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市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利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一个教学案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生活经验 教学资源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67-01
  关于课程资源我国的研究相对较迟,主要从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方面阐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并且在理论层面上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及方法,为后来的研究者开展实践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理论依据。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关于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综合来看实践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开发学校资源的,如朱萍、余群英《学校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开发农村资源的,如黄建军《农村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赵田《农村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以辽中县为例》;开发民族地区资源的,如曾秋珍《客家地区高中生物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等。综合来看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着眼于某一地区,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提出了这一地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和策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转向了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刘旭东《论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李晓华《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等,这些文章主要从理论上分析论述了开发和利用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价值以及开发的策略,也有一些实践研究,如陆丹《少数民族地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以贵州省雷山县例》、陈永生《民族地区生物课程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等,但是关于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较少。另外笔者查阅了《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等期刊中关于课程资源方面的文章,几乎都谈到了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也有对于藏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章,如陈化育、星全成《开发和利用青藏高原课程资源,实现文化整合》,但并没有找到关于开发和利用藏区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文章。
  此外从现有研究领域中还可以看到,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重视生物学教材、生物实验室、图书馆、动植物园等已经被普遍认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在生物课程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只是生物课程资源中的一少部分,一些很重要但尚未被人们重视的生物课程资源亟待利用与开发,在藏区这一特定背景下生物课程资源具有更充实的内涵,如果能充分挖掘并且用于生物教学中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资源得到充实,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案例实施背景:
  《生物学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要求学生要“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材中有“鱼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教学内容,而合作市周边河水中的鱼,河水的污染现象以及合作市特殊的鱼文化可以作为实例充实课本内容。比较常见的鱼有狗棒鱼,洮河鱼,具有代表性的鱼文化有藏族的鱼文化,回族的鱼文化。但是由于环境污染,河水中的鱼已经越来越少了,这是学生亲眼目睹和了解的,这些素材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实例,丰富课堂内容,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实录:
  (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鱼的基本特征)
  老师:同学们,咱们学校周边的河水里有鱼吗?
  学生1:学校周围的河都变成臭水沟了,根本就没有鱼!
  学生2:我家附近的小河里有鱼,不过已经越来越少了。
  老师: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吗?
  学生:因为污染,水被污染了,鱼就没有办法生存了。
  老师:那么怎么才能让鱼不再减少呢?
  学生1:让鱼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学生2:还要告诉人们不要再去捕鱼了。
  老师:说得好!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鱼,因为鱼与我们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学们想一想鱼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积极讨论,争先回答)
  学生1:可以吃,我最喜欢吃鱼肉了,而且鱼肉还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
  学生2:养鱼可以赚钱。
  学生3:是组成食物链的一部分,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学生4:融入了人类文化,比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学生5:还有啊,过年贴的年画上也有鱼,意思是年年有鱼。
  老师:说到鱼文化,各民族关于鱼有不同的说法,咱们班的同学除了汉族同学还有藏族和回族的同学,能说一说吗?
  学生1:藏族是不吃鱼的。
  老师:那你知道不吃鱼的原因吗?
  学生1:不知道。
  学生2:我知道,因为藏族传统中人死后有水葬的习俗,所以水里的动物一般都不吃的,不过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水葬的习俗了,吃鱼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年纪大一点的人都不吃的。
  老师:下面请回族的同学说一说好吗?
  学生:我们回族是吃鱼的,但是在宰杀鱼的时候不会像宰杀牛羊的时候那样要念经,因为我们认为鱼是已经被圣人宰杀了的,大家都知道鱼的鳃的那个地方是开着的。
  (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中结束了“鱼与人类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案例分析:
  课程资源利用的效果分析:
  本课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即“河里的鱼越来越少”,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进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来主动思考。关于鱼类文化的讨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使学生有话说,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
  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鱼的形态及结构特征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经历的事实分析鱼越来越少的原因,引起学生对河水污染现象的重视,也让学生意识到了保护环境对鱼的生存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让学生讨论本地区的不同的鱼文化,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实现了课堂情感教学目标。
  问题与反思:
  学生走进课堂并不是一张张白纸,他们对自然界、社会有自己初步的认识,所以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本课中讨论的问题,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讨论中学生争相发言,精彩激烈。但课堂秩序有点乱,所以教师在课前应让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在课堂上集中汇报,不仅可以使课堂秩序良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如果将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时间、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实现地方课程资源与课本资源的整合,就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并且能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周广强.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曾秋珍.客家地区高中生物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本文为甘肃省十二五立项课题《合作市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批准号GS[2015]GHB0867阶段性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也是班主任教师应履行的岗位职责,它需要班主任多花心思,用心管理,用心育人。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 育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82-02  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其实我个人认为当班主任也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痛苦,只要心存责任感,把心思放在班上,用心做好手中的每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73-01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教学可说是一大难题。传统的作文课上谈“作文”的教学方法总没有很好的效果,有时“副作用”还挺大。老师说少了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大,说多了又占用了学生的时间,限制了他们的思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围绕老师所说的模式,千篇一律。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近年来,我在使用语文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10-01  颜色是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之一。而人的颜色心理倾向会受年龄阶段、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那我们怎样正确引导小学生认识色彩、分辨色彩、感受色彩呢?如何为小学生走进美术天地架起那道绚丽的彩虹桥呢?  依据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在15分钟左右、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不同等特点
期刊
【摘 要】农村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更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素质的重点。但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与城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都积极向农村倾斜,使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地改善。体育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养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幼师生化学教材中《烃的分类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一课教学为例,尝试用“找不同 推规律”的游戏化教学原则和设计操作贯穿始终,让幼师生在一次次游戏中探索、发现这一节课中要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培养幼师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以致用,为她们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进行科学探究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 化学知识 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22-01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美术学科的教育工作者的我深深感受到教育改革的魅力,灵魂深处隐藏的对美的追求与执着被强烈地触动着,我不断吸取新知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在课堂上实践探索,在这一段漫长的辛苦求索的过程中,我惊喜地看到身为教育的生
期刊
【摘 要】美术“新课标”的目的和任务要求每一位美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美术教学停留在技能技法的传统上为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技能。而且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本人针对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认真思考和梳理,提出了美术课堂教学必须与信息技术的运用相结合的建议,同时,从实际的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是最具有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31-01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是说。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呢?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兴趣引导 激活思维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最强大的动力,兴趣越浓
期刊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33-01  据调查,课堂中不少数学教师的作业观念依然陈旧,布置的作业存在诸多弊端:要求的“划一性”,形式的“雷同性”,内容的“随意性”,完成的“强制性”。笔者在教学中重视对作业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少许经验。  一、 变革作业形式,设计“实践性”作业  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
期刊
【摘 要】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而一篇新课文的学习,新课导入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专生基础一般比较薄弱,理解能力不够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不高。因此成功的课堂导入,尤其是恰到好处的新课导入,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启发学生的理解,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中,笔者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题目、作者、文章主旨三个方面入手,根据文章阅读与分析的步骤,浅谈利用网络玩转新课导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