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畔话沧桑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lu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秘女儿国、母系氏族的活化石、中国的“爱情海”、最后的摩梭部落、格姆女神山、走婚桥、草海、水性杨花……这些词同时出现的时候,泸沽湖不成为网红之地,很难。
  泸沽湖,在纳西族摩梭语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为山沟里的湖。

“女儿国”


  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的泸沽湖,过去能吸引游客的是流传了上千年、神秘的母系氏族生活形态。其中,点睛之笔是“走婚”。
  元朝末年,蒙古族的一支部队在与汉人的战争中败北,退守到人烟稀少的泸沽湖,并定居于此,与当地土著人走婚,繁衍后代。
  泸沽湖沿岸居住着众多民族,但更多出现在舆论视野中的似乎是摩梭族。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相关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外界普遍称呼的摩梭族,主要是以蒙古族为主的摩梭人。

  或许是受到《西游记》的启发,泸沽湖渐渐有了一个吸引眼球的名字:女儿国。
  女儿国的家庭结构非常简单,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少到只有两个:“唉咪”和“唉乌”,即母亲和舅舅。在同一母系家庭中,与母亲同辈的女性全部被称作“唉咪”,男性全部被称作 “唉乌”。这种独特的母系文化使摩梭孩子拥有多位母亲和舅舅,以至于长大了,大多数都分不清谁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暮合晨离”


  摩梭孩子长到13岁要举行成年礼,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成年礼在农历正月初一清晨举行。仪式结束后,大人带着孩子在村里转一圈,接受村民们的祝福,这也是向众人宣布,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今后可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了。
  摩梭孩子到了16岁,就可以“走婚”了。
  所谓“走婚”,就是摩梭男子于子夜过后,悄悄爬上女子所住的花楼,次日早晨,男子必须在女方家人未醒之前离开。等到双方感情稳定了,便可以在村子里公开走婚关系。这时,男子也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入女方家门。不过,双方依然过的是“暮合晨离”的走婚生活。走婚的男女双方分别叫“阿注”和“阿夏”,这种婚姻形式也被称为“阿夏婚”。
  摩梭人的婚姻虽无法律约束,但从一开始就是十分严肃的。一个小伙子看上一个姑娘,即便姑娘中意,也不能立刻开始走婚。此时,女方的家长要登门拜访男方家庭,不是看财产,而是考察男方的家庭关系和小伙子的人品,在双方家长都同意的情况下,走婚才可开始。
  上个世纪,摩梭人的走婚习俗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已经融入到了 “一夫一妻”制的当代家庭婚姻中,原来的“走婚桥”矗立在长长的草海上,只是为给游客展示摩梭人那段独特历史而已。

两种传说


  去泸沽湖旅游的人,会拍下非常多美丽的照片,而在这些照片中,你会发现,除了一汪碧蓝的湖水之外,一定得配上湖边一座秀丽的大山,这就是海拔3754米的格姆女神山,还有楔入泸沽湖心的后龙山,也被称为男山神。
  化为山岛的男神,白天和格姆女神隔海相望,晚上“走婚”,共度良宵。有关他俩的传说,在泸沽湖流传了上千年。
  相传很久以前的某个夜晚,格姆女神和她的 “阿夏”瓦如卡那深情相会,醒来时天已大亮,触犯了摩梭人走婚的戒条,瓦如卡那再也无法回去,只得化成一座巍峨的山峰,守候在女神的对面。男神的坐骑眼看失去了主人,焦急地在大地上踏下了一个深深的马蹄窝,而女神愧疚和伤心的眼泪注满了蹄窝,形成了泸沽湖。女神也化作格姆山,与男神化成的山遥遥相望。
清晨的泸沽湖静谧而又安详,一叶扁舟缓缓划过

  关于泸沽湖的形成,当地还流传有另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更遥远的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村庄。村里有个孤儿,每天到格姆女神山去放羊。有一天,他梦见一条大鱼让饥饿的他可以割它身上的肉吃。小孩醒来后,在山上的一个洞中看到了那条大鱼,他割下一块鱼肉,肉香扑鼻。
  第二天,他发现大鱼被割过的地方又长满了肉。这事被村里一个贪心的人知道了,想把大鱼占为已有,就伙同一些贪财之徒,用绳索拴住鱼,让九匹马九头牛一起使劲拉,终于将大鱼拉出了洞,但灾难接踵而至,洪水从洞里喷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村庄。
  一位母亲正在喂猪,见洪水冲来,急中生智,把两个年幼的孩子抱进猪槽,自己却葬身水底。后来,两个孩子成了这个地方的祖先,为了纪念伟大的母亲,他们就拿整段木头做成“猪槽船”,泸沽湖也被称为母亲湖。

留住美丽,留住文化


  十多年前,一个叫胡立经的东北人,曾在泸沽湖的达祖村开了一家名叫“泸望达”的客栈,客栈由当地一个公共建筑改建而成,外观装饰和摩梭建筑相差无几,房间布置简单,价格亲民,很受游客们的喜爱。他还自费出版了一本书,向外界介绍泸沽湖。

  男神的坐骑眼看失去了主人,焦急地在大地上踏下了一个深深的马蹄窝,而女神愧疚和伤心的眼泪注满了蹄窝,形成了泸沽湖。

  当年的“泸望达”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更大、更现代、更文艺的民俗客栈和餐馆,挤满了泸沽湖四周。旅游带来的巨大冲击无处不在,那些宽大、全景式、极具现代气派的“湖景房”成了最抢手、最昂贵、最奢侈的旅游形态。
  原汁原味、原始原貌的文化内涵正逐渐消失,当地越来越多的具有文化和历史代表性的民居被卖出或出租,商业化充斥着整个景区。除了一些表演性质的篝火晚会,以及旅行社刻意安排的“体验式”表演,游客要了解摩梭人独有的文化习俗,几乎是一种奢望。
  泸沽湖的美丽,在于她那碧蓝的天空、变幻万千的云彩、清澈如镜的湖水和草海,让人如坠仙境。
  泸沽湖的感动,在于她那纏绵悱恻的爱情传说。格姆女神和后龙男神为爱而遥相守望,成为摩梭人的保护神,受人敬仰。
  泸沽湖的神秘,在于她那母系社会的现实存在。“女儿国”的“走婚”,在如今世人的眼里,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真诚期待,泸沽湖可以继续保留别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存,留住美丽,更要留住文化。
其他文献
鹤岗市萝北县嘟噜河湿地  跟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过去以煤炭作为支柱产业的黑龙江省鹤岗市,如今面临转型之局。  针对资源枯竭的实际情况和生态受损的历史欠账,鹤岗明确发展新思路,深挖当地资源潜力,依靠产业强市、生态立市等战略,培育发展生态农业、石墨等产业,在弥补生态欠账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由“黑”变“绿”、以“绿”生“金”,进行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多彩”探索。农业“夯”市  雖曾以煤炭著称,但鹤岗市拥
汤包( 刘建春/ 摄)  某些年代,最好的厨师并不在宫廷里,而在扬州盐商的后厨里,美食制作的暗战无处不在。  在扬州,喝早茶的习俗不仅保存至今,且深入寻常巷陌。  《扬州画舫录》第一卷就专门辟出一个章节说茶馆。作者李斗是一位爱喝茶的扬州人,他说,扬州的茶肆甲于天下,茶馆跟园林一样漂亮,有楼台亭舍,有花木竹石;杯盘碗筷,无不精美绝伦。  扬州早茶的知名度,很大一部分是茶食贡献的。茶食,即佐茶的各种点
在成都蜀江锦院,织工在传统织机上挑整丝线(李桥桥/ 摄)  孩提时读唐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似乎从诗里嗅到了草木清香,看到了白露沾花,也知晓了“锦官城”是成都的别名。从此,一个色彩斑斓、艳丽如霞的城市就播种在一个孩子的脑海里。“锦官城”的由来  成都自古有“錦城”和“锦官城”的称号,大多来自历代诗人那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中,最不遗余力描述成都美丽的是为躲避安史之乱、客居成都四年
近日,教育部要求全面清理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高考加分取消、奥赛挂牌不作为入学依据、部分竞赛叫停,但多地奥数培训机构依然火热,奥数课热度不减。  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奥数培训机构背后,却是一条充斥着“速成”名师、“冒牌”状元、“注水”推荐名单的“忽悠”利益链条。  培训依然火爆  日前,教育部发文取消高考奥数加分,并进一步规范面向中小学的竞赛挂牌命名行为,要求
上海黄浦江滨江贯通工程  微风和煦,百花盛开,春季里出门踏青是一件美事。  不过,对于充满钢筋水泥的城市来说,绿色有时是绿化带,看得见却走不进;有时是公园,走得进但路有点远。  如今,上海绿道建设让绿色就在家门口,绿色看得见,也走得进。串起的不止是景色,还有记忆  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街道临近黄浦江,沿江绿道成了附近居民休闲遛弯儿的好去处。  绿道设有座椅、花坛,途经一个小码頭、一座美术馆,还区分了跑
近日,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和第72届戛纳电影节的视觉主海报陆续公布,三者对比起来风格差异十分明显。  近两年戛纳电影节的主海报皆出自弗劳尔·马奎因之手,这位法国平面设计师以色彩浓烈的插画风格著称;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则邀请中国平面设计师黄海,以诞生在上海的经典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为灵感设计了一幅主海报。  人们并不知道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海報的设计者是谁,但网上所称的“楼
克拉玛依的阿依库勒水库  正午时分,飞机掠过克拉玛依置身的广袤戈壁,投下一个小而清晰的黑影。  “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克拉玛依之歌》中的歌词,曾是这座城市的原貌。  克拉玛依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黑油”,昭示了这座城市所拥有的资源禀赋。过去数十年中,石油城就是人们对克拉玛依的主要印象。  但鲜少有人知道,目前克拉玛依的绿化覆盖率已达43.05%,并且正以每年1~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在堪
2020年《花开广州 醉美天河》摄影大赛入选作品(罗道荣/摄)  广州市天河区,一个年轻的“80后”城区,如今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天河的“幸福之治”,可以用四个有意思的“He”字——“禾”“阖”“和”“河”来概括。禾田丰收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历史上一直到建区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天河都是闻名遐迩的广州“菜篮子”,一担担米糧、一筐筐果实在猎德码头起航运往各地,也让天河人一直过着年丰谷润的
寒假期间,他们将赴浙江义乌、云南永平、福建福鼎等地边调研、边宣讲,在基层一线“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  最近,复旦大学博士生田博毅更忙了。  作为复旦大学博士生“十九大精神”主题宣讲团的团长,繁重的学业之外,他还要和团员同学们一起琢磨一件事:怎样更好地向基层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  成立于2002年的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是全国高校最早成立的学生理论宣讲团体之一。十几年来,这个讲师团组织复旦大学的研
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  这是世界瞩目的“博鳌时间”。4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引发会场内外强烈反响。  “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习近平主席豪迈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