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发育迟缓患儿染色体亚端粒区研究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联合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不明原因智力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MR)患儿进行病因学研究,探讨本地区MR患儿亚端粒区异常与表型的关系。

方法

将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原因不明的67例MR患儿纳入研究,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通过MLPA筛查,检测亚端粒区异常情况,用2种MLPA试剂盒(P070和P036)进行相互验证,异常者进一步分析其父母染色体亚端粒区情况,确定是否新发;根据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分析染色体亚端粒区重排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

结果

67例MR患儿纳入研究,男42例,女25例;年龄6个月~15岁;IQ 20~70分,轻度MR(IQ≥50分)47例,中重度MR(IQ<50分)20例;7例有抽搐史,体表畸形24例,脏器畸形18例。经MLPA检测发现4例亚端粒拷贝数异常,检出率5.97%,4例均为新发病例。亚端粒异常阳性和阴性患儿的性别比例、年龄、是否有抽搐病史等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重度MR患儿亚端粒异常比例(20.0%)较轻度高;阳性患儿在生长发育、体格畸形及脏器畸形等方面的异常比例均较阴性患儿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染色体亚端粒区异常可能是不明原因MR的重要病因之一;原因不明智力低下者,应对其亚端粒区进行检测,为寻找可能的病因提供线索,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相关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胃内镜检查诊断慢性胃炎,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炎性反应的程度和活动度并进行分级;13C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黏膜尿素酶试验均阳性则视为H.pylori感染;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占总T淋巴细胞的比值。结果慢性胃炎伴H.pylori感染患儿(HP组,33例)、慢
目的探讨氟康唑预防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且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23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是否使用及口服应用还是静脉应用氟康唑预防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将患儿分为3组:A组为未使用氟康唑预防组,B组为口服应用氟康唑预防组[6 mg/(kg·次),隔天1次],C组为静脉应用氟康唑预防组[3 mg/(kg·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患儿脑脊液(CS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VE组患儿和16例对照组患儿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酸性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B蛋白)、MMP-9、
目的研究喘息住院婴儿痰液半定量细菌培养数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喘息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且病史资料完整的婴儿957例,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痰液细菌检查,依据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分为0+、1+~2+和3+~4+组,应用预测统计分析软件(PASW) 20.0软件对3组患儿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共有372例患儿痰液细菌培养阳性,占38.87%(37
目的探讨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患儿32例为DCM组,根据ROSS评分标准分为0~2分组(6例)、3~6分组(7例)、7~9分组(11例)及10~12分组(8例);选取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儿童血清periostin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一种可预防的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人群普遍易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导致年长儿及成人长期咳嗽的常见病因。1974年全球实施扩大免疫计划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百日咳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下降。近年来,百日咳发病率有所上升,甚至发生局部暴发,从而对公共健康产生了巨大冲击。现就百日咳的临床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导的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中microRNA(miR)-146a、miR-29a的动态表达变化,探讨其对ALI的作用。方法选取7 d龄新生SD大鼠80只,简单随机法分为LPS组和对照组。LPS组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5 mg/kg)建立新生大鼠ALI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9 g/L盐水0.1 mL。分别于6 h、1 d、3 d、7 d留取新生大鼠肺组织及血清标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喘息性疾病的病毒性病原谱。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因喘息性疾病入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咽拭子标本70份。应用多重PCR技术对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并分析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0份咽拭子标本中,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54例(77%),其中单独病毒阳性34例,混合感染20例。病毒检测阳性标本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3份,其次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Ibα(GPIbα)基因HPA-2a/b多态性与KD发病及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30例KD患儿和6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GPIbα基因HPA-2a/b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本组KD病例和健康对照组儿童GPIbα基因HPA-2a/b的基因型均只有TC型和CC型,而未发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在治疗重症多关节炎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重症多关节炎型JIA患儿44例,分别于0、2、6周给予静脉滴注英夫利西单抗(3 mg/kg),以后每隔8周按相同剂量注射1次,同时口服甲氨蝶呤(MTX)或(和)来氟米特,理疗和功能康复同步进行。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儿科30、50、70作为病情改善评估标准,分别在治疗后2、6、14周进行疗效评估并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