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胚种传染性与蚕桑质量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道,菜粉蝶微孢子虫能感染家蚕并对家蚕生理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笔者对家蚕各级原种、1代杂交种进行母蛾镜检发现椭圆形偏细的微孢子虫,而且检出率极高,其形态大小与家蚕微孢子虫存在一定差异,即长轴与家蚕微孢子虫长轴相当,而短轴偏短。经显微镜观察测量发现,该微孢子虫形态呈椭圆形,大小平均(3.52±0.38)μm×(1.52±0.13)μm,与野外菜粉蝶寄生的微孢子虫形态相似,大小、体积、长短轴比相当。同一地理位置野外分离得到的微孢子虫与家蚕寄生微孢子虫亲缘关系较近,对家蚕
其他文献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酰胺态氮对菘蓝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为菘蓝合理施用有机氮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叶面喷施2次和1次酰胺态氮,随着浓度的增大,菘蓝单株干质
为了探明分离自芒果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漆酶同工酶基因的序列特征,进一步研究该菌的分子致病机理。以该菌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和RT-PCR法获得胶孢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动脉的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由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教研室提供常规防腐固定成人尸体30具(男16,女14),尸体经腹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目镜放大倍
建立了鸭、鹅组织中乙氧酰胺苯甲酯残留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分析方法。试样中残留的乙氧酰胺苯甲酯用乙腈提取,浓缩后用正己烷-丙酮溶解残余物,硅酸镁固相萃取柱净化,用甲醇洗
以总三萜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酶-超声波辅助提取川木瓜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川木瓜总三萜的最佳工艺为:采用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酶解,酶用量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