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换药操作的学习曲线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_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换药操作的学习曲线,为临床护士换药操作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12月胃外科某护士在PICC门诊维护中心进行的50例PICC换药操作的临床资料,按操作的先后顺序以每10例患者为一学习阶段,共分成5个阶段,相对应的5组编号为A组(编号1~10)、B组(编号11~20)、C组(编号21~30)、D组(编号31~40)和E组(编号41~50),比较5个阶段换药操作的时间和得分。

结果

50例患者年龄(49.78±14.87)岁,5组患者性别、年龄、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E组操作时间分别为(20.17±0.82)、(17.10±0.47)、(15.15±0.23)、(14.27±0.15)、(13.16± 0.09)min,操作得分分别为(80.00±7.88)、(91.60±0.56)、(93.10±0.53)、(93.20±0.44)、(93.90±0.43)分,不同组别操作时间和操作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978、23.787,P<0.01;组间两两比较发现,达到20例时,操作时间出现拐点,P<0.05,达到10例时,操作得分出现拐点,P<0.05,前20例的操作时间为(19.04±0.51)min,后30例的操作时间为(14.45±0.09)min;前10例的操作得分为(80.00±7.88)分,后40例的操作得分为(92.95±1.72)分。

结论

PICC换药操作的学习曲线约为20例,即可达到较熟练的程度。

其他文献
通过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投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研究了投资政策与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关投资管理协调、投资监督约束、市场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ICU入住期间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ICU入住时间的影响。方法将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分级护理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处理,常规护理组患者入住ICU后给予普通护理干预,分级护理组患者采取ICU分级监测的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并比较2组患者ICU入住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
随着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大规模的开展,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的建设管理模式越来越普遍,但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诸如关于工程是否进行招投标的划定不明确、建设管理者经
中小企业为了自身发展而采用民间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往往容易陷入非法融资的陷阱而造成金融安全危机,严重的甚至导致融资群体性事件,给国家社会、经济、国民安全带来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