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朕终于把自己毒死了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1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雍正死后第二天,乾隆下了道谕旨,大意是说:父皇闲暇时听说江湖上有炼丹之术,于是把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招到圆明园,只是想看他们怎么闹腾,从不曾吃过他们的丹药;现在我要赶走他们,假如他们胆敢造谣,立即正法。
  这道谕旨欲盖弥彰。雍正系突然死亡,乾隆及王公大臣皆措手不及,在这种情况下,乾隆竟会腾出手来优先处理安置在圆明园的两个道士,可见他们与雍正之死的关系非比寻常。
  但乾隆不得不这样处理,因为雍正热衷炼丹、常年吞吃丹药是官僚集团众所周知之事,他必须用这样一道谕旨为雍正之死的舆论定下基调。也正因此,这些道士得以保住性命——乾隆不杀他们,显然是希望以此证明雍正并非死于丹药中毒。
  其实,雍正还是皇子时就与道士往来密切,认为道士可帮自己算出天命。他登基后对道士礼遇更甚,曾拨巨款修筑龙虎山道观,并为之置办香火田三千余亩。
  雍正服用丹药最晚始于雍正四年(1726年),这年,史料记载他常服用一种叫“既济丹”的药丸——号称能补益元气、壮阳固本,其成分包含有毒的朱砂等。
  雍正曾赐给亲信鄂尔泰一瓶既济丹,鄂尔泰称自己特别择吉日服用,大有功效。年羹尧、张廷玉、田文镜等亲信也都曾得到雍正赏赐的既济丹,雍正自己更是无日不服此药。
  雍正十年十月,田文镜上折感谢雍正赐予既济丹,雍正在朱批中回复说自己天天吃。雍正十一年七月,他又在田文镜的奏折上回复: “这是有益无害的好药,朕天天吃,最了解。”
  雍正长期服用丹药,既有色欲方面的因素,更与他信奉“密折治国”有密切关系。他在全国广布上千间谍,间谍们彼此隔绝,只与他单线联系,任何情报无论有没有确凿证据都可直接给他,由他甄别。雍正认为,通过这种手段,自己安坐紫禁城也能掌握千里之外的官场动态。
  为维系“密折制度”的正常运转,雍正必须承担巨大的工作量,所以需要既济丹来“提神”。长期吃这种丹药,结果可想而知。
  雍正七年,雍正感到身体严重不适,指示陕西总督岳钟琪去终南山秘密寻访一位外号“鹿皮仙” (又名“狗皮仙”)的修道之人,岳钟琪回复称此人是个疯子,并无道行。同年,怡亲王向雍正推荐了白云观的道士贾士芳,说他精通医术,但雍正召见之后不满意,没有留用。
  雍正寻访道士的核心目的是获得养生之术,从而解决病痛。他从不认为问题出在既济丹上。
  雍正八年,雍正生了一场大病,险些丧命。惊悸之下,他指示四川巡抚秘密寻找一个叫龚伦的人,寻到后必须礼遇并速送来京。因为雍正听说龚伦年已90,但擅长养生,86岁时还生了个儿子。但让他失望的是,四川巡抚回复称龚伦已死。不死心的雍正又在密折中下达指示,让四川巡抚“婉转开示”龚伦的儿子,也许他知道老爹的养生之术。龚伦的儿子倒也不傻,一口咬定自己不懂这些。
  大约同期,雍正还给多地总督下达密旨,让他们留心访问“内外科好医生与深选修养性命之人”,可以是道士,也可以是俗家,一旦碰上这种人就赶快送来,即便送来的人并无真实本领也没关系。
  簡而言之,为找到这样的高人,雍正进行了一场秘密的全国大撒网,结果道士贾士芳再次被推荐上来。
  雍正八年七月,倒霉的贾士芳第二次进宫,对雍正施以“按摩之术”与“密咒之法”。或许是按摩舒缓了疼痛,也可能是符咒产生了某种安慰剂效应,雍正在给亲信李卫的密折里说自己已痊愈,非常感谢他的推荐。
  但舒缓疼痛也罢,安慰剂效应也好,并不等同于真有疗效。雍正很快发现不适感犹在,于是又生了疑心,认定贾士芳在其中捣鬼,对自己施以“养病自重”之术,于是贾士芳被砍了脑袋。
  雍正的身体并未好转,因为他仍坚持吃既济丹之类的东西。进入十月,雍正开始认定问题出在“余邪缠扰”,即贾士芳的邪术仍在起作用,转而求助于江西龙虎山的道士娄近垣,在皇宫中大造“斗坛”。据统计,半年内,官内外共建了七座大型斗坛。
  斗坛供奉的“斗母”是道教中的一位女神,负责人的魂魄与七窍,主掌治病的神药。娄近垣用拜斗母和喝符水给雍正治病,似乎也起到了某种安慰剂效应。按雍正的说法,在娄近垣的帮助下,贾士芳的邪术已“涣然冰释”。
  这种“涣然冰释”的假象没有维持太长时间,雍正十年,雍正发现自己的身体依旧没有好转,于是不再相信斗母,下令拆除了各处斗坛。
  因丹药而中毒的雍正,决定用丹药来治疗自己。事实上,在寻求贾士芳、娄近垣等人帮助的同时,雍正从未停止炼丹,圆明园即是他炼丹的核心场所。雍正八年六月,他下旨用矿砂在圆明园铸造了一个用于“蒸地黄”的铅球罐;十月,在太医院院使刘胜芳的指导下,圆明园开始烧炭化银,正式炼丹——可以想见,长期用铅球罐子蒸地黄,再将地黄炼进丹药里给雍正吃,时间久了雍正必中铅毒。
  对娄近垣的斗母丧失信心后,雍正在炼丹的路上越走越远。雍正十一年正月,他下旨在养心殿安置一座八卦炉,命人弄来五根铅条。同期,在张太虚、王定乾等道士的主持下,圆明园的炼丹炉也熊熊燃烧起来。
  圆明园里炼出来的丹药,雍正不但自己吃,还常赐给大臣。雍正十二年三月,他命人从圆明园拿了四盒丹药分赐给署理大将军查郎阿等人。当时,查郎阿等人尚在西部前线,大约是雍正吃了新炼的丹药有龙精虎猛之感,所以希望这几位前线主将吃后也能如此,有助于战事。查郎阿等人收到丹药后上奏谢恩,称得了皇帝的宝丹后“精神充足,颈骨坚强,不知鞍马之劳”。至于他们吃没吃,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自唐宋而下,知识界对炼丹一事批判诸多,但雍正朝没任何一位大臣敢劝阻雍正服食丹药;相反,收到雍正赐的丹药时,他们无一不在高呼“圣恩优渥”。
  雍正十三年八月初九,200斤黑铅被运进圆明园,12天后,雍正在圆明园暴毙——他终于成功地毒死了自己。
其他文献
北魏将军茹皓是个官二代,从小“有姿貌”,而且性格“谨惠”,颇被身边的人看好。加之他十五六岁就在当地县里当过官差,有一定工作经验,有人便将他举荐到宫中,做了孝文帝身边的“白衣左右”。孝文帝晚年御驾南征,病发死于军中。为防南宋趁势反击,北魏秘不发丧,由几位顾命大臣暗中操作,才使太子平稳即位、度过危机。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孝文帝身边近侍的茹皓表现良好,立下了不少功劳。  北魏新君宣武帝顺利登基后,茹皓继续
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西汉将领郑吉率兵攻打西域车师国。正当两国交战激烈之时,车师王突然派人前来投降。但郑吉没有接受车师王的归降,反而以最快的速度朝车师国攻去。没想到,汉军在途中遭遇车师国伏兵,这时汉军将领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车师国之前是诈降,若郑吉接受投降,那些伏兵就会趁漢军不备发动进攻。  双方又交战了一段时日,汉军优势逐渐明显,这时车师王再次派人来投降。上次差点上当的汉军士兵认为郑吉这次根
东晋咸和八年(333年),苻洪(前秦景明帝苻健之父)被迫归降后赵,被后赵皇帝石虎任命为冠军将军。因为有勇有谋,苻洪深受石虎赏识,在几年之内,被封为西平郡公,关内领侯将,成为后赵数一数二的人物。石虎的养孙冉闵对此很不满,以养虎为患为由建议石虎秘密除掉苻洪。  其实石虎对苻洪也有所忌惮,为了防患于未然,他秘密杀掉了苻洪的几个儿子,只放过了苻健。石虎之所以不杀苻健,是因为喜欢他的善于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
18世纪末,由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残酷剥削,觉醒的北美人民奋起反抗,各州纷纷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北美13州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面对宣布独立的美国,一贯傲视全球的大英帝国哪肯善罢甘休,立刻派出以康华利勋爵为统帅的军队前来疯狂镇压。英美战争打了五年,虽然英军打得美国大陆军节节败退,但仍没能使之屈服。  1781年春末,英国军队大举进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没获奖的中国女作家残雪却火了。无独有偶,美国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也曾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不过最终也火了。  1925年,罗伊·格劳伯出生于纽约。童年时期,他对同龄人喜爱的足球、棒球不感兴趣,反而对枯燥的物理学有浓厚兴趣。1941年,年仅16岁的他更是以过人的天赋和努力考入哈佛大学。  当格劳伯兴奋地来到学校时,才发现受二战影响,许多教授都参与到和战争相关的秘密项目中了。
现在流行“丧文化”,人们以前会对自己说“加油,你是最棒的”,现在会调侃说“加油,你是最胖的”。不过提到“丧”,明末清初的大画家八大山人才是真丧:清初以后的画家无不尊称他一声大哥,他随便一幅墨宝就值上海城区好几套学区房,这么牛气哄哄的一个人按道理讲应该意气风发、满面春风,走到哪儿都是杠铃般的笑声,但事实是,这个人从头到脚都散发着一股黑不溜秋的负能量。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丧。八大
张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百万字,出版历史图书15本,带领《我们爱历史》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2017年浙江省自媒体十强等奖项。  中国历代王朝中,若论在后人心中“幸福指数”最高的,当属大宋王朝。但要想弄清楚这么一个幸福指数爆棚的大宋,为何亡得这么干脆?不妨瞧瞧靖康之耻前,确切说,是宋徽宗执政的27年里,大宋几桩出名的“幸福生活”事件。这些“幸福”事件背后,正
皇宫大内很阔气,皇家陵墓很肃穆,却严禁游览;贵族和富翁建造了华美的园林,也不能免费进入。不过,也有一些人文景观是免费的。  徐霞客在《粵西游日记》中提到,有一年他去广西柳州,听说当地人建造了柳宗元祠堂,祠堂前有一泓名叫“罗池”的小潭,景色非常优美。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前去观赏,谁知结果非常失望——传说中清澈见底的罗池竟然变成了淤塞的泥塘,塘底堆满砖石,塘面漂着垃圾,苍蝇绕着池塘嗡嗡飞舞,黑压压的蚊虫
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40万西北军纷纷弃他而去,他从此成为光杆司令,一蹶不振。西北军之败,其原因是复杂的,但西北旱灾是一个重要因素。  1928年至1930年,豫、陕、甘等地爆发了严重的旱灾。河流干涸,赤地千里,土地荒芜,饿殍遍地。灾民刚开始以树皮、野菜、草根、黏土为食,最后发展为食人惨剧,且愈演愈烈。  后勤是战争的血液,惨重的旱灾使本来贫瘠的西北地区根本无力提供后勤保障,严重的物资匮乏
【挑山工】  书中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坚韧地向上攀登。  小编有话说:小时候就深深知道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前进,总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可现实中,人们却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忘记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画杨桃】  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作者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却不懂得不同视角,杨桃也有不同形状。  小编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