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思考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的新课题。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是作品、是否享有版权保护以及谁享有版权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基于此,本文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概念出发,围绕我国版权法中的版权主体研究人工智能创作品的版权归属问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
  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7-0235-01
  作者简介:阮澜(1998-),女,福建莆田人,江南大学法学院,学生。

一、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概念和特征


  人工智能开发的传统观念是研究人类如何产生智能,然后让机器学习人们的思考方式。而“人工智能创作物”即人工智能创造出来的物,除了创作主体是人工智能外,它和人类的创作的物并无其他差距。在形成“人工智能创造”中,人类的作用主要是创造人工智能,而不是直接创造。

二、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讨论


  (一)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是作品
  人工智能产生的内容,只要由机器人独立完成,不是基于现有作品的复制,抄袭,抄袭或模仿。也就是说,它构成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其使用,价值和社会评价不存在问题。[1]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类作品的模仿创作的作品,是人工智能自我学习而来,不是对人类作品的汇总、分类等“物理拆分”,它是人工智能自我思考和自我创造的产物,而不是人类作品的抄袭。以AlphaGo为例,它战胜了围棋大师李世石,但是它背后的设计者却并不一定会下围棋,由此可判定人工智能具有独立创造的能力。[2]因此,人工智能创作物构成作品。
  (二)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受版权保护
  如果确定创造人工智能是一项工作,这项特殊工作是否受知识产权保护?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利益平衡的选择,虽然保护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有其缺点,既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但是不保护的后果更为可怕。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往往只是一夜之间,对于未来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到那时,一个被人工智能垄断而没有版权甚至产权的世界将无法承受工业,市场,经济,社会甚至人类本身的命运。
  1.法律纠纷与社会纷争不断
  如果属性和权利没有明确定义,将触发大量的版权法律纠纷,这将影响现有的版权制度。例如,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孤儿作品”和“无作品作品”,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使用。人们不愿意为版权付费并使用人工智能直接创作;人工智能的产生受到侵犯,造成经济损失,无处捍卫权利……这不利于刺激新作品的创作和新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利于版权市场的合规性和稳定性,这将扰乱市场经济秩序。[3]
  2.人类心智与文明基础将受到挑战
  如果版权的衰落伴随着人类退出文学创作领域,也许这是我们文明退化的开始。人类不愿意学习,思考和创造,并使用人工智能来创造。如果是这样,它将导致对技术理性和人类命运的大规模伦理讨论。
  (三)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所有者?
  1.人工智能系统本身
  人工智能系统本身不应成为版权主体。首先,人工智能不具有意向性、自由意志和法律人格的伦理性基础,人工智能系统本身不能自己主张权利、不能维护权利,也不能承担其创作物的侵权责任。其次,版权法调整的不是人与机器、人与动物的关系,保护这种机器主体没有意义。[4]试想,如果科技水平足够发达,人工智能有了自己的思想,人类侵犯其版权,人工智能向人类主张停止侵权和赔偿请求,法院是否立案,立案根据是什么?人工智能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法人和其他组织,是否该保护他们的利益?
  2.人工智能学习对象的作者
  人工智能学习对象的作者也不适合作为人工智能创作的主体。人工智能學习对象的作者被起草为违反工作分配原则的创作者。人工智能学习对象的作者可能是没有付出半点劳动却享有版权,我们没有必要通过法律的拟制将未参与创作者视为作者。
  3.人工智能系统的制造者和所有者
  人工智能创建的主体应该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制造商和所有者。一方面,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在研究过程中人工智能的创造者或所有者坚持不懈,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最终使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完成具有实质性贡献,理应获得回报。[5]制造者和所有者付出了劳动、投入了金钱,应该得到回报。另一方面,创作可以被视为人工智能的演绎作品,因此属于制造商。制造商通过人工智能的所有权享有人工智能创建的所有权,从而成为版权主体。

三、小结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既定的法律产生了影响,也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概念的理解。在鼓励知识进步与创新的大前提下,人工智能的创作物由于其独特性和创造性而成为作品,并且值得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伦理和法律的双重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吴汉东.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社会科学文摘,2017(12):76-78.
  [2]杨晓楠,赫然.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法问题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5):7-12.
  [3]熊琦.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认定[J].知识产权,2017(3):3-8.
  [4]王小夏,付强.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问题探析[J].中国出版,2017(17):35.
  [5]尹卫民.论人工智能作品的权利主体——兼评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J].科技与出版,2018(10):102-107.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在2012年最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22条明确规定了先行调解制度,希望通过调解有效化解轻微民事纠纷,在诉前解决矛盾,解决诉讼案件激增帶来的司法压力。但这一制度的具体适用范围还存在一定的立法空白,对此,不同角度的实践工作者和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先行调解;司法资源;范围使用;立案前阶段  中图分类号:D9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
1年零8个月以前,17岁的他是一个打工仔,她是一个被弃街头的残疾女婴.
摘 要:高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的摇篮,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被置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因此法治需要走进校园、扎根校园,高校法治校园的建设对培养合格人才,弘扬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亦成为实现法治社会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对高校法治校园构建的重要性进行论述,旨在为推进法治校园建设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法治校园;依法治国;根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
本文就是专门针对NBA各球队2008~2009赛季常规赛赛程安排进行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分析。认为赛程对某一只球队利弊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背靠背、对手强弱、比赛场地和观众的热情
从社会层面来看,大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政府公共服务存在漏洞,分别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社会保障工作不到位,贫富差距过大,大学生的社会不公平感严重;对社会闲散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以校园贷款和分析付款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校园贷”逐渐出现在各大高校,由于征信体系的缺失,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問题,导致“校园贷”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学生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关键词:校园贷;法律问题;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7-0233-01  作者简介:马晓瑜(1996-),湖
为了探索红小豆根瘤菌在大田中的结瘤数特性,发现不同生态类型红小豆根瘤菌结瘤数之间的差异,研究以65份不同生态类型的红小豆种质资源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农艺性状及根
性消费主义浪花在主义长河中翻腾扑闪,为五花八门的性行为与色彩斑斓的性观念提供强劲的理论支撑,两性舞台由此时而好戏连台时而孬戏不断时而悲喜剧连袂演出.
摘 要:个人数据是指所有能够标记识别独立个人情况的数据性资料。个人数据权力是网络空间内个人隐私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凡是非法搜集、使用或者泄露他人的個人数据的行为等都是对网络空间个人数据隐私权侵犯的表现形式。我国必须加强立法以强化个人数据权利保护,以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关键词:个人数据;个人数据权力;个人数据权利保护;隐私权  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人类已经进入高风险时代,大学生群体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其道德人格出现了异化,例如道德认知的弱化、道德情感的利己化、道德意志的非自主化、道德行为的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