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书、草书作为抒情性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同特点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作为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设计门类,其艺术性高于其文字表达的特性。通过观察古代和现代的书法,不难从书法中发现书法家的情感、精神和意志,书法家们都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创作书法作品的。情感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要么优雅细腻,要么自由奔放,意象与节奏完美结合,达到美与情的高度和谐,情感和精神的不同使得审美创造也不同,最终表现为构图和风格的不同。
  关键词:行书;草书;中国书法;书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H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1 书法的艺术表达是精神的抒情
  书法的载体是语言文字,语言学习文字工作本身是抒情表达的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书法的抒情艺术性是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抒情性的。书法的抒情性也决定了其个人风格特点。书法艺术注重变化,能突出作家的个人风格,也能够突出作家的思想、精神、灵魂和审美。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设计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从甲骨文时代开始,书法文化艺术开始萌芽。从甲骨文到小篆,书法的实用性高于其艺术抒情性[1]。从隶书诞生之日起,人们看到了书法的艺术模式,并运用悬针、悬露、藏头护尾等书法技法使书法更具审美性。要论书法的抒情性艺术语言表达的巅峰,还是我们要看魏晋唐宋发展时期[2],这一时期,伴随着思想解放的浪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尤其是唐朝的开放和文化发展,使得书法艺术达到了顶峰。
  书法作为文化与艺术的结合,重“书”,亦重“法”。它的审美创造是以语言的创造为基础的[3]。例如,《兰亭集序》作为一篇文章,已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虚无主义的批判,王羲之赋予“书法”细腻多变的风格,并略微改变非折中的风格,表现出他的乐观奔放[4]。
  墨宝作为古往今来人们生活追求的艺术品,深究其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某种文化精神活动或者意志情感的向往[5],如房中挂的“凤舞幽香”等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期望与愿景。书法的美是意象与抒情的结合,无论是浪漫、堕落还是古佛,书法都必须是作家基于追求精神的自我情感精神的产物,作家融入了自己的筆触节奏[6]。书法为汉字的表现载体,其作品有两个内容,一种是形象,它是本体的审美表现;另一种是韵律,它是一种附带的情感表达。如果将两种主要内容结合发展,无疑会提高书法艺术的表现性[7]。古代文人从小学书,摸索出自己的笔法节奏,在大量的帖子和练习词中进行审美创作[8],正因如此,书法才被称为独特的艺术。
  在大量的调查中,书法的艺术功能与碑刻相似,大多是智明[9]。这一点在古代碑文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碑文多用一些各种各样的楷体或隶书,如魏碑、曹全碑、张猛龙碑等[10]。规则的字形和稳定的节奏更适合于这样的叙事场合,更能体现庄严和严肃的感情色彩[11]。多用于经文抄写的小楷亦是如此,如《灵飞经》《阴符经》等,其他文体较之前者更为个性化、多样化。文献统一艺术境界中的审美创造包括众生的万种情感,所以抒情性是各书体必不可少的灵魂。
  2 行书作为畅快之意表达方式的节奏特点
  行书是汉末时伴随着楷书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字体,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加上小的变化,让书写更加便捷,所以与楷书相间流传推广开来[12]。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体裁[13],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是使用某些草书的方法,简化了部分楷书笔形,重组了楷书结构。总之,它比楷书流动潇洒,又比草书好写好认[14]。
  说到行书,不可不提王羲之[15]。作为“书圣”,王羲之在行书上的造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王羲之早年在卫夫人处学书,而卫夫人又师承钟繇,风格娟美,因而王羲之的笔法也十分细腻柔美[16]。但之后王羲之发现中国古时碑帖风格与从师所学内容风格不同,便又改学古时碑帖风格,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此说王羲之是折中和创造性的。这一点在王羲之作品字形笔法的细腻复杂多变中也多有体现。譬如《兰亭集序》中“会与会稽山”一句中的两个“会”字,第一个“会”字,笔画偏细,而第二个“会”笔画较第一个偏粗,并且“会”繁体字底下那个小“日”的第一笔改为虚头[17]。另外,最为称道的是全篇二十一个“之”字全然不同,王羲之的创造性及广闻博取由此体现出来。
  王羲之像一只仙鹤,他的写作风格沿袭了仙鹤的痕迹。故他行书的长笔多细腻轻快,富有韧性,多用兰叶撇[18]。且王羲之信奉中国道教,书中的傲骨与仙气俨然,流畅运用自如,从他的作品中一眼就能望见他的豁达积极乐观与书写时的畅快表达之意[19]。世人皆用《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赞美《兰亭集序》。
  还是以《兰亭集序》为例,《兰亭集序》行书的纵向排列与横向排列错位,高低交错,使每个字之间有一种纵深感,使行书更加生动灵活,让人一眼看去思绪就跟着错落别致的文字不断飘荡起来,流畅快意。行书注重粗细和书写节奏的变化,这些变化能表达细腻多变、抑扬顿挫的情感,节奏恰到好处,让最精彩的部分情感和低谷表现得淋漓尽致[20]。《兰亭集序》疏密斜正,大小粗细参差,敛放揖让,承接呼应,均极为奇谲,连贯自然流畅,再加上没有章法上不拘一格的涂改,读下来让人酣畅淋漓。
  书的节奏捏,能给作品生动活泼和气愤,让真正的“引水流”流畅典雅。
  3 草书作为豪放之意表达的写意特点
  草书是一种笔画连贯,结构简练,便于书写的书法形式,草书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21]。章草,起源于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故名章草,也有说是东汉章帝爱好这种书体,因而得名[22]。章草盛于两汉魏晋,唐代衰弱,元明复兴,入清沉寂,清末再复兴,几经曲折。今草也被称为代章草,习惯上直接称之为草书[23]。在唐朝中期出现了狂草,狂草在今草的基础上,更加潦草和奔放,甚至癫狂。狂草不计任何一笔可以一字的工拙,力求发展气势畅达豪放,大起大落,放荡不羁[24],唐代的狂草以张旭、怀素为代表。   张旭作为“草圣”,自是不可略谈。张旭早期还没有形成自己风格的时候非常苦恼,想让自己的字更加个性化却不得法[25]。某天,张旭去邺州游玩,在大街上看到一位名叫公孙大娘的女子在表演剑舞,飒飒风姿,如蛟龙出水,直舞得日月无光。张旭看着而后心生一意,公孙大娘剑舞变化多端,绮丽多姿,有神鬼逼人的气势和潇洒脱俗的风范,如果将她剑舞的技艺融于他的书法,必是很有性格。看完这次表演后,张旭迷上了公孙大娘,屡次观看她剑舞,并且自己的身体也跟着一起律动。经过不断探索,张旭找到了一个豪放且绮丽的笔法,自己的狂草风格逐渐发展稳定[26]。
  受剑舞的影响,张旭虽写狂草,但笔法依旧是婉转奇谲,似书也似画,仿佛公孙大娘飘飘其中。作为最高艺术主体,疯草的本质是精神[27]。看张旭的作品,虚实的厚薄,转折的停顿都遵循情感的节奏,竖画挂直而不直,让“野草”狂野不羁而不失筋骨,不至于软而无力。
  张旭每每写字前一定要喝酒,且每喝必醉[28]。他喝醉酒时,不是在屋里睡觉,而是大呼小叫地在大街上狂奔,跑得帽子也掉了,鞋子也丢了。不认识他的人认为他们遇到了一个疯子,因此他的作品很容易让人感到热血沸腾,使人的情绪也沸腾起来,渴望表达自己的骄傲[29]。
  张旭通过这种放浪形骸的行为进行艺术设计创作,这种创作非常注重写意,似竹似飞鸟,章法也没有任何约束,信笔捻来,像图腾,也像符文,狂草的艺术性高达于此,其书就更甚于文,跳脱于字形,作“画”更甚于作“书”[30],灵魂豪情的舞动才能成就富有写意性的狂草[31]。
  4 结语
  行书、草书的形式规定不多。但行书注重节奏,讲究规律,多被文人画家用以明志,而草书更为生动,也更具艺术性,更可以使作家豪放表达。草书由行书发展演变,却完全不同于行书。二者各司其职,在抒情传统艺术语言表达中分饰两角。
  参考文献:
  [1] 居雨欣.刘国钧故居装饰图案的研究[J].艺术科技,2020(21):169-170.
  [2] 钦元昭.浅议中国画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千里江山图》为例[J].艺术科技,2020(21):121-122.
  [3] 刘云,曹磊,朱宇婷.论民间艺术“土、俗、野、艳”的设色风格[J].艺术科技,2020,33(23):57-58.
  [4] 夏宇蔚,陆怡婷.汉字符号的视觉传达及创意策略探析[J].艺术科技,2020,33(21):33-34.
  [5] 叶洁楠,海涛.艺术的雅俗共赏——舞阳农民画赏析[J].艺术科技,2020,33(23):23-24.
  [6] 张颖璐,陈李宗,苑中伟,等.当代景区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设计——南京草圣书乡文化园景观建筑设计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24):26-27.
  [7] 伊迪.以小篆书法艺术为例,解读阿恩海姆的“运动”理论[J].山海经(故事),2016(Z2):44.
  [8] 王小柠.中国传统园林绘画中的“物—景—境”思维[J].美术教育研究,2021(01):24-25.
  [9] 白云,回钰.枯山水在庭园微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20,33(23):1-2.
  [10] 朱亦心,陈玮.论中国写意人物画派[J].大众文艺,2019(21):83-84.
  [11] 苏婧.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建筑关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47-48.
  [12] 吳歆悦,李雪艳.艺术中的雅俗文化之辨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52-53,57.
  [13] 陶皓淼,耿植荣.浅析文化思想的繁荣对美术作品的影响[J].艺术科技,2020(21):125-126.
  [14] 杨欣怡,刘文文.书法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20(21):139-140.
  [15] 曹越.金坛刻纸传承中的数字媒体艺术应用探究[J].艺术科技,2020,33(21):107-108.
  [16] 雷浩然,王艺,孙琦.浅析书籍生态设计的创新与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24):32-33.
  [17] 尤心培,李雪艳.梁志天设计符号的批评与评价[J].美术教育研究,2020(23):52-53.
  [18] 王宇恒,冯晓娟.合体字在现代设计中的造字规则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88-89.
  [29] 孙琦.书籍设计中材料的生态设计方法[J].设计,2018(21):45-47.
  [20] 张建萍,熊瑶,孙威.浅谈对东方美学品格的理解[J].大众文艺,2018(18):234-235.
  [21] 严妍,吴文彬,熊瑶.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8(24):102-103.
  [22] 周先琪,杨杰.浅析线装书中的美学思想[J].美术教育研究(下),2018(13):30-31.
  [23] 顾沈奕,狄文和.论赵孟頫“秋郊饮马图”书画品鉴[J].大众文艺,2019(19):114-115.
  [24] 黄婕,张雨,黄滢.儿童交互电子书视觉系统设计有效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120-121.
  [25] 郭家利,张宇,黄婕.从“五感理论”的角度探索现代立体书设计[J].艺术科技,2020(20):44-45.
  [26] 丁凡倬,郝凯利,薛晨,等.陈之有意 设之成境——室内陈设艺术刍议[J].大众文艺,2019(14):126-127.
  [27] 黄婕,张雨,黄滢.儿童交互电子书视觉系统设计有效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120-121.
  [28] 赵哲,黄维彦.基于地域文化的书屋空间环境设计——南京老城南旧屋改造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01-102,116.
  [29] 王斯睿,熊瑶,陈玮.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画自觉对园林叠石营造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99-100,105.
  [30] 田襄齐,陈玮,熊瑶.元代文人山水画在现代服饰图案上的艺术体现[J].大众文艺,2019(16):69-70.
  [31] 杨永康,陈玮.论南京地铁鼓楼站《六朝古都》主题文化墙材料之美[J].大众文艺,2019(17):112-113.
  作者简介:王洛瑶(2000—),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指导老师:陈玮(1973—),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
其他文献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由云南298厂、南京528厂和西安205所从事微光夜视器件的相关资源重组而成.现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夜视科技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
期刊
摘要:在文化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品的价值逐渐成为其价值衡量的关键标尺。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中有个永恒不变的定律,即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艺术品这种劳动产品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其价值规律和特点的表现较为复杂。为促进我国艺术品市场更好发展,有必要对艺术品价值评估与市场价格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完善艺术品市场体系。  关键词:艺术品价值;价格;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
摘要: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雕塑领域不断革新,新材料泛起的同时旧材料也被保留下来。本文论述在软雕塑中各类材料的应用。软雕塑在创作中最大的特性就是其材料的特殊性。由于材料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存在差异,因此艺术家必须在深入了解使用材料性质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由此可见,材料在软雕塑作品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材料不仅作为物质载体承担着软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还作为意识载体被赋予了
摘要:狗作为人类早期驯养成功的家畜之一,与人的关系尤其亲近,而这种亲近关系也常常被各位作者表现在文学的创作中。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狗的形象以及其意象代表不同。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一书中安排了独立章节《狗道》来对狗进行叙写。《狗道》描写的是在莫言笔下高密那个野性世界中属于狗的生存方式以及狗与人之间的故事,是《红高粱家族》一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莫言;狗;《红高粱家族》  中图分类号:I2
近年,作为城市夜景照明的一个新范畴,校园环境照明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高校是城市中学术交流的特殊场所,其公共空间的照明设计已成为城市整体照明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产生了数量繁多、种类丰富的亲属称谓词,其中有一部分沿用至今,成为当代人际交往的常用词。本文将汉语中常用的直系亲属称谓词分为四类:父母相关、夫妻相关、子女相关、兄弟姐妹相关,通过字形溯源、词义演变考察、文献举证等多种方法,分析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语;称谓词;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1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
摘要:《高力士外传》是唐小说家郭湜根据其贬谪期间与高力士交往所得的口述资料创作而成的传奇小说,颇具历史价值。《高力士外传》中记载的史料与正史互相映证,能够裨补阙漏,多处彰显了作者的史家意识,展现出了唐传奇小说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高力士外传》;唐传奇;史家意识;史料价值  中图分类号:I2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2  《高力士外传》的叙事手
本文从洋网红“我是郭杰瑞”的视频入手,探讨当下我国文化传播现状.随着我国新媒体平台不断发展,诸多外国人进入中国当起了视频作者,在这之中有不少喜爱中国的外国人,他们通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近代诗人黄遵宪称“《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突出成就在于作者成功地
摘要:《寒花葬志》和《项脊轩志》两篇文章充分表现了归有光对妻子、婢女、祖母、母亲等的深切情感,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归有光在人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方面的艺术特色和高超技巧。本文主要从文章中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情景合一的手法等方面分析归有光特殊的情感和心理的变化。  关键词:归有光;《寒花葬志》;《项脊轩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