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230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按照护理方式分组,干预组59例,围手术期中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5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乙级愈合率、丙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行胃肠道手术治疗时,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到围手术期中后,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良好愈合。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胃肠道疾病较为严重情况下,需给予患者手术治疗,缓解症状及病情,促进患者康复,但术后较易发生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即为切口感染,发生后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临床行胃肠道手术时,还要在围手术期开展有效的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但常规的护理方法所能获得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指出,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可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本院以手术治疗胃肠道疾病患者过程中,围手术期即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男62例,女56例;年龄38~75岁,平均(49.3±5.2)岁;疾病类型:急性腹膜炎39例,肠梗阻32例,胃肠道穿孔24例,阑尾炎18例,胃癌5例。纳入标准:(1)具备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2)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高血压;(2)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按照护理方式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59例,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胃肠道手术方式相同,在围手术期,对照组护理常规开展,包含生命体征观察、手术准备、术后康复等。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
  1.2.1术前准备
  患者入室前,开启室内层流系统,对室内温度及湿度做出适当的调整;手术治疗作用、手术步骤、术中相关注意事项等均详细的讲解给患者和家属,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嘱咐患者术前的睡眠要保持充足,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等按照规定严格开展;以交谈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疏导,帮助患者逐渐的树立、提高手术信心,缓解不良情绪。
  1.2.2强化术区消毒
  以患者具体的手术方式为依据,对手术部位做出确定,之后进行术区皮肤消毒工作,要求消毒的皮肤面积要超过16~22cm2,并将3M皮肤保护膜粘贴在切开区域;术中,皮肤及周围脏器均要良好的保护,避免切口或腹腔内进入消化液、肠道内粪便等,预防感染。
  1.2.3冲洗切口
  缝合完腹膜后,要冲洗切口处皮肤,并冲洗肌层,冲洗液选择聚维酮碘液,剂量50~150ml,冲洗要反复多次进行,完成后将肌层缝合,皮肤、皮下组织继续冲洗,最后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
  1.2.4强化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无菌手术衣、手术帽要按照规定穿戴好,手部依据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并进行良好的消毒,完成后方能进入手术室;手术过程中,器械、刀片用于切皮后,禁止再次使用,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回收,并将其整齐的摆放,便于术后快速的开展清点工作;术中如果发生手套破裂,更换操作要立即进行,并同时更换相应的器械,防止发生感染。
  1.2.5强化手术室护理
  术中,保暖措施良好的开展,预防患者体温过低,避免因此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液体输注前,先进行加温,体温测量及时进行;室内人员的进出严格控制,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如为连台手术,上台手术完成后,室内清洁、消毒工作立即进行,并认真处理各种器械。
  1.3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切口愈合判定标准[2]
  甲级:切口良好的愈合,干燥、清洁,不良反应并未发生;乙级:切口一般愈合,不良情况存在,如坏死、红肿等;丙级:化脓现象出现在切口处,引流需开展,切口也要敞开。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利用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干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乙级、丙级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59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均为切口感染,发生率3.4%;对照组59例患者中,有1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6.9%,其中,切口感染4例,腹腔膿肿4例,切口开裂1例,吻合口瘘1例。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相比于临床其他手术类型,胃肠道手术要具有更高的切口感染率,原因是大量菌群存在于胃肠道内,再加上此种手术以Ⅱ类、Ⅲ类切口为主,进一步提升了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胃肠道手术患者并发切口感染后,不仅不利于患者康复,且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降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为避免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以手术治疗胃肠道疾病患者时,应在围手术期实施良好的护理[3]。手术室护理干预是专门针对手术患者实施的护理模式,应用到胃肠道手术患者中后,从手术前开始,护理人员即着重的开展各项干预,除常规手术准备外,调整患者心理状况、增加患者认知、告知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手术开始后,消毒操作、切口冲洗、无菌操作等均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可预防切口感染。
  综上,胃肠道手术期间,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切口良好的愈合,尽早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周瑶,宋慧敏.针对性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4):585-587.
  [2]高丕艳.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5):1+3.
  [3]赵威.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02):170-17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综合保温护理对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研究期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两组,前组施以综合保温护理,后组施以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术中体温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低体温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体温均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神经内科接受脑血管造影手术的患者使用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抽取神经内科脑血栓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术前术后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前一天观察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与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一天两组比值显示(P<0.05)。见表一。  2.2两组患者的致
摘要:目的:探究肿瘤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选取86例肿瘤重症病人进行研究,依循单双数法分组,行基础性护理干预的43例为对照组,行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的43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显示有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向患者简单讲述治疗方法与化疗流程,告知患者应如何配合治疗。若患者发生并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音乐干预联合同理心护理对心理弹性、不良情绪及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我院2018年2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30)与联合护理组(n=30)。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护理组采用音乐干预联合同理心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结果 两组病患干预后SAS、SDS评分的数值水
摘要:目的对肩周炎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了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之间来我院中实施了肩周炎治疗的64例患者实施研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所取得的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后所取得的效果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后具
摘要:目的:对无痛胃镜检查中整体护理干预下取得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治疗患者76例资料,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形式,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的38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38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检查中各项指标观察,并比较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无痛胃镜检查相关指标对比,检查中收缩压、心率、呼吸等观察组均较为稳定,且检查时间相对较少,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满意率计算对照
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培训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随访的68例维持性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培训。以SF-36量表、ESCA量表等辅助工具对两组患者的躯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并记录患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2020.3-2021.3,选取本院妇科收治的90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研究,基于单双数法分组,其中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45例是对照组,行護理质量持续改进的45例是观察组。结果:气腹后10min、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护士常规前往病房访视患者,核对相关信息,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病率高,多发生于面部,影响患者心身健康.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7℃,年日照时数2000~2400 h,年降雨量1000~1100 mm;是以汉族和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为了解凉山州痤疮流行情况,我们进行了痤疮社区流行病学调查。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方法,将106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精细化管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B组住院时间低于A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  1.2方法  A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观察病情、指导用药、指导饮食等。在A组基础上,B组应用精细化管理,具体如下[1]:  (1)积极开展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