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欢喜》中的狂欢化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总是得到人们的青睐。莎翁戏剧中营造的浪漫主义气氛、生动的喜剧内容和皆大欢喜的故事结局始终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激起了我们心中关于美好生活和美好情感的向往。是什么使得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经久不衰的欣赏价值呢?
  前苏联著名理论家巴赫金提出了“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他把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礼仪、形式的总合叫做狂欢式,并且认为狂欢式转化为文学的语言就是狂欢化,是狂欢精神在文学中的集中和自觉的表现。巴赫金关于狂欢化理论的提出,对我们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了解和学习莎士比亚对狂欢化传统的继承对我们进一步分析和欣赏莎士比亚的喜剧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狂欢化在小说中的体现
  第一,营造了一个与狂欢节相似的非官方化、非教会化和非国家化的自由的文化环境。
  《皆大欢喜》中的亚登森林就是一个充满了狂欢气氛的理想世界。这里远离奥列佛宅,远离弗莱德里克的宫廷。在亚登森林里,大家丢弃了麻烦的繁文缛节、复杂的宫廷礼仪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和平、自由、欢乐与仁爱。弗莱在《批评的解析》中把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称为“绿色世界的戏剧”,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绿色世界“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人类生活企图效仿的世界的真正形式”。《皆大欢喜》中的亚登森林便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典型的绿色世界,它蕴涵着一种狂欢的精神,表现了人们渴望自由平等、解放人性、满足心灵的释放与狂欢的强烈愿望。
  第二,以降格和贬低化手段亵渎貌似神圣的官方文化。
  所谓降格或贬低化,“即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从语言到内容都有降格或贬低化,都有粗鄙和猥亵的特点。《皆大欢喜》中的有些地方就体现出狂欢化的这个特点。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借小丑试金石之口说,女人的美貌和贞洁不可能同时被女人所拥有,有了美貌的女人不可能贞洁。这其实就是对当时陈腐的思想观念和所谓的正统的官方文化的嘲讽。又如,小说中的人物杰奎斯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然后是法官,胖胖圆圆的肚子塞满了阉鸡,凛然的眼光,整洁的胡须,满嘴都是格言和老生常谈……”,这其实也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及其思想文化的辛辣的讽刺。
  第三,狂欢形象包含着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意义。
  《皆大欢喜》中的人物形象在本质上包含着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在审美情感上也表现出既崇高又滑稽、既讽刺又赞美的两重性。例如奥列佛与奥兰多,前者刚开始很自私、贪财、凶狠,让读者厌恶;而后者却友善、勇敢、敢于追求美好的情感,让人喜爱。又如,奥兰多与仆人亚当,前者年轻、富于冒险精神、充满希望和激情,而后者却年老胆小、思想保守、没有追求。在单个人物身上也会体现出这种双重性。例如,有人因为奥兰多对爱情的痴迷而把他叫做傻子,但其实却反映了他对感情的执着追求;老仆人亚当虽然没有主见,没有年轻人的探索精神,但他对主人却是极其忠诚的,这也会使读者对他有所肯定。
  第四,各种狂欢仪式的再现。
  莫恰指出:在莎士比亚的时代,乡村宗教仪式、乡村节日,还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鲜活地留存着。他认为《皆大欢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仲夏夜之梦》以及《爱的徒劳》等喜剧的结局都体现了庆典仪式的模式。《皆大欢喜》中出现了一些典型的乔装、宴饮、婚礼等狂欢场景。例如,罗瑟琳被驱逐后,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就打扮成男人的模样;她知道奥兰多喜欢自己,就装成男人的样子让奥兰多练习求婚。在亚登森林中,公爵宴请奥兰多,而且有音乐伴奏;最后的结局也是以奥兰多和罗瑟琳的婚礼结束的。
  二、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狂欢化的形成原因
  第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狂欢精神的内核一致。
  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的核心——交替变更的精神、快乐的相对精神、消除等级的平等对话意识,正好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背景相吻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否定宗教神权,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性自由。欧洲的文艺复兴为当时狂欢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第二,民间诙谐文化传统为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提供的艺术源泉。
  巴赫金认为,民间诙谐文化的深层本质是诙谐文化和笑文化,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全民性的,这是大众的笑,大家都在笑;二是包罗万象的,它针对一切人和事,整个世界看起来都是可笑的。巴赫金同时认为,民间诙谐文化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各种仪式——演出形式,二是诙谐性的语言作品,三是广场语言体裁。
  第三,莎士比亚个人早期创作的浪漫主义理想与积极心态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早期创作主要是喜剧,而且基本属于抒情性的浪漫喜剧,剧中洋溢着蓬勃生机和乐观的气氛,其目的不在于讽刺、针砭时弊,而在于正面表达新的生活理想和时代精神。因而,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借鉴了属于民间的一种更轻松更自由的文化形式,即民间诙谐文化。民间诙谐文化或狂欢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满足了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需求。
  三、莎士比亚喜剧中狂欢化的影响
  第一,迎合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传统官方正统文学的颠覆。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狂欢化是狂欢精神在作品中的体现,它体现出一种人性的释放,体现出对封建枷锁的挣脱和对自由人性的追求,因而他对封建传统的正统文学是一种新的挑战,颠覆了封建官方文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与地位。同时,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狂欢化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迫切要求解放自我的愿望相契合,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及文化发展的潮流。
  第二,从艺术效果上看,增加了喜剧中的喜剧意识,加强了幽默诙谐的思想情感。民间诙谐文化为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和素材来源,而民间诙谐文化的本质又是诙谐文化和笑文化。从诙谐文化的表现上看,不管是各种仪式——演出形式,如广场演出、小丑表演、游戏、占卜、预言等;还是诙谐性的语言,如吆喝、广场买卖与辱骂、诅咒等,都有利于营造轻松欢乐的气氛,增加生命中的狂欢精神,增强喜剧意识。
  第三,实现了民间文化风俗与喜剧的融合,既有利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保留,又有利于戏剧创作的丰富和完善。莎士比亚喜剧的创作主要是提供给当时的贵族或上层社会的,但是,狂欢化的使用使得民间传统文化通过戏剧这一形式和渠道进入上流社会的文化欣赏范围之中。莎士比亚的喜剧成为了沟通民间文化和官方文学的载体,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保留,而上流社会对莎翁喜剧的每一次肯定又会促使喜剧创作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第四,对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和狂欢化传统的继承产生了深远影响。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戏剧家,为后人留下了十四部喜剧。他在戏剧中对狂欢化传统的继承不仅为当时以及后世的戏剧创作树立了光辉的不可超越的典范,也有利于其他体裁创作对狂欢化传统的发扬,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更多优秀的戏剧创作和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
  [1][苏]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苏]巴赫金.巴赫金集[M].林贤治主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1.
  [3][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陈慧,袁宪军,吴炜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2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苏辉.西方喜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7]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聂珍钊.外国文学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石蕾,女,湖北钟祥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2007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降脂啤酒预防血脂增高及抗过氧化的作用。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成高脂饮食正常饮水组(A组)、正常饮食正常饮水组(B组)、高脂饮食降脂啤酒低、中、高剂量组(C、D、E组)、高脂
期刊
日本作者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以淡淡忧伤的笔调、深深浅浅的落寞和无望,谱写了一部青春成长的挽歌。幽深复杂的内心,反映青少年面对社会压力、成长压力、生命压力时不堪重负,几乎绝望。面对这样的环境,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选择,一是对生命中的孤独与无奈,以一种把玩的态度发泄;一是对生命的彻底放弃,剧中主要人物包括“我”渡边君、直子、绿子、木月等。  主人公渡边君和直子都是为了躲避过去的回忆,希望通过上大
目前,矿物的分析鉴定主要依赖于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这些方法必须在实验室内进行,需要制样且费时,不能满足矿物快速分析鉴定的要求。在野外地质研究和地质调查作业时,常常需要对岩
“互联网+”时代,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规律,将“互联网+”的创新理念融入到当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环节中,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将线上线
摘要: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文章通过对拉萨林周县帮多村望果节的实地调查,描述了这一传统节日在帮多村的沿袭。  关键词:帮多村;望果节;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31-01  看过很多关于望果节的文字记录及影像资料,很久以来被这一节日具有的独特性深深吸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位置极为重要,但在实际中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提升质量的关键在于面授环节,必须在四个方面痛下功夫。 The position of “Id
西藏扎西康整装勘查区是2012年批准设立的第二批国家级整装勘查区,范围涉及隆子县、错那县和措美县,总面积约1807km2。该整装勘查区在构造上处于近EW向绒布-隆子和洛扎-觉拉区
在高校的管理中,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其具备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