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谱分析

来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ming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谱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某院ICU收治的1 330例患者中腹腔感染及分离病原菌情况。结果 283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感染发病率为21.28%;133例(47.00%)患者检出病原菌18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8株(68.82%),革兰阳性球菌53株(28.49%),真菌5株(2.69%)。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革兰阳性球菌为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入住ICU≤2、3~7、8~14、>14 d分别检出病原菌131株(70.43%)、24株(12.90%)、19株(10.22%)、12株(6.45%);其中入住ICU≤48 h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1株)、屎肠球菌(21株),入住ICU>48 h以鲍曼不动杆菌(18株)为主。病原菌主要检出于肠道、肝胆系统部位病变术后,分别占53.23%、24.19%。39例患者(29.32%)检出2种及以上病原菌,其中29例患者检出2种病原菌。结论腹腔感染病原菌以肠道及肝胆系统疾病术后检出较多,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情况多见,且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入住ICU48 h内腹腔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及屎肠球菌为主,48 h后以条件致病菌为主。
其他文献
平南玄武岩中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度为 930~ 980℃ ,平衡深度为 5 9~ 74km ,包体中橄榄石的扭折带滑移系多为 (0 10 ) [10 0 ],但也有 (0 0 1) [10 0 ]的滑移系类型 ;斜方辉石的滑移系为 (10 0 ) [0 0 1],它们均为高温低应变速率下的滑移系 ,说明该区的上地幔主要是在高温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经历了塑性变形作用 .橄榄石位错组态多样 ,有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Slit2蛋白水平,以及其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某院感染病科2014年2—7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慢性肝炎组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0.1磷酸二氢铵溶液(三乙胺调节pH6.5)-乙腈(70∶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利巴韦林胶囊中利巴韦林含量的方法.方法 ZORBAX SB-C18柱(0.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207nm;流动相:水;外标法.结果回收率99.5%(RSD=0.5%,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