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评讲,有的放矢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是对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测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种方式。阅卷后,对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讲,是教学环节中必须的步骤。
  一、评讲的基本原则
  评失分的共性问题,评答题规范要求,评答题方法和技巧。精讲,而不面面俱到。
  二、评讲前教师的准备
  教师在相同的考试时间内做完全部试题,获得答题的难易、答题时间、审题时应注意的问题、答题方法等方面的切身体验,同时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答题失误做出预判。之后,参考答案,逐一研究剖析试题。
  查阅学生答卷,通过正答率统计错误较多的客观题及丢分较多的主观题,分析学生丢分的原因,确定评讲的侧重点。
  三、评讲前学生的准备工作
  教师在评讲前,先把客观题答案及部分主观题答案公布给学生。学生结合答案先行查错,析错,纠错,并进一步熟悉主观阅读题的内容,审查作文立意是否准确。
  四、评讲试卷的几个重点
  1.及时性
  多数学生有考后讨论对答案的习惯,教师要抓住学生想要知道考试结果的迫切性心理,及时解惑释疑,以达到评讲效果的最大化。理论上讲,评讲试卷与考试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所以,实际教学中讲评试卷趁热打铁是必要的。
  2.评考点
  评出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明确答题角度。比如鉴赏诗歌的形象时,如果是人物形象,要从“形”和“神”两个方面去公析;如果是事物形象,要注意区别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事物形象(菊,象征傲然不屈的气质和品格)和具有特定含义的事物形象(如草木花果、虫鱼鸟兽,都表达着诗人的审美情怀);如果是景物形象,不能只停留在此景物形态的外部特征,还应揭示出其中包蕴的思想情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必须完全排除自身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个人平素所获的知识取代文本事实,更不以个人的是非为是非,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相对于文本本身来讲,必须是“原生态”的。
  3.评考点有关的知识
  比如字音题,名为字音,实际上涉及到音、形、义,甚至文化常识和历史典故。单纯的讲字音有时是讲不清楚的。如:“宁(níng)静”“宁(nìng)可”两个“宁”的声调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词性不同,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副词;意思也不同。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这些概念不加辨析,孤立讲解,学生容易混淆。
  4.评答题障碍设置
  如语音题,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同义多音字、形异同音字、形近同音字、习惯误读等方面的干扰;小阅读要注意语意解析不准、内容张冠李戴、观点绝对化、推论无依据、颠倒因果关系、增删改限定性词语等方面的干扰;文言文阅读要注意实词释义,句子翻译中多义词义项的选择要注意语境,同时要把文言特殊句式转达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子等;要注意语言运用题中仿写的句式要求、修辞要求等。
  5.评出答题方法、思路、技巧
  注释是对诗歌写作的说明或提示。有的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因、背景等重要信息。诗出有因,其因主要在作者写诗的背景上,我们阅读鉴赏诗歌当然也应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有的注释对作者作了简介,便于考生知人论诗,阅读鉴赏诗歌时切不可放过。有的注释是对诗歌的标题、诗歌中的用典、生僻词语、地名、物名、人物等作解释说明,这些解释说明对我们阅读鉴赏诗歌很有帮助,千万不能忽视。
  科技文的语言比较准确,语意的理解通常是唯一指向的。解题时可用信息追踪法,将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源,把信息源和选项表述进行比对,以确定表达是否有差异。
  鉴赏人物形象型题目在答题时,首先要找到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意,然后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最后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和效果。
  6.留足学生比对和提问的时间
  教师在解决上面的问题之后,仍有两方面的情况出现:一是少数学生因个人基础问题或倾听、记录中有缺失。这就需要教师一对一指导答疑,确保人人过关,没有遗漏;二是教师有可能讲错或讲漏,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
  五、试卷评讲后的处理
  知识遗忘是难以避免的事情,错误的记忆需要在反复的强化训练中得以纠正。所以,学生普遍失分的题有必要隔一段时间用原题重考或换一种方式再考。滚雪球的方法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特殊意义。
  总的说来,试卷评讲不单单是订正答案的过程,而要遵循精讲、不面面俱到的原则,讲方法,讲技巧,讲答题规范。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要让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更为高效,教师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更合理的选择。首先,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并且要注重对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化学素养,并且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教学 实践 研究  想要让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