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教学观:《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r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简介作者,读题导入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著名作家李汉荣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一起读课题。
  生(齐):山中访友(板书:山中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多有诗意的题目呀!下面请同学们拿起课文纸,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课文都读过一遍了吗?(生点头)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大好读,咱们一起来读。(出示PPT)
  生(齐):汩汩、吟诵、看客、瀑布、雄浑、湛蓝
  三、“访”字入题,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课文《山中访友》这“访”字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
  生1:是拜访的意思。
  师:还可以理解为——
  生2:访问。
  生3:来访。
  生4:探访。
  师:同学们词汇量真丰富。课文中,作者访问了山中哪些朋友呢?请快速浏览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
  生:有古桥,树木,有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还有落花、落日、岩石、雷阵雨。
  师: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出这么多,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峡谷。
  四、聚焦第五段,品读独特的感受
  (一)自由读
  师:同学们,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们的朋友呢?来,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课文,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和他们打打招呼吧。(生自由读)
  (二)指名读
  师:看同学们读得摇头晃脑的,早被这山中的朋友吸引住了。这些朋友当中,你最想和谁打招呼呢?
  生1:我最想和那飞流的瀑布打招呼: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浑浊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把“浑”读成了“hùn”)
  师:注意这个字的读音:雄浑(hún)。
  生跟读:雄浑(hún)。
  师:把词语放进句子中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你还想跟哪位朋友打招呼呢?
  生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师:多么有诗意的表达啊!
  生3: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师:多么独特的感受呀!
  生4: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学生读得太急)
  师(提示):慢一点,把白云的悠然自在读出来。
  生(再读):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语速稍慢)
  师: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就能把句子读好。
  生5: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师:听你的读书,老师感受到了小云雀的欢呼雀跃。
  生6: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师: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悬崖的气势磅礴。
  (三)师生合作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是有滋有味,入情入境。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读好吗?(生齐:好)请看屏幕(PPT),老师读前面的句子,同学们读红色部分的句子。
  师:你好,清凉的山泉,
  生:(齐读)你捧出……重新梳妆吗?
  师:你好,汩汩的溪流,
  生:(齐读)你吟诵着……与你唱和吗?
  师:你好,飞流的瀑布,
  生:(齐读)你天生的金嗓子……多么有气势!
  师:你好,陡峭的悬崖,
  生:(齐读)深深的峡谷……刻满了智慧。
  师:你好,悠悠的白云,
  生:(齐读)你洁白的身影……更加湛蓝。
  师: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生:(齐读)我猜你们……看到的好风景。
  五、感受写法,体会诗意的表达
  (一)感受写作特点
  师:同学们,读着读着,你发现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吗?
  生:我发现课文的句子都是一对一的问候形式。
  生:我发现这个自然段有拟人的成分,还用了排比的手法。
  师:都是用什么作排比呢?
  生:用了“你好”,从第三句开始。(板书:你好!)
  师:作者连用6个“你好”来问候山中的朋友,这样写会让我们感觉——
  生:感觉更加亲切。
  生:更加清新自然。
  师:这段话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还写出了节奏,写出了山中的朋友各自不同的特点。
  师:这些山中朋友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山泉是——(清凉的),溪流是——(汩汩的),瀑布是——(飞流的),悬崖是——(陡峭的),白云是——(悠悠的),云雀是——(淘气的)。
  生:我还发现了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山中那些朋友的热爱。
  师:也就是作者写出了自己独特的——
  生:喜爱之情。
  师:这叫独特的感受。(板书:独特的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这段文字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所以我们感觉这些文字——
  生:特别优美。
  生:就像是一首小诗。
  师:这就叫“诗意的表达”。(板书:诗意的表达)
  师:同学们(指板书),课文就是用这样的句式,写出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问候,所以课题就叫——
  生(齐):山中访友。
  师:现在我们再看课题中这个“访”字,你觉得理解为什么更准确?   生1:我觉得理解为“拜访”更好。“拜访”可以体现出作者和山中的朋友感情很好。
  生2:我认为用“探访”更好。因为“探”有探望的意思,看出作者和山中的朋友已经很熟悉,他们之间已经是老朋友了。
  师:同学们,你们都读出了自己对文字独特的理解,独特的感受。
  (二)配乐感情朗读
  师:作者就是用自己独特的感受,用诗意的表达,把这段话写得多么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好好地感受这段话。
  (断行成诗,音乐伴奏,生齐读第5段)
  (三)学法迁移
  师:从大家饱含深情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你们已经把自己融入其中了。同学们,课文中除了写到这些山中的朋友,还写到了其他的朋友,第三自然段就写到了——
  生(齐):桥。
  师:谁来读读“桥”这段话?
  生:那座古桥是……唯有你依然如旧。
  师:你的朗读把自己投入进去了,能够用上面这样的句式来问候一下老桥吗?
  生1:你好,德高望重的古桥,你在涧水上弓着腰,是让我从你背上踏过吗?
  师:能够活用文中句子来说话,还可以怎样向老桥打招呼吗?
  生2:你好,德高望重的老桥,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
  师:谁能跳出课文的表达,多一点自己的创作?
  生3:你好,德高望重的老桥,谢谢你让我在你的腰上俯身凝望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六、展开想象,仿写创作
  师:其实,除了文中写到的这些朋友,作者在山中还拜访了很多很多朋友。(在“你好!(山中)的朋友”后板书“……”)同学们,展开你的想象,打开你的思路,想想作者还可能会拜访到哪些朋友呢?
  生1:你好,活泼的小鹿,你在草地上欢快地跳来跳去,是要我和你一起玩耍吗?
  师:多有意思的表达呀!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生2:你好,自由的小鸟,你在空中无忧无虑地飞着,是要我跟你歌一起飞翔吗?(掌声)
  师:多美的画面呀!
  生3:你好,美丽的蝴蝶,你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是要我和你一起翩翩起舞吗?(掌声)
  师:多美好的一种境界呀!还有吗?(全班静下来,再没人举手)
  师(环视了一周,停了一下):同学们,或许当我们静下来想一想,从我们的笔端可能会流淌出更多优美的文字。下面,请同学们用我们这样的句式,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朋友,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一写吧。
  (生堂上写话,时间5分钟。师巡堂指导,提示学生:灵感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写几句;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把自己独特的感受给写进去,还可以用上一些修辞手法进行诗意的表达。)
  师:好,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文字?
  生1:你好,威严的老鹰,你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是邀我跟你一起遨游吗?
  师:想象多么丰富。
  生2:你好,呼来呼去的风,你激动得呼呼响,是要告诉我你多年的见闻吗?(掌声)
  生3:你好,欢快的小鱼,你在溪流中嬉戏玩耍,是邀我一起在溪流中畅游吗?
  生4:你好,可爱的小树,你在山间动来动去,是邀我欣赏山中的美景吗?
  师:山中的一草一木在你笔下都动起来,有感情了。
  生5:你好,美丽的落叶,你在风中翩翩起舞,你是想我与你一起舞蹈吗?
  师:多唯美的画面呀!
  生6:你好,清凉的山风,你调皮地扇过我的发梢,是要我与你一起玩耍吗?
  师:“调皮”这个词用得多有意思。
  生7:你好,飞奔的骏马,你是在向我发来比赛的挑战书吗?(鼓掌)
  师:你把自己当成骏马的好朋友了。
  生8:你好,轻盈的蒲公英,你在微风中飞翔着与我挥手,是在邀我与你一起远游吗?(鼓掌)
  生9:你好,青青的小草,看你从土里探出头来,是想看看我的样子吗?
  师:你的用词多生动,多有诗意呀!
  生10:你好,德高望重的古桥,你为什么要弓着腰呢?是要我在桥上俯身凝望着那人影吗?
  师:这次你终于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了。(笑声)
  生11:老师,我可以重复刚才说过的吗?
  师(笑):可以,说吧!
  生11:你好,可爱的鸭子,你在河里自由自在游泳,是要我跟你一起嬉戏吗?你好,顽皮的小猴,你在树上荡来荡去,是要我和你一起荡秋千吗?你好,可爱的小鸟,你无忧无虑地飞着,是要我和你一起遨翔吗?
  师:看来你太谦虚了。这哪是在重复呢,分明就是再创作嘛!(掌声,下课铃声响)
  师:同学们写的诗句实在太多太美了。时间关系,我们就先交流到这里。(指板书)同学们,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情有义的。当我们把自己对大自然独特的感受,用诗意的表达倾注于笔端的时候,能够写出像作者一样优美的散文来。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发出了“振兴粤东西北”动员令。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广东的发展,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快推进教育“创强”工作,为促进粤东西北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当前,我省粤东西北地区正以教育“创强争先”为抓手,实现人才创优、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园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问:  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后,即到岗上班。可仅上了一天班,公司便以因人事部误解公司意图,导致招聘错误为由,要求与我解除劳动合同。我虽然无奈接受,但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公司却断然拒绝。理由是我只上了一天班,还不熟悉基本流程,甚至根本没有为公司产生效益。请问,公司的说法对吗?  读者 宋莹莹  答:  公司的说法是错误的,即你有权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  一方面,公司应当对你给予经济
宝宝银行、小镇儿童医院、小镇邮政局、哆哆小剧场、小镇花艺社、小镇男孩店、茶香居……“快乐小镇”生命体验社区努力忠实地呈现生活“现实”,让教育与生活、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它的创建与运行一直贯穿于班级、幼儿园、家庭进行,同时把生命教育融入幼儿的真实游戏体验中,按个体发展的层次需求高低层次与顺序,分别设计与实施课程内容与策略措施。活动打破幼儿园课程领域,以生活、社会、教育三方面进行不断的互动、重组,教师和
肇庆:以“创强”为抓手统筹推进全市教育科学发展  在比省定目标提前2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良好基础上,肇庆市委、市政府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于2010年提出了“要在2012年把肇庆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发展目标。两年来,全市各地以教育“创强”为抓手,统筹教育事业发展各项工作,推进城乡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党政重视,强力推进“创
2016年4月12日,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初级中学召开了以“运用图式思维,践行研学后教,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全区初中思想品德科教研活动。该教研活动主要通过学生“图式思维”成果展示、同课异构、课题研讨等方式进行。据悉,广州市教育局立项课题《“图式思维”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及例证实践》由番禺区沙湾镇象骏中学杨宏弟老师主持实施,研究团队成员来自番禺区沙湾镇象骏
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体现。  我省自1997年12月颁布首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以来,历经8届,累计评出433项获奖成果。这些获奖成果集中展现了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及其研究,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代表了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及其研究的最高水
“你活得有意思吗?”这句问话是《教育的良心》这本书中提到的最撞击我心灵的、那些不幸学生的遗言“活着没意思”引申过来的。下面我通过两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教育的良心》和《剥开教育的责任》这两本书的心得体会,同时通过这两个问题探讨一下为人师的“活法”。  问题一:你活得有意思吗?  提这个问题是想对过去的“活法”来一个小结、自省。何为“有意思”?按照《教育的良心》里的说法大概就是“有意义”的意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把教育事业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这是对教育的特殊定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关怀。  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是我省教育系統当前和今后
传承人类文化的最主要载体是经典作品。钱理群先生曾经说过: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精神原创性、源泉性的东西,它们都应该进入国民教育,比如英国人都要读莎士比亚。中国也有这样的精神遗产,比如《论语》,比如《庄子》,比如唐诗,比如宋词……这些经典,承载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我们的事业在扬弃中前行,但根,必须永存。  当社会进入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当下,让孩子们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其作用已远远不止
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理论的深化与创新,也需要回应现实的诉求与难点。如何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教育改革科学前行,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本届峰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多维度、多层次,对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创新性的观点。  教育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教材搬家,并不是简单地将平面资源变成数字资源,而是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