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6782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利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外伤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27例因外伤所致拇指指腹、指端侧方缺损患者,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7例移植皮瓣完全成活;切取的皮瓣面积为1.5 cm×2.5 cm~2.0 cm×3.0 cm,游离神经血管蒂长为2.0~2.5 cm,游离神经近端2.0 cm,并与受区指固有神经吻合;术后随诊6~12个月,拇指外形饱满,吻合神经的两点辨别觉为8~12 mm,手指运动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术式创伤小,术后伤指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 拇指外伤缺损; 修复
  
  拇指的功能约占整个手部功能的46%以上,生活中拇指受伤的机会也较大,目前临床上对拇指组织缺损的修复普遍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的方法。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自1992年由Berterlli首先报道至今已经得到迅速发展[1]。2007~2010年笔者所在科利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指端侧方缺损2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4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拇指外伤缺损患者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6~54岁,平均30岁;均因外伤致拇指指腹、指端侧方缺损,其中拇指桡侧缺损6例,拇指指腹缺损11例,拇指尺侧缺损8例,拇指末节脱套伤2例,皮肤缺损面积约1.0 cm×1.5 cm~2.5 cm×2.5 cm,伤指指端血运良好;患者均于伤后0.5~1.5 h入院。本组均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
  1.2 方法 采用局麻或臂丛麻醉,创面彻底清创和止血。(1)设计皮瓣:皮瓣的旋转点设计在拇指指间关节近侧0.5 cm以近的近节指骨尺、桡背侧缘的任意点,轴心线分为拇指背桡侧轴心线和拇指尺背侧轴心线两种,其中拇指背桡侧轴心线为拇指指间关节桡背侧缘与桡骨茎突前方的连线,皮瓣尽量设计在掌背部,不可落在鱼际桡侧;拇指尺背侧轴心线为拇指指间关节尺背侧缘与Lister结节的连线,皮瓣位于拇长伸肌腱的尺侧缘,不可落在虎口区[2]。皮瓣设计成水滴或网球拍状,皮瓣蒂部根据创面位置来选择桡侧或尺侧;面积比拇指缺损面积约大20%,皮瓣切取面积<3.0 cm×3.0 cm为宜。(2)皮瓣切取及创面修复:在气压止血带控制下施术,不用驱血,将上肢抬高3~5 min后上止血带。在设计的皮瓣蒂部区域做“S”形切口,紧贴真皮下切开蒂部皮肤,显露皮下浅静脉及深筋膜层,再切开皮瓣近侧缘显露手背皮神经,根据其走行调整皮瓣轴向,将皮神经和1~2条浅静脉包含在皮瓣及蒂部中,逆行自伸肌腱腱膜浅层掀起皮瓣,形成1.0~1.5 cm宽的筋膜蒂,松止血带,观察皮瓣血运。如血运良好,调整皮瓣蒂长度满意后经明隧道将皮瓣转移至受区,游离皮神经近端2.0 cm,寻找到指端固有神经,用无创伤缝合线将皮瓣所携带皮神经行端端吻合、皮瓣与创缘行间断缝合,皮瓣下置引流条并保证引流通畅。供皮区创面最大直径小于2.0 cm者可直接缝合、大于2.0 cm者可将创面适当缩小,于前臂尺侧取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皮瓣供区。
  2 结果
  本组切取皮瓣面积为1.5 cm×2.5 cm~2.0 cm×3.0 cm,游离神经血管蒂长为2.0~2.5 cm,游离神经近端2.0 cm,并与受区指固有神经吻合。术后2周拆线,27例移植皮瓣完全成活。本组有2例患者于术后6 h皮瓣出现静脉危象,系蒂部过紧所致,经拆除过紧缝线后皮瓣恢复正常颜色。术后随诊6~12个月,拇指外形满意,吻合神经的两点辨别觉为8~12 mm;手指运动功能满意。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20岁。因“右手拇指末节机器挤伤1 h”入院,查体:右拇指末节桡侧有2.5 cm×2.0 cm的皮肤缺损,指端血运良好。设计切取拇指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旋转点在拇指指间关节近侧0.5 cm处,将皮瓣旋转180°覆盖并修复创面,将拇指背神经与指固有神经吻合,供区一期缝合。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右拇指运动功能良好。
  4 讨论
  4.1 皮瓣设计与切取 尺侧蒂皮瓣不宜在虎口区设计,否则术后皮瓣供区瘢痕易影响虎口功能;桡侧蒂皮瓣不宜在鱼际区设计,否则术后皮瓣供区瘢痕易影响拇指掌指关节活动功能;皮瓣要设计成“水滴状”,面积比创面大1~2 mm2。皮瓣切开一侧后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 ml,使皮瓣深筋膜层与肌膜、伸肌腱表面形成一个人为的间隙,既有利于分离皮瓣,又有利于保护皮神经旁微小的血管丛[3]。蒂部带有一个三角形皮条,并带1.5 cm宽的筋膜蒂,以保证皮瓣的血管网的完整性及充分的回流;隧道应足够宽大,以免蒂部受压;切取皮瓣面积宜<3.0 cm×3.0 cm。
  4.2 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皮瓣的血供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我们常规于皮瓣蒂部预留1~2针,待48 h肿胀消退后再打结;术后患肢抬高30°以利静脉回流。笔者不建议使用抗凝药,以免因皮瓣渗血而带来不利影响;术后要严密观察,出现血管危象及时处理。
  4.3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缺点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点包括:(1)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用该皮瓣修复的拇指外形佳,既饱满又不显得臃肿,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神经;(2)不需要吻合血管,操作相对容易,易于在基层医院应用开展;(3)存在可供吻合的皮神经,受区可恢复部分感觉;(4)该术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供区可直接缝合,患者乐于接受;(5)可避免肢体长时间固定,有利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缺点主要有:(1)当甲床有缺损时,不能同时重建指甲;(2)供区留有瘢痕,影响美观;(3)切取皮瓣面积有限[4]。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总结笔者认为,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手术操作较为简单,术式创伤小,术后伤指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6:568-575.
  [2] 钟世镇,徐永清,周长满,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基础及命名.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26(6):37-39.
  [3] 黄东,刘颜,毛莉颖,等.带拇指背皮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4,27(3):144-145.
  [4] 宋建良,李松春,范希玲,等.皮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及指部损伤.中华手外科杂志,2004,20(2):233-235.
  (收稿日期:2010-12-09)
  (本文编辑:郎威)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法国文化遗产保护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并以巴黎第一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部、艺术品修复培训学院为例剖析了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教育的层次、学制和内容,分析
目的:探讨新疆汉、维族代谢综合征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经病理确诊
作者单位:014040 内蒙古包头第八医院  通讯作者:董茂盛  【摘要】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调脂、抗血小板和抗心肌缺血的基础治疗以及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左旋卡尼汀和法舒地尔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
师宗县实施退耕还林,对绿化、美化环境和维护珠江流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也成为当地人民的迫切希望和要求。退耕还林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乡村土地
在高校化学类学生《计算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在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中让学生自主性、协作性和研究性学习,使用信息技术来
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的结果显示,未来几年中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将快速增长,但其结构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非农劳动收入始终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要
目的探讨A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浆P-选择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意义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10例AMI患者分为急诊PCI治疗组58例和非急诊PCI
西方成人教育学的形成始于20世纪20年代,大学参与成人教育研究和大批成人教育研究机构的诞生为成人教育学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成人教育学在深化成人学习研究
成功素质教育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率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大学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作为教师,如何把成功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最主要的落脚点就是贯彻“三用”原则。本文论述“三
本文认为,我国迫切需要一部成人教育法来确立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确立各办学主体间的权利义务,从而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环境和法律保障,最终实现依法治教,使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