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ivin和p27kipl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o61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胆囊癌中Survivin和p27kip1的表达,研究它们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胆囊癌组织、20例胆囊息肉、20例胆囊炎组织中Survivin和p27kip1表达.结果 50例胆囊癌组织中39例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22例p27kip1蛋白表达阳性.二者表达呈负相关系;Survivin在胆囊息肉和胆囊炎标本中不表达,p27kip1在胆囊息肉和胆囊炎标本中呈高表达;Survivin在胆囊癌中的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病理分级、Nevin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27kip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Nevin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urvivin和p27kip1表达异常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二者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相互作用;Survivin在胆囊癌中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p27kip1有可能成为判断胆囊癌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肝脏体积(1iver volume,LV)作为评价肝脏大小的定量数据,具有许多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LV可以判断肝脏贮备功能,选择手术方式和评估预后;LV的评估在肝脏移植中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旨在综述目前常用的LV的测量方法,并重点综述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加强目前对LV的认识。
期刊
Sp1蛋白(specificity protein 1)是第一个为人类所识别与克隆的转录因子,该蛋白分布广泛,具有与特定序列DNA结合并对多种基因进行激活的功能.近年来,与Sp1蛋白结构类似,功能相关的多种蛋白相继被识别与克隆,并被称为Sp蛋白家族.该文就业已发现的Sp蛋白种类、分布、染色体定位、蛋白结构、发挥激活功能的机制,以及近期研究发现Sp蛋白家族成员Sp1、Sp3、Sp4在胰腺癌细胞中的重
期刊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是一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自然形成的广泛的门体静脉侧支循环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出现的,以脊髓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隐袭起病的双侧对称性下肢痉挛性瘫痪,进行性加重。
期刊
目的 研究输血对大肝癌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7例大肝癌切除术病例,结合随访分析输血对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大肝癌围手术期输血率为74.6%.近5年输血量及输血率较5年前显著减少(P<0.01).不输血组并发症率低于输血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eritonitis,AIP)是自身免疫机制导致的慢性胰腺炎,临床特点与胰腺癌相似[1],误诊和误治常有发生,是目前国内外胰腺临床的突出问题.作者认识AIP经过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先是误诊误治,后又明确诊断,通过正确治疗,对AIP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期刊
延迟性脾破裂(delayed rupttire of spleen,DRS)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并不少见,占脾外伤的12%~15%[1].由于症状隐匿容易误诊,并发症和死亡率均高于一般的脾破裂。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主办,宁夏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协办的“2008中华肝胆胰脾外科学术论坛”,于2008年6月27~30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行。
期刊
目的 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对肝门部胆管癌细胞FRH-0201的作用.方法 脂质体介导survivin ASODN转染肝门部胆管癌细胞FRH-0201;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survivin反义寡核昔酸作用后肝门部胆管癌细胞FRH-020
1.临床资料:病人,女,67岁,于2006年9月因主诉"反复中上腹胀痛1个月余"入院.反复中上腹疼痛,呈牵拉痛,与饮食无关,当时无远处放射,偶有暖气,无反酸,不伴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呕血黑便,无黄疸及陶土便.实验室检查,AFP:3.2μg/L,CEA:17.32μg/L,CA<,19-9>:>1000 U/ml,CA<,125>;369 U/ml.B超提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胰腺低回
期刊
目的 探讨Ephrin-Al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人肝癌细胞系Huh-7分别经Ephrin—Al/Fc融合蛋白和IgG/Fc作用后,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基质黏附实验检测对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检测Ephrin-Al/Fc融合蛋白对Huh一7细胞体内致瘤能力的影响,并计算瘤体的微血管密度(MV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