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生态林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民生林业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国家制定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政策的历史背景,分析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内在关系。笔者联系自身工作的森工企业,对森工企业的现状和在全国林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行了深入阐述和分析,对森工企业今后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道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森工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77-02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家天保政策实施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国有森工企业普遍面临职能转换、资源枯竭、原有木材采育全面停止、经营困难的境地。党的十八大后,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发展民生林业的号召,是搞活国有森工企业的必由道路。同时,国有森工企业又肩负着很大一部分生态建设的重大任务,如何才能在搞好生态林业的大前提下,大力发展民生林业,改善国有森工企业职工收入和生存状况,成为亟需探索的课题。
  1 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概念
  1.1 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
  1.2 民生林业
  民生林业是指以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状况为目的的林业发展方式,是充分提高森林或林地资源提高经营收益,改善经营者生存生活的林业生产体系。
  现阶段我国林业分2个方向:一个是生态林业,另一个是民生林业。生态林业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从事的林业活动;民生林业就是针对GDP创造价值的部分,对林业经营者来说是为了追求经营利润[1-2]。
  2 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并将其作为执政纲领写入党章,还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说,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林业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使命,力求更大的作为。展望未来,生态文明将引领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新方向,促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这路。
  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现代林业,把改善生态和民生作为林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攻方向,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3 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关系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王焕良说过:“山清水秀但贫困落后不能支撑百姓的幸福生活,富裕发达但生态破坏、生存受到威胁同样会使百姓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失去幸福。”
  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坚守顺应自然生态规律的原则,又要充分利用生态规律改善社会生产力,提高林农收入,改善林区群众生活生存状况。在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既要有金山银山,又要有绿水青山,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和落后,走向富裕和持久幸福。
  4 國有森工企业现状
  国有森工企业大多是建国初期计划经济建立的以木材采育为经营目的的企业。国有计划经济赋予森工企业的使命是生产商品材,支援国家建设。然而,森林资源生长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森林资源锐减和枯竭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家天保工程一期的实施,国有森工企业普遍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境地。从国家政策上看天然林全面禁伐,企业由过去单一的木材采育全面转向了以天然林资源管护和公益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森林生态经营。从市场环境来看,木材需求和价格大幅下降、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国有森工企业木材生产的经营道路走进了死胡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有森工企业普遍存在依靠天保经费过日子的尴尬境地。大多数森工企业为了缓解企业职能转换所带来的就业和经济压力都上马了森林旅游项目。但森林旅游项目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前50年主要为投资期,投资期投入巨大,收益甚微。国有森工企业基本上都成了困难企业,职工收入水平低下,生活陷入了困境。这样的情况下,在建设生态林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民生林业显得十分重要[3]。
  5 森工企业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中的重要作用
  5.1 国有森工企业林地生产力高,在全国森林资源总体中比重较大
  森工企业在建立之初,林地和森林资源由国家调拨,考虑到木材生产的需要,国有森工企业大多选定在森林地形因子较好、树木生长量较大、林木总体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林地生产力较高,并且森工企业在全国森林资源中占有较大比重,全国四大企业就占国有林地资源的31%。
  5.2 国有森工企业生态区位重要
  从近年来,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来看,国有森工企业占据着天然林资源的大部分,生态区位重要,保护等级高。
  5.3 国有森工企业职工群体人数多,遗留问题多
  国有森工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国有森工企业出现大量的困难和问题。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国有企业全面禁伐,主要依靠天保经费和国家投资度日,然而天保经费在职工工资和5项社会保险方面的补助均处于较低水平,只有社会平均水平均的45%左右。首要问题就是企业经营困难和职工收入低下,生活困难;其次是存在大量下岗待安置人员;再次是退休人员未统筹养老金、伤残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生活缺乏保障,最后是企业办社会的一些公益性岗位移交不彻底,如森林公安已全部移交地方,但环卫、消防、卫生、街道岗位尚未移交,主要靠企业自筹资金解决这方面职工的收入问题[4]。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发展民生林业对于加强国有林区和全社会的生态保护、维护林区社会秩序稳定,搞活森工企业经营,提高从业职工收入和改善从业职工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 国有森工企业今后发展措施
  国有森工企业发展民生林业,首先要在保证符合林业生态建设产业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大前提下进行。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是解决森工企业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发展生态林业搞好民生将是国有森工企业的必由之路。   6.1 国有森工企业进入天保工程后应以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为主业
  1997年,国家天保工程一期开始实施,国有森工企业先后普遍纳入了天保工程实施范围,森工企业也从以前单一的木材采育全面转入了森林生态建设,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成为了企业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森林管护费纳入了国家财政预算,公益建设享受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国家财政拨款虽然标准低,缺项多,但可以勉强维持这一时期国有森工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维护了生态社会的稳定。天保工程实施后,国有森工企业以搞好森林生态建设为主要工作任务,为全社会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碳汇,成为了国有森工企业存在的必要理由。
  6.2 巩固发展森林旅游业
  天保工程实施之初,为了有效地分流职工,增加就业,国有森工企业普遍开辟了发展森林旅游的道路。十几年来森林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凝聚了国有森工企业大量的收入、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形成了大量的固定资产。但同时,国有森工企业职工收入低的问题依然存在。森林旅游业发展有固有规律,前50年为投资期,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在需要不断完善,游、购、吃、住、行功能逐步加强,大约经过50年,才能进入稳定的收益期。一方面是因为国有森工企业投资森林旅游大多都是天保工程实施前后,正处于大量投资期;另一方面是国有森工企业投资的森林旅游大多发育不良。在森工企业开办的森林旅游中投资需求旺盛,但经营效益不佳。针对这一情况,森工企业开办的森林旅游应该重新进行论证,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坚持稳健谨慎的经营原则,坚持以吸引社会投资为主,巩固投资成果,保证经营收益,充分保障森工企业职工收入增长。
  6.3 要以林下经济为有益补充
  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展特种种植、养殖。林区职工有其固有的工作生活特点,由于职工身处林区,业余时间充足,开展一些经济价值高、适应林区独特自然环境的种植养殖是发展森工企业经济的有益补充。应该强调的是发展林区种植养殖业应借鉴集体林权改革的经验,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向职工无偿提供林地资源,鼓励职工自筹资金开展林下种植养殖。据资料介绍,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名贵药材达200余种,如蒲公英、蕨菜、四叶菜等山野菜都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林区的野玫瑰花和果被称为“VC大王”,木耳、猴头、蘑菇具有特殊的抗癌效果。独特的地理环境可以驯养野猪、麋鹿、麝香鼠,还可以种植青蒿、培育红豆杉,所有这些已被世人认可,并取得了不小的经济效益。
  6.4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热门行业,广受社会各界追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林区独特的自然環境使得发展一些适应自身条件的绿色产业和开展绿色产品开发成为适合国有森工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各国有森工企业开发的无公害中药材、蔬菜种植、天然矿泉水生产和引进的风力发电和生态养老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7 结语
  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现代林业,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作为林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攻方向,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在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大前提下森工企业有其自身的困难和特点。森工企业要想突破困境,在发展中兼顾生态、民生国有森工企业今后一段时期应以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为主业,不断巩固森林旅游业发展,以发展林下经济为有益补充,不断向发展绿色产业拓展。
  8 参考文献
  [1] 赵树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是林业建设的旗职[J].中国林业产业,2012(8):12-13.
  [2] 尹锦珊.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调发展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5(5):114-115.
  [3] 杨凤鹏,翟红霞.对彭阳县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02.
  [4] 谭子幼.泸县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思路及做法[J].防护林科技,2015(10):81-83.
其他文献
摘要 利用南京市郊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影响大城市郊区农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耕地流转所占比、务农人数所占比、家庭纯收入、农业收入所占比、是否了解永久基本农田与对目前的农业补贴看法等变量对农户保护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从业特征与是否在城镇购买住房等变量对农户保护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为提高农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意愿提出如下
摘要 总结佛山地区豇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上市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豇豆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豇豆;高产;栽培技术;广东佛山  中图分类号 S643.4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067-02  豇豆(Vigna unguiculata)俗称豆角,属豆科一年生植物,依据果荚长度分为长豇豆和饭豇豆
摘要 为考察DIY食品加工在休闲农场中的运营情况,笔者实践考察了徐州市吕梁风景区休闲农场中DIY烧烤区、DIY发酵酸奶区以及DIY肉制品加工区的运营现状。结果表明,DIY烧烤和DIY酸奶加工深受消费者喜爱,DIY肉制品加工无人问津;DIY食品加工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休闲农场兴趣,但需注意食品安全、食品加工的步骤简化以及加工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DIY食品加工;休闲农业;江苏徐州;吕梁风景区  中图分
摘要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对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南京市涧东村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对村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做出了合理规划。  关键词 休闲农业;旅游规划;SWOT分析;江苏南京;涧东村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7-5739(2016)05-0318-03  Abstract Developme
摘要 利用2014年秋季(9—11月)和2015年春季(3—5月)遥感火点数据,基于GIS技术,通过相关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沈阳地区火点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秋季火点数要多于春季火点数。春季火点最多的月份是3月,秋季火点最多的月份是10月。火点最多的区县(市)是新民市,最少是的铁西区和浑南区。火点最多的乡镇是新民市公主屯镇。研究结论反映了各地火点分布的大致情况,可为相关部门开展防火和秸秆禁烧
摘要 为探讨除草剂残留对下茬谷子的影响,开展此项试验,试验设7种生产上常用除草剂处理,随机区组设计,以常规谷子品种公矮2号为试材,于播种前模拟残留量喷施除草剂,研究不同药剂、不同药剂残留处理之下种植常规谷子对其生长发育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上上一茬如喷施了烟嘧磺隆、硝磺草酮、乙草胺、烟乙莠、硝粒莠,下茬在土壤残留剂量下降为正常剂量的20%时,不可种植谷子;当喷施烟嘧磺隆、硝磺草酮、乙草胺
摘要 民办高校其办学体制和运作机制使得其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特殊性,专任教师作为民办高校教学的主力军,其教学素养水平严重影响着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提高民办高校专任教师的教学素养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民办高校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民办高校专任教师教学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危害,并提出了提升对策,以促进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办高校;专任教师;教学素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
摘要 近年来,我国遥感卫星技术发展迅速,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FY3)上携带的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已获取大量对地观测资料,在大尺度遥感监测等方面显示出较高的实用价值。为了实现自动批量处理FY-3A/ MERSI影像数据,提取新疆范围植被指数特征,为今后新疆植被类型制图方法研究做准备,对MERSI数据经过预处理、投影变换等处理,提取植被指数特征数据,按旬生成最大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影像;
摘要 简述了泰顺县茶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对今后泰顺县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动泰顺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转型升级;对策;浙江泰顺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333-02  泰顺县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县
摘要 中华甲虫蒲螨作为一种我国特有的林木钻蛀性害虫天敌,已显示出很好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本文对中华甲虫蒲螨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植物检疫防治工作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华甲虫蒲螨;钻蛀性害虫;特征特性;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110-02  Charact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