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星以曆:黑水城出土文獻中的“符天類”星曆

来源 :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命術是唐宋以降一種十分流行的算命術,以星命術算命,第一個步驟便是依據命主的生辰八字,推算命主出生時十一曜的位置,並據此排下星盤。但大多數術士並不具備觀星測算的能力,他們只需參考手中的“符天類”星曆便能迅速地推算出十一曜位置。黑水城出土文獻中保留了一批“符天類”星曆實物,這些文獻展示了宋元時期星曆的原貌。此外,《俄藏黑水城文獻》還刊布了一份完整的星命推算文獻《謹算》,通過黑水城“符天類”星曆文獻可復原《謹算》所載星盤的排盤過程,同時,也可借此揭示當時術士利用星曆推星排盤的方式。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技术的合理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障用户在网络通信方面的需求,就需要进行合理的卫星链路设计及构建。但是当下Ku波段的卫星通信传输质量及系统性能受到雨衰的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雨衰的产生原理,对Ku波段卫星通信雨衰分析及对抗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Ku波段;卫星通信;雨衰分析;降雨噪声  0 引言  要想促进我国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用户带来
煤精独特的质地与光泽使其成为制作装饰品和工艺品的重要原料之一,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便在我国作为艺术载体而出现。目前煤精制品的鉴定主要依据外观形貌、划痕颜色和破坏程度较大的煤岩学分析,无损或微损的科技分析甚少。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及同步辐射显微CT技术对新疆吐鲁番西汉时期胜金店墓地出土的一枚黑色珠子开展了无损和微损分析。结果表明,珠子为煤精制品,结构均匀,制作时采用了对向钻孔工艺并经过了打磨、修整处理。煤精制品自西汉以来逐渐出现在低阶人群墓葬中,这种消费大众化现象可能与汉代煤的首次大规模利用有
在兩漢三國時期的中央行政文書中,“章”與“表”的行政功能重要,使用範圍最廣,且相互有所聯繫。最遲在西漢初期,“章”已具有明確的格式、上達規範和功能。上“章”主體包含除囚徒在外的廣大人群。公卿大臣得因親近侍臣傳遞“章”本,或親入皇宫呈“章”。公府在“章”的處理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東漢,《獨斷》所稱“章”的“謝恩陳事”功能逐漸成型。三國以降,“章”的主要功能被“表”替代。作爲文書,“表”含有“被誦讀之物”的原始語義。“表”的使用最早見於西漢中期,爲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