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平台的大米产地确证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地理标志大米产地真伪鉴别的算法模型与实现技术,以大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数据为基础,运用Hadoop分布式集群技术,构建了基于MapReduce的并行化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与线性判别分析算法模型.结果表明,并行化随机森林模型的判别准确率为97.55%,与相同条件下并行化构建的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与线性判别分析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产地判别精度,同时依托并行化随机森林模型构建的云平台能获取到较好加速比,不仅能够实现对未知地区大米数据进行准确的产地鉴别,而且能够通过提升数据量或计算节点数,更高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
其他文献
为明确长白山区茖葱种质资源分布状况,对长白山区4个种源地5个不同茖葱材料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物候特性、生境与营养品质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长白山区茖葱多生长在海拔500 m以上的冷凉阴湿山坡、林下、林缘及沟渠边等地,对空气湿度、土壤水分与林分郁闭度有一定要求,其物候期也较早.(2)5个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与物候特性存在差异,东丰材料与敦化宽叶材料可归为宽叶型材料,而敦化窄叶材料、安图材料与汪清材料可归为窄叶型材料.(3)宽叶型材料有较高的营养物质含量,而窄叶型材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较低.(4)不同
“一带一路”新时期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合作也面临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粮食供应及需求缺口正逐步增加.在这一大环境下,本文分析了我国与沿线各国粮食贸易互补程度,并在基础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口总数、粮食产量、贸易自由度、是否有共同边境线、是否同属于上海合作组织、是否同属于世界贸易组织等可能影响进口贸易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利用模型对增长空间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粮食贸易互补程度有所差异,但主要为产业间贸易.在现有贸易模式下,中国与大多数沿线国家仍有非常可观的进口提升空间.依照以
为了解皮用貉子胴体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情况,建立貉组织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量准确、快速测定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采用貉子肌肉样品,在酸性条件下,经60℃高温衍生1h,调节pH值7~8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水浴浓缩后,经正己烷除脂净化,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在0.25~50 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貉肌肉组织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检出限(LOD)均为0.1 μg/kg,定量限(LOQ)均为0.2
基于“属性-功能-特征”的分析框架,根据耕地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及生态属性,将耕地功能分类为生产功能、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在划分耕地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功能的特征,将耕地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并提出核算耕地价值的合理方法.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对辽宁省沈阳市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收益还原法、价值替代法及当量因子法分别核算沈阳市耕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1年沈阳市耕地总价值呈递减趋势,2011~2017年耕地总价值逐年提高.此外,在2008~2017年沈阳市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