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素质的变化及培养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黄雪(199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学。
  摘 要:乒乓球被我国誉为“国球”,其能在乒乓球界长盛不衰,一直保持的优势,除了有过硬的技术外,心理素质也成为当前影响运动员主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就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有关问题从运动心理学和训练实践的角度加以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
  1.前言
  现在竞技体育实践表明;在激烈的乒乓球比赛中除了受到技战术的充分发挥以及身体素质因素之外,在激烈的比赛中是否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还取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素质的调节。乒乓球运动是典型的隔网对抗型项目,其特点是球速快、体积小、力量大、旋转强、变化多,再加上比赛规则的变化,21分制改为11分制,其对心理素质的要求更加突出。如果说运动员的技战术是比赛的关键,那么心理素质就是比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决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怎样训练比赛中心理素质的调节就成为了当今训练的重要任务。
  2.研究内容
  2.1 乒乓球赛制的变化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国际乒联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对比赛规则进行了改变,其内容是21分制改为11分制;38毫米的球改为40毫米的球;发球改为无遮挡。这些规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尤其是21分制变为11分制,要求运动员进入比赛状态快,适应比赛节奏,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要求增加,要有突出的技术特点,更早的获得比赛的主动权;规则的变化最重要的要求运动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好,比赛分制的减少要求运动员对比赛中节奏要合理的安排,比分在10平前要抓紧每一个球,10平后要把比赛的心态放正,不要过于的关注比赛的比分,大胆的处理每一板球,敢于上手获得主动权。
  2.2 比赛中运动员对待10平前后的心理变化
  通过对大学生锦标赛的数据统计和采访调查,对有经验的运动员和缺乏经验的运动员在比赛10平前后的心态上和处理球上的对比。由于比赛10平之前是每两球交换一次,运动员在不知对方技战术特点情况下,前面多是用试探性的方法去发现对方的弱点,而且10平前每两个球交换,在发球上有主动权,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从心理上来讲,有经验的运动员在对待10平前的比赛,多是进入状态快,在前几个试探球上能大概了解对方的弱点,提前获得比赛的主动权,处理好10平前的每一个前,无论是技术好坏,不轻敌,不给对方反击的机会,多是发球直接抢攻。缺乏比赛经验的运动员在对待10平前的比赛,一般是进入状态慢,对待球上不谨慎,心态上没有紧迫感。在10平后是每人发一个球,相比10平前就有很大的偶然性,好的发球就相比占了很大的优势,最重要的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否敢大胆上手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经验的运动员在10平后,对待的态度就是敢大胆的上手,比赛中会合理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会轻敌处理好每个球。缺乏经验的会出现紧张,技战术不能得到发挥,在运到机会球是不能大胆的上手,更多的是选择保守的打法,等对方失误来赢球。
  2.3 运动员在比赛10平前后常见的心理变化
  在比赛中,运动员在遇到实力较差的,一般运动员在10平前就会出现轻敌现象,麻痹大意,草率的处理来球,太过于自信,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失误就会增多,在对方追到10平后,就会很难快速的进入比赛状态,在加上赛制的变化偶然性增加,常出现翻盘的局面。在遇到比自己实力强的运动员,如果把对手想象的过于强大,一般运动员心态会过于紧张,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水平。在遇到实力强大的运动员时,有的运动员就会选择搏一把,反正实力相差大,就抱着学习的态度,不能赢得比赛也要给对方制造点麻烦,跟紧比分,这种是比赛中心态较好,而且最能总结比赛经验。在遇到实力相当,技战术相差不大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就尤为重要。如在10平前敢大胆的上手,果断的处理每个球,在相持阶段大胆的运用变线,在比赛中占据有利的地位。10平后就是看哪个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素质的好坏在关键时刻就显得尤为重要。
  3.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素质的变化的因素
  3.1 参加比赛的动机
  动机是推动运动员参加比赛活动的心理动因。一般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而内部动机包括成就动机、胜任动机以及接受挑战的动机等;外部动机包括所获物质利益、社会、教练员等外部环境压力所引起的动机。而对于运动员来说,动机较高的对比赛的发挥就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一定要注意,在比赛中要把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有机结合起来,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不会太过于失落,抓住每个球,调动积极性,从而克服外界一些影响的因素,获得比赛胜利。
  3.2 比赛经验和训练水平
  比赛的经验对于在激烈的乒乓球比赛中显得尤为重要。比赛经验丰富的在比赛中能很好的适应陌生环境,在比赛中发挥出训练的技战术水平,在训练中准备的技战术在比赛中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对于在比赛中经验缺乏的运动员,相比来说参加比赛的机会就要少,在比赛中出现落后的时候,常会出现焦虑、慌张以及泄气的现象,尤其是在10平前与对手相差比分大时,没有拼搏的精神,因此会很快输掉比赛;再加上在训练中没有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在比赛中出现特殊情况不知怎样处理。
  3.3 对手的打法、裁判和观众等外界因素
  在比赛中由于对运动员的不了解,在第一局试探对方战术打法,然后做出相应的战术策略,这要考察运动员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强的能很快进入比赛状态,适应比赛环境,;适应能力差的,会出现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如对方选手给对方加油影响自己的心情,对比赛产生消极的态度;比赛中裁判的执法尺度的掌握也会引起对运动员心理变化,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会因为一个球的纠结而影响整场比赛的结果。
  4.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在比賽中,有丰富比赛经验的运动员在处理10平前后的球,在关键时刻敢大胆上手,遇到关键球时心态能做到沉着冷静,不浮躁,能充分发挥出真实水平。缺乏比赛经验的运动员在处理关键球时表现出浮躁,紧张,不敢果断上手,选择保守打法,在比赛前后心理素质变化大。
  (2)在激烈的乒乓球比赛中,心理素质较好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较小,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受到的影响大,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因素。
  4.2 建议
  运动员在平常训练时要合理的制定个人计划,根据自己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在训练中认真对待每个球,多参加周边的小型比赛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己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和心理调整,增强比赛的信心,在比赛前要合理的制定缓解压力的方式,来调节比赛带来的压力,为比赛能充分发挥水平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小玲.现行乒乓球赛制与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7-20.
  [2] 魏星,燕纪元,杨焕海.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J]. 滨州师专学报,1998,02:55-57.
  [3] 熊志超.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实景模拟比赛训练方案的设计[J]. 体育学刊,2008,08:96-99.
  [4] 赵玉明. 乒乓球比赛中的心理变化对比赛结果的影响[A].西部体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23期)[C].2011:3.
  [5] 孙燕.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3):75-77.
  [6] 翁美琼.对影响乒乓球运动员比赛成绩主要心理因素的分析.广西体育科技,1996(2)
其他文献
赵明琴今年69岁.几年前,一个亲戚从东北给他带来几棵芦荟苗和一些有关资料,他把芦荟栽在盆内观赏,并随意翻阅了这些资料.没想到,芦荟适应性强,生长快,几个月后,就由3盆变成了
董家口港区的开发建设,正在成为中国港口转型的一个样本。我国的港口整体在不断进步,在不断尝试创新,董家口港的转型意义也在于此。事物发展总是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
期刊
长篇小说的作者王延堂,已经81岁了,他先后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他从山东海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岗位上离休后,又任市老年大学校长等职.
民办院校与企业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必经之路,也是社会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但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通常积极性和参与性
武德是武术精华所在,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的结果,而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财务分析中仅仅依靠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企业资源价值已经远远偏离了其本身的市场价值,公允价值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被提出
深秋的一天,山东老年大学楷书研究班里气氛热烈.一位鬓角染霜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他的讲课如同磁石吸引着在座的学员,大家专注地听着、认真地记着,脸上写满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效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对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编者按:今年1月2日,是陈毅元帅逝世30周年.现将此文呈于广大读者,以示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