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机演进的景观”是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的特有类型。游览,是杭州西湖遗产“有机演进”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近代社会变迁,杭州西湖的公共游览出现了游览主体、游览方式及游览目标上的变化,这一公共游览的转型带动了西湖风景的整合,从而促进了西湖从传统城郊名胜转变为现代城市风景。本文从游人、游迹与游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近代西湖公共游览的变迁,并指出这些变迁建构了近代西湖风景空间的场所节点、公共性使用方式及新型城湖关系。最终认为,近代西湖游览与风景的相互塑造,是世界遗产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特征的具体表达,而对
【机 构】
: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近代城市风景空间整合背景下江南园林的演化与转型研究”(编号:18YJAZH01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传统风景园林空间演化及对城乡景观形态的影响机制研究”(编号:LY17E080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演进的景观”是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的特有类型。游览,是杭州西湖遗产“有机演进”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近代社会变迁,杭州西湖的公共游览出现了游览主体、游览方式及游览目标上的变化,这一公共游览的转型带动了西湖风景的整合,从而促进了西湖从传统城郊名胜转变为现代城市风景。本文从游人、游迹与游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近代西湖公共游览的变迁,并指出这些变迁建构了近代西湖风景空间的场所节点、公共性使用方式及新型城湖关系。最终认为,近代西湖游览与风景的相互塑造,是世界遗产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特征的具体表达,而对
其他文献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服装设计领域长期存在定义模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对此,国内学术界也进行过相应探讨,却未能总结出统一概念.本文通过对国际服装领域影响力较强的后现代主义
米兰三年展是20世纪意大利设计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坐标体系,而凌驾于其近百年间展览构成的“物态史”之上的,是由22届设计策展主题导向所编织成的宏观历史脚本.本文将梳理、解
陈闻,著名时装设计师,曾获得“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称号及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等多项殊荣.二十多年来,他专注于牛仔服装与艺术、科技和时尚结合等方面的创新设计,
实践经验、精神情感和民间技艺是凝结于传统民居院落形态的活态遗产。本文以天津市西井峪村为例,动态研究传统民居院落形态中活态遗产的生存与传承,以设计实践为媒介,探索继承山地型院落空间结构、再现生活生产景观及优化干砌石技艺的活态遗产传承理念。提出京津冀山区同类传统院落更新的应用策略,以期为传统民居院落活态遗产传承提供思路。
过往经验由产品语义信息、产品感官信息及其内在关系构成,其应用有助于提高失智老人自理能力并缓解护理者工作压力。本研究引导、帮助轻中度失智老人绘制煤油灯草图,以此作为过往经验研究基础。通过分析过往经验的累积机制和衰退机制,提出时效化、碎片化和模糊化三种过往经验特征。基于此,构建了本能、提示和再认三级过往经验层次结构,并据此提出了线索激活、熟悉优先、模糊巧用和碎片康复四种自理产品设计策略。
现代主义的设计思维建立在“科学化”的路径之上,以经典的科学理性为根基,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乌尔姆模式”和第一代设计方法运动建立“设计科学”的努力引发了争议。以唐纳德·舍恩为代表,学者们开始从科学认识论转向实践认识论,并开始拓展充分考虑实践复杂性的策略模型。本文主要对设计思维“回归实践”的后现代转向过程做出梳理和评述。
纹饰于古印度佛塔与孥座的摩竭纹东渐中土后,成为唐、辽两朝部分金银饮食器的显著纹样,这其中又包含多曲长杯及其相关谱系的酒器.本文从多曲长杯与摩竭两条脉络的分离与交集
借助不同维度服务设计案例的分析,以及两个旅程可视化工具“顾客旅程图”和“用户体验地图”的溯源,发现两者目标及内涵相同;而从研究对象、体验范畴、架构内容层面分析,两者
住宅内装部品的通用化是内装工业化的基础,本文基于内装部品化、集成化和装配化的技术条件和发展需要,通过对行业生产销售现状、建筑空间条件、尺寸协调规则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以及对现行模数标准的补充和完善,导出内装部品优选尺寸参数系列,形成适应我国现状和发展需要的内装部品规格系列化型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