中矿化是指牙体硬组织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生物矿化过程中,有文献报道钙盐的沉积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关.为证实这一论点,我们选择了钙质VonKossa及碱性磷酸酶的PAP免疫组化染色对小鼠牙胚进行不脱钙切片染色.现将本研究结果及实验过程中我们的一些经验体会与同道们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