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装配式高层框架结构体系研究

来源 :建筑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ntity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高强混凝土材料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促进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国高层建筑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基于应用高强材料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的材料强度与延性难以统一协调的问题,阐述了高强混凝土在装配式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思路,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强混凝土装配式高层框架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采用具有大变形能力的装配式节点和消能减震技术,并对该结构体系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耗能系统工作良好,实现了整体结构预设的破坏模式,且能充分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非煤矿山冒顶片帮VR培训效率,基于Unity3D、3DMax和Visual Studio 2019软件开发了包括预培训、隐患岩块识别培训和灾害现场逃生培训3个模块的矿山冒顶片帮事故教学培训平台。该平台采用虚拟教练进行示范性教学,指导受训者识别、清理隐患岩块和完成灾害现场逃生,并将虚拟教练培训与传统UI文字培训的效果进行对比,对受训者进行灾害现场逃生测试,完成VR虚拟教练培训平台的效果评估。结果表明:采用虚拟教练培训和UI文字培训的受训者的逃生平均用时分别为192.9 s和238.1 s,后者比前者
为了解决传统地下矿采掘计划编制中存在的最短工期不可控、作业成本较高的问题,以最大化减少工期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资源约束下的采掘计划关键路径自动搜索方法。首先,根据作业之间的逻辑衔接关系自动生成采掘计划网络图,并为其添加资源约束;然后,根据工序顺序表和计划衔接表中的信息确定每个采场执行的工序,且不同工序按照不同的资源配置规则来分配优先级;最后,更新网络图,以当前作业为初始节点,采用改进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遍历有向图,递归查找全部采掘路径,其中耗时最长的路径为关键路径,即资源约束下的最短工期。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由此开启.创刊于1971年的《建筑结构》杂志也迎来了50周年.悠悠五十载,与祖国同进步,与时代共奋进.50年来,在业内同仁支持和厚爱下,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建筑结构》逐步构建起集期刊、新媒体矩阵、品牌活动、行业研究为一体的科技传播与媒体融合平台,不断为结构专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期刊
This work explores the use of carbon dioxide,water,and their mixtures as solvent for the precombustion beneficiation of raw coal without using any toxic mineral acid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00-400 ℃.The fluid polarity,ionic constant,and supercritica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规定,对于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地震效应的计算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即采用扭转耦联振型分解法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耦联地震效应。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设计规范中采用反应谱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几种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地震作用的新方法;通过构造两个简单算例,将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弹性时程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指出了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方法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可能偏于不安全,尤其对角部
对近年来深圳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出现的一些新结构体系和设计难点进行介绍和讨论,如结构受力与非受力位移、结构层侧向刚度计算方法、局部外框梁缺失的框筒结构、特大高宽比超高层结构、一向少墙高层剪力墙结构、多塔连体结构、带斜柱转折柱高层结构、带环带桁架巨型结构、大震设计方法等,上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体现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创新,也为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内容。
首先对适合于大跨胶合木结构常见结构体系的结构构成、受力特点、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包含木桁架结构、木网架结构、木网壳结构、木拱结构以及木张弦结构等大跨胶合木结构体系。然后通过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指廊屋盖胶合木结构等4个实际工程项目探讨了大跨度胶合木结构选型和结构设计,对比了不同结构方案力学性能指标、木材用量指标。最后针对大跨胶合木结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如木材本构模型、节点分析、蠕变和湿度影响以及整体稳定分析等进行了讨论。
银川绿地中心301m双塔地处高烈度区,且风荷载较大,采用框架-核心筒+2道伸臂桁架/环带桁架结构体系,准确取用结构计算参数,并采取多种抗震加强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与风荷载作用下,塔楼可以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通过厚板多次微弯工艺并结合焊接工艺实现了伸臂桁架与核心筒角部复杂节点的加工制作,避免了采用大型铸钢节点;塔楼下部楼层采用钢板组合剪力墙,通过配置长短栓钉,避免了钢筋孔造成的钢板削弱,提高了厚剪力墙的整体性;在中震作用下,控制钢板组合剪力墙轴拉比不大于0.6,在满足构件拉剪承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
超高层结构设计的相关规定和采取的措施必须遵守基本的力学概念,梳理了超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将其分为整体控制、内部协调以及构件设计三个层面,并基于前两个层面的八个角度开展研究和讨论,具体包括整体刚度控制、最小地震力控制、稳定控制、扭转控制四个宏观力学问题,以及外框二道防线、伸臂刚度突变、连梁刚度退化以及楼板开洞影响四个体系内部的协调性问题,剖析了规范相关规定和措施的适用性,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设计建议。
Coal gangue is the main pollution source of mining areas.When coal gangue is stacked and recycled,the heavy met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it are released by natural weathering and leaching,which causes damage to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 t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