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om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演绎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让我学”教育新思路,伴随传统“教你学”的“功成隐退”而闪亮登场。作为小学生如何寻求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一度成为新时期小学教育的舆论热点。结合“师道尊严”的纠结、“授之以渔”的担当与“有疑则有思”的求索,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予浅尝辄止的粗略探究,旨在让学生具备课堂独立思考的充分空间与实践,让课堂“主权”回归学生。为发展小学教育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教育;自主学习;意识启蒙;能力培养;习惯养成
  以学生为主体的当今小学教育,伴随时代的演绎,“让我学”教育新思路开阔了传统“教你学”的视野,带来了新时期小学育人工程的万象更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更应是教育工作者的鼎力追求。尤其要善始善终做好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启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三篇治学文章。
  一、“师道尊严”纠结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启蒙思考
  时代走到今天,专宠说教式的“师道尊严”已经走下“讲台”,注重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改革已经贯穿“课堂”。与传统说教最为不同之处,在于今天育人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启蒙,值得我们做出深度的思考。
  思考一:“教你学”身教性的“借题发挥”。传统“师道尊严”的身教性,侧重的是“教你怎样学”;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方式的身教性,注重的是“跟我这样学”。托尔斯泰有过这样的至理名言:“成功教学不在强制,而在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传统不同,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试想,教师能够创造愉悦、轻松的课堂,覆盖而下的是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自然才思敏捷、情绪高涨,学习信心与兴趣自然倍增,领会能力也自然超乎想象。
  思考二:“让我学”主动性的“破茧而出”。主要亮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兴奋剂”,而学习成效的优劣取决于学习兴趣的水平高低。倘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课堂情绪自会高涨,也自会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并能展开多角度思维积极探讨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障碍面前自然表现不凡,突出钻研精神与毅力勇于战胜困难,决不轻言放弃。否则,没有学习兴趣,只是应付式的被动学,困难面前绝无信心可言。因此,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就要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授之以渔”担当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析
  身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如同一句“芝麻开门”,交给学生的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而学生掌握到学习方法,等于掌握到自主学习主动权。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理就在于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秀能力,就是必须将“授之以渔”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层面的引导。
  其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贵在“预习先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预习先行”。教师可预设“导学提纲”,事前设置“学那些”、“怎样学”预习问题框架。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并以预习笔记的方式,将预习内容要点、问题层次及彼此联系分别划线标记或打上“问号”,以确定课堂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全面提高听课质量。在此“先引后放”鞭策下,学生预习意识全面启动,并随着提纲的逐步精简,让学生最终放开手脚,踏上自学的成才之路。
  其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在“督促跟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更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跟进措施。结合小学生自觉学习性不高、自学能力薄弱的特点,切合实际制定一系列督促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如课堂抽测、课堂提问、课前点名做题等;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教学目标要求,随时提出明确的自学具体教案。如看书具体的范围、思考的基本问题及实验的详细内容,要多长时间完成自学,达到那些目标,教师怎样检测等;尤其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如如何看书,做哪些练习,自学实验中应注意哪些环节,思考要独立完成等。
  三、“有疑则有思”求索里,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探讨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独立思考。心理学“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的观点十分明确,其话外音就是要求我们要鼓励小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思考。对他人意见不轻言附和,不怕同学笑话,积极发表个人见解。教学中,教师要留有余地,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与开拓的空间。要善于抓住问题突破口,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知识与教学新内容的矛盾冲突,启发学生“能问几个为什么”,让其思维在问题中碰撞,寻求问题真解。在“有疑则有思”的循循善诱中,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乐于思考,勤于探索,全面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 “主权”回归学生,让学生具备课堂独立思考的空间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大敏.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思考[J].新课程 (小学),2014 (03).
  [2]陈立东,路銮.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J].新课程导学,2014 (05).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代中国社会城乡巨变的背景下,地域性与乡土文学的关系面临较大的变化,乡土文学必然面临新的叙事选择。作为地域特色鲜明、历史传统悠久的文化大省,当代江苏乡土文学接续了乡土文学蕴含的启蒙主义、地域人文精神传统,不断寻找进入乡土家园的叙述路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地域文化;江苏;乡土文学  一  乡土文学是贯穿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一条红线,也是谈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绕不开的一个概念。
摘要:2010年日语能力测试进行改革后,阅读理解和听力比重增加。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还是比较重视文字、词汇、语法部分,对阅读理解的重视度不够高。本文简单介绍新能力测试阅读理解的题型的基础上,提出几点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新日语能力测试;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关于新日语能力测试中的阅读理解  除去做文字、语法部分的时间,做阅读理解部分的答题时间大概是70分钟到80分钟。新日语能力测试
摘要:唐山方言语音对学生英语语音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唐山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现状为调研对象,在详实地总结两种语音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规避方言语音的负迁移,提出如下的四条教学建议供任课教师参考:主动规避、理论学习、双音结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方言语音;英语语音;相互影响;教学建议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实践中,如何避免母语给予外语教学的影响是每一个语言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摘要:在元代异族统治的社会大背景下,汉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上升通道被封死了。东平王旭便是这一时期落魄文人的典型代表。他的诗、文俱佳,但其生平与家世未载于史传,几乎被后人遗忘,所幸《四库全书》收录了他的《兰轩集》[1]。本文旨在通过对《兰轩集》的解读推测其生卒年代。  关键词:王旭;兰轩集;东平府  据《四库全书》记载:“王旭,字景初,东平人。其事迹不见于《元史》,谈艺亦罕见称述。顾嗣立撰《元诗选
摘要:“无为而治”,出自于《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其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对当今的政治社会文化建设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无论从伦理道德,还是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行政管理的角度,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无为而治”理念对现如今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摘要: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空间运用点、线、面结合一定的规律所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而Banner中的所有元素(文字、图像、背景、点缀物)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平面构成里的点线面这些构成元素。运用平面构成的设计法则可以更好的完成网页banner的设计。  关键词:平面构成;网页banner设计  一、平面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空间运用点、线、面结合一定的规律所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他可以是抽象的,
“政府巨灾债券”可能是一个能够很好解决巨灾保险前期投入的方法.当前需要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在一些地区先行先试,并给予鼓励支持.rn我国巨灾形势严峻,尤其是近年来地震灾害
期刊
【摘要】建筑行业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行业,如果出现事故,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本篇文章具体分析建筑行业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给大家带去一些借鉴。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正是由于这些需求,才促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自发展以来,建筑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产值也是越来越高
茅盾文学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获奖作品一直力图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来表现美好人性的歌颂和赞美,同时也试图通过“表现人物突破做‘人’的基本规范和到底底线之后的动物性、人物性格中的邪恶虚伪狠毒因素的逆历史性、人物不正当的生存活动对人类美好理想的破坏性等等现象来唤起读者的价值判断”[1],达到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在获奖作品众多的人物谱系中,主要塑造了三类人物形象。  第一类是拥有“正面能量”的人。所谓
期刊
摘要: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大大提高档案服务的效能,创新档案工作模式。目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认识到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本文主要从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并深入探讨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大大提高档案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