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表戏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热爱戏曲的朋友曾经问我,什么叫幕表戏?如果简单讲述一下,别人不一定能理解,也许还会搞得稀里糊涂。我以为要了解幕表戏,还得先要熟悉戏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沪剧艺人已经立足上海市区,原先的一些滩簧剧目大多是农村题材,已经无法满足市区观众的需要,敲阳档等一些原始的艺术形态,逐渐被市场淘汰、取消。
  为了满足城市观众的需求,也为了自己能生存,艺人们开始在剧目上寻求改革、创新。当时上海滩文明戏很受欢迎,而且剧目繁多,表演也比较简单,并没有固定的台词,只是靠演员在了解剧情后,自由发挥。沪剧艺人目光投向了文明戏,并把文明戏班子里的一大批好的艺人,挖到沪剧界来,为戏班说戏,沪剧界称他们为“排戏先生”。如范志良、宋掌轻、杨青史、王梦良、徐醉梅、范青凤等一大批排戏先生就是从文明戏转身过来的。这些排戏先生最先把弹词戏引入沪剧舞台,如《玉蜻蜓》《珍珠塔》《双珠凤》《文武香球》《孟丽君》等。而后又带入了《合同记》《蜜蜂记》《借红灯》《秦雪梅》《赵五娘》《半夜夫妻》《蝴蝶杯》等一些其它题材的剧目。为了有别于原先的滩簧老戏,沪剧艺人们称这类戏为新戏。由于新剧目的引进,沪剧从此进入了幕表戏阶段。
  排戏先生为了把故事情节讲得条理清晰,先把每一场次的情景、人物、事由用表格的形式写在一张大纸上,挂在后台醒目的地方给大家看,然后再具体讲解。有些排戏先生非常认真,在表格上已经把哪个演员饰演哪个人物一一写明,让演员能提前知道,做到心中有数,“对号入座”,明确所饰演的角色。再通过排戏先生的叙述剧情,演员对内容有了一定的概念,对自己所饰演的人物也有所了解。不过对演员来讲只是剧情的大致框架,其余的唱词、念白、动作等全凭到舞台上即兴发挥,这与唱词固定的滩簧戏相比难度倍增。以上所讲的排戏先生所写得挂在后台的这张大纸就是幕表,演员按幕表唱戏就叫幕表戏。之后,有些文采好的排戏先生也会为戏中的一些主要折子、唱段编写一些唱词,这就逐渐形成了半幕表(半剧本半幕表)的演出形式。
  早期的演出都是每天换戏,日夜场概不重复。排戏先生一般在下午演出结束后贴出晚上所演戏的幕表,然后趁休息时间讲戏;第二天下午的戏,则是在前一天夜戏散场后贴幕表,第二天上午给大家讲戏。一般的排戏先生只是简单地讲一遍整个故事的情节、人物。唯有宋掌轻先生讲起来有声有色,如同说评话一般,引人入胜,令演员佩服。
  要有老戏基础
  好在,当时的一些演员都有相当的老戏基础,一肚子的唱词可以任由选择。把《卖草囤》里小尼姑与卖草囤贩子游佛殿的情节,只要略微变动一下就可套用在《玉蜻蜓》申贵升与智贞尼姑游法华庵的场景中。《买郎眠》中讲述旧时端午佳节闵行地区龙舟活动景象的“龙舟赋”,可被完整地搬移到《玉蜻蜓》“朱小溪看龙舟”中。《庵堂相会》中金秀英反对父亲图赖婚姻,执意要嫁给表哥陈宰廷的唱词也可被移植到《红鬃烈马》王宝钏与父亲三击掌后,独自来到寒窑找寻薛平贵,执意要跟随薛郎共患难的“寒窑做亲”中。还有如《何文秀》一剧中,何文秀桑园寻妻,哭牌算命的词句也是借用了老戏《捉牙虫》中捉牙虫娘子的算命句子“正月里发多多,二月里弄僵过。”根据老艺人的实践经验,每位唱小生的演员一定要会《庵堂相会》和《珍珠塔》“唱道情”等。还有两段基本的赋子要会,圣人赋“混沌初开天地分、两轮日月定乾坤”;风流赋“芍药上台花似锦、出门之人看花神”;前者为正派书生唱词,后者是风流小生唱词。女艺人还要多学点小曲小调(俗称小牌子),在演堂子戏时就能派上用场,有了这些词句打底,演员唱幕表戏就有基础了。
  熟背各类赋子
  每一个角色出场都要自报家门唱上一段,行话称之为“叹桩头”。最初并没固定词句,全凭演员自己琢磨,一般都借用老戏中的句子,如:有钱妇女出场唱“家有黄金用斗畚,走出娘娘发财人……”贫穷妇女出场则唱“时运低来命运轻,走出我娘娘苦命人……”等等。之后,为了方便演员明确人物个性、特征,排戏先生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编写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出场句”,短小精炼个性突出,几句唱词就能点明人物的身份。如:普通小生出场一般唱“三皇五帝立乾坤、盘古王起始到如今,忽听五湖四海波涛响,三山六水田一分。”书生出场一般为“笔墨文房四宝珍,十年窗下一书生,羊毫虽非龙泉剑,能与国家定乾坤。”花旦出场“花有清香月有阴,花好月圆托瑶琴,花前只奏花色艳,月下操琴月色明。”武旦出场就唱“花木兰代父去从军,梁红玉击鼓战金兵,移山倒海樊梨花,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老年人出场“八十岁公公年老人,手拿拐杖向前行,花开花落年年有,人老不能再年轻。”出家人出场“手拿木鱼口念经……”等等。
  还有一些描写各类景象的规定唱词称为赋子,如描写街坊闹市的街坊赋“一进市梢身朝里,两旁店铺密层层,三山饭馆叫回账、水果行里人头兴……”描写春天景色的春景赋“三人同日去游春、艳阳开春定乾坤、春光明媚春色好……”描写花园景色的花园赋“一进花园身朝里,两旁花草叠层层,东面要种天竺子,西面要种万年青……”描写灯彩的灯赋“一团和气灯、二龙抢珠灯、三星高照灯、四方平静灯……”等等。
  对赋也是艺人必须要掌握的固定句子,行话说“一句不来一句不去”。如:上一句“死人丑不过三里路”,下一句则是“活人臭千乡万里才知音”;还如表示女性贞洁的对白:“臂把浪厢好跑马、头发丝浪好吊人,两扇房门关关紧,雄苍蝇也飞勿进。”
  有一些戏中常有题诗答对的场面,所以某些固定的对联句子演员也是要熟记。如《火烧百花台》中的对联“月月有月世间独赏中秋月,人人是人炎凉最重富贵人。”如《双珠凤》中的对联“双舟并行撸速怎及帆快,八音齐奏笛清哪及箫和”。如《大闹明伦堂》中祝枝山在徐子健门上写的对联“今年正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也可直接引用老戏《同中台会》《蓝山台会》中的一些对联。
  熟悉各类场景
  中国的戏剧基本上不是悲剧就是喜剧,范围也离不开“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诸如“花园相会”“楼台分别”“上门借贷”“狭路相逢”“过堂审案”“母子分离”“合家团圆”等。作为幕表戏演员,必须多看戏、多听戏、熟悉戏,让自己的脑子里拥有各种场景的概念,表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会了《玉蜻蜓》“智贞描容”就能唱《赵五娘》“描容”会了《赵五娘》“夫妻分别”就能唱《秦香莲》“夫妻分别”,以此类推。   要从底层学起
  每个艺人都要从基础的东西学起,从敲板到唱开篇开始。学唱幕表戏也是如此。初出茅庐的小演员对许多剧目、内容还不太熟悉,除了看老师们演出之外,也要上台演点配角。男演员要从书童学起,女演员则要先学丫鬟。因为书童、丫鬟都是与戏中的主要小生、花旦一起合作,跟随左右。在演出时只要用心关注主角的演唱、表演,一个阶段下来,自己就能有丰富的积累,只要一旦有机会,很快就能演上主角。
  塑造各类人物
  根据戏班人员的多少,排戏先生也会作相应的演员安排。大剧团人员多,演员就可以一人一角。而小型团体人员少,演员就要一人多角。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艺人们对一人多角的安排也有了固定的模式。如:《玉蜻蜓》中扮演申贵升的演员,在申贵升去世后,要换角色饰演豆腐店老板朱小溪。前者是书生,后者是丑角;《双珠凤》中扮演文必正的演员,在文必正上京赴考后,要换角色扮演文相府中的书童来富。前者也是书生,后者就是男仆了;扮演志贞的演员,后场要改演沈家二娘娘;《蜜蜂计》里扮演霉娘的演员,在后场就饰演薛小蓉;扮演苗凤英的后面改演滕红玉;《红鬃烈马》饰演王允妻子的,后场改演待战公子。这一方面来说,是培养演员的多面性和塑造能力;二来也是让主要演员有所发挥,在戏中能多方面显露才艺。老艺人丁惠琴在《蜜蜂记》中有一句经典唱句“西京长安滕家村,勒滕红玉格身浪借尸还魂”被圈内传唱。
  掌握韵脚变换
  对演员来说,除了能够即兴编唱之外,还必须要懂得唱词韵脚,而且每一段唱段都要统一韵脚。唱词都是一句上、一句下,叫作上赋下韵,就是说上句无所谓,下句的最后一个字,要统一音韵(即韵脚)。在沪剧的十八个半韵脚中,根青韵比较容易,所以艺人们都喜欢用根青韵,由于乏味枯燥,缺乏技术含量,所以被行内都称作“烂根青”。如果要变换韵脚,就一定要熟悉沪剧的十八个半韵脚,一通百通,好的艺人就会在这方面下苦功,只要改动一两个字,就变成了你所需要的韵脚。
  例如:“东方日出照乾坤”,坤是根青韵,改成乌乎韵,就唱“东方日出黄咕咕”;如改琉球韵,就唱“东方日出照高楼”;如改同中韵,就唱“东方日出照当空”;如改衣气韵,就唱“东方日出照大地”;如改姜阳韵,就唱“东方日出暖洋洋”;如改交硝韵,就唱“东方日出大地照”;如改蓝山韵,就唱“东方日出上高山”。
  例如:“抬起头来看分明”,明是根青韵,要唱花茶韵,就改为“抬起头来看明目”;要唱娟圆韵,就改为“抬起头来看一看”;要唱衣气韵,就改为“抬起头来看仔细”;要唱交硝韵,就改为“抬起头来看根苗”; 要唱琉球韵,就改为“抬起头来看根由”;要唱爹妈韵,就改为“抬起头来看到家”; 要唱蓝山韵,就改为“抬起头来看一眼”; 要唱姜阳韵,就改为“抬起头来看端详”; 要唱唐郎韵,就改为“抬起头来看清爽”。
  再说《卖红菱》中一句唱词“几钿一斤斜塘藕、几钿称一斤嫩红菱?”,“菱”是根青韵。如果要改成天仙韵,就唱成“红菱一斤啥价钿”;要改成交硝韵,就唱“红菱价钿讲根苗”;花茶韵“红菱价钿讲明目”。塔煞韵“红菱价钿讲明白”;姜阳韵“红菱价钿讲端详”
  唐郎韵“红菱价钿也要讲”;开台韵“红菱价钿要交代”。
  有些艺人熟悉古诗词,还直接将诗词改作唱词演唱。杨素娟曾在一出戏中为了演绎独自上山游玩,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两句她即兴运用了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整段唱词是乌乎韵,她就改动一下,唱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景色多”。
  积累舞台经验
  有了以上演唱基础,演员上台就有了把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感受,即兴发挥组织唱词。一天两出戏,十天二十出戏,一个月六十出,全凭演员平时的实践与积累,还要学会灵活应用,久而久之就能掌握诀窍,如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样。每唱一段,有本事的艺人能唱上二、三十句,没本事的就连四句也想不出,勉强唱出来也是一团糟。
  有一点,艺人的即兴演唱并不在于唱词的多少,一定要语句精练,意思明确。有些艺人能唱许多,但是唱词随意,没有层次,表达不清晰,给人感觉像是在乱嚼西瓜子。有些艺人则组织唱词恰到好处,在关键的地方就立刻甩腔,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老艺人龚福生就要求学生,一段唱词,最重要的是在最后两句,也就是甩腔。这两句唱词一定要有分量,行话叫作“扣”,也就是拉得住观众。这两句的好坏,起到关键作用。夏福麟和杨美梅俩位在合作时,他们能够把即兴发挥的词句,在演出中逐步精练,成为固定,如同剧本一般,得到同行的敬佩。
  在戏中有对手戏的演员,为了在舞台上不出差错或达到一定的效果,在演出前大家一起说明一下,我唱到那里,你要接上,或者如何如何。有些经验丰富的老演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直接台上见。还有些艺人为了贬低别人,显示自己的技巧,和别人对唱时,故意翻韵脚,让对手难以招架。虽然这些都是艺人的弊病,但是通过幕表戏的演出,客观上也提高了演员的演出经验和演唱技巧,推动了不同流派的形成。当然在演出中,演员一定要熟悉剧目的历史背景,不能一味地乱唱。有的艺人在演宋朝戏时竟然把明朝的古人唱了进去,被观众指出,成了笑话。
  1930年代初期,陈鹤轩、杨美梅、王别声等人觉得沪剧艺人缺少基本功,应该多向传统艺术学习。他们学习、借鉴京剧艺术(从锣鼓点、程式化动作等),移植京剧剧目,使沪剧艺人走近传统艺术,感悟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此后全本沪剧《火烧红莲寺》《宏碧缘》《张文祥刺马》《红鬃烈马》《玉堂春》的先后上演,让观众大开眼界。这些戏,沪剧依旧采用幕表制的演出手法,因为是古装戏,演员也加强了念白中州韵的训练。不过有些像《红鬃烈马》、《玉堂春》等骨子老戏,唱词基本保持京剧原来的面貌,略微加以沪剧化处理。
  1941年,上海沪剧社曾一度采用剧本制演出,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演员的因素,并没有全面推广。直到解放后,各大型剧团才基本走上了剧本制演出的模式,但有些小型剧团仍沿用着幕表制。数十年的演出积累,一些反复演唱的剧目已经深入演员脑海,再不需要填写幕表,只要大家就可以上台演出了。
  由于长期的艺术积累,便得许多曾经的幕表戏被传承下来,根据当时的演出写成了剧本,如《半夜夫妻》《麒麟带》《白艳冰雪地产子》《铁汉娇娃》《叛逆女性》《秋海棠》等等,其中许多当年即兴发挥的唱段也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了下来,如《麒麟带》中的“隔窗会”,《白艳冰》中的“唐寿哭少爷”《叛逆女性》中的“抢绢头”“叔嫂会”“打耳光”《女单帮》中的“哭诉”“自杀”等,均堪称经典。
其他文献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在宫内缺氧及酸中毒的继续,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生时以呼吸及微循环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本文对50例新生儿窒息的病因与复苏进行分析。回临床
对具有核壳结构乳胶粒的聚合物乳液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且综合分析了其与具有相同组成的非核壳结构乳胶粒的聚合物乳液的差异 ,结果表明 ,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大多数性能得
丹寨汞金矿床是与古油藏共生的金属矿床 ,产在古油藏的边缘 ,矿区内发育大量的油气演化产物沥青、含烃有机包裹体等有机质 ,可见该矿床与古油藏有密切的地质关系。对矿区内卤
一、前言在铝合金砂型铸造上,国内目前大量采用的冒口仍是普通砂型冒口。冒口的补缩能力差,为了获得优质铸件,冒口体积就至少要等于铸件体积的一半以上。这样就加大了重熔金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为临床常见病,病情发展快,在无血液透析的基层医院,处理颇为棘手。本科应用大剂量山莨菪硷治疗多种病因引起的ARF,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例住
当前,水利大发展对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该文在分析水利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现代水利职业教育体系布局、提升水利职业院
中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自开工以来创出了多项世界之最,而且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水工建筑史上少有的世界级难题,在进入主体工程浇筑和设备安装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湖南省水利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All municipalities, sta
本文详细梳理了中国影视教育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当下中国影视教育的现状:专业定位模糊,培养目标含混;师资匮乏,结构不合理;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强调差
根据阿南油田近百口钻井剖面的岩性组合、电性特征和测试结果,近20口井的岩心观察、沉积构造、韵律性质,大量岩矿鉴定结果、岩石组构、储层物性分析资料和油气显示,对阿四段的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