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每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的姓氏符号都可以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姓氏符号联系起来?甚至可以追踪到太古初民的原始崇拜?屈原赋骚?首句即是﹃帝高阳之苗裔兮﹄?今天姓屈的现代人?与这位两千多年前行吟泽畔的楚国大诗人的姓氏符号是完全相同的?由今之﹃屈﹄姓上溯至屈原?再由屈原上溯至﹃帝高阳﹄?这是一条多么悠长多么神秘而又多么动人心弦的寻根隧道?中国文化重现实?重今生?因而也就重来龙?重寻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典籍中史?志?谱︵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特别发达的原因?
  名字?是我们每个人表明自己精神指向文化倾向的个性化的符号?中国人?特别是汉族社会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在汉人眼里是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而姓氏?则是我们血缘的河流?溯流而上?我们可以追寻到自己的祖根?追访到自己的故乡?中国人姓氏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中华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的伏羲氏时期?太昊伏羲是中华古史传说时代的远古帝王?在中华民族族谱大系列中?位居三皇五帝之首?冠居百王之先?被中华民族誉为人文师祖?由此看来姓氏的来历始于人文师祖︱︱太昊伏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有姓的人?而且自伏羲氏开始﹃正姓氏?别婚姻﹄说明了姓和氏是有区别的?意义也不同?
其他文献
德方鼎铭文当中最难懂的一句话是“■珷裸自蒿”。对这句话,郭沫若(1958)、马承源(1963)、白川静(1965)、唐兰(1986)四家都做过解释。本文认为,以往的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