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医疗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4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资料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研究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迟发性水肿区的磁共振波谱区乳酸(Lac)峰数值发生改变,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肌酸的比值(NAA/Cr)出现下降,说明此区域严重缺血且神经元已受到损伤;以大鼠作为实验对象的脑梗死研究结果表明NAA数值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下降至消失;帕金森患者诊断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黑质区中的海马NAA/Cr明显高于实验组;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能够较早地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情况;多发性硬化疾病诊断结果表明患者的NAA值降低,NAA/Cr呈下降趋势。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与中枢神经变性疾病患者的病情做出及时诊断,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提高诊断率。
其他文献
<正> 劳损性腰背病是一种常见病,约占腰痛患者的20%。本症因病情复杂,所以病名繁多,如腰肌劳损、功能性腰背痛、腰肌筋膜炎、肌肉风湿、肌纤维织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一、
本文介绍了新版电子病历系统(EMRS)与临床信息系统有效融合的技术方法及实现系统融合的关键性技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版EMRS与临床信息系统融合后的应用情况及评价。
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客观因素导致工程滞后,以及地方配套资金筹措难、财政源头分配不科学、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保障性住房存在着任务目标未按规定分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起步较晚,缺少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管理创新,高职院
衍射效率和扫描范围是影响液晶相控阵实际应用的关键指标,为了实现较大的扫描范围,需要制备高分辨率的液晶相控阵器件,然而在高分辨率下液晶的非线性关联效应会影响其衍射效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表面活性剂,异烟酰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硅酸乙酯一步法缩合反应制备吡啶功能化介孔硅材料(PFM),并研究其对2,4-二硝基苯酚和汞离子的吸附性能
在恒定曝气量、连续曝气的厌氧/低氧SBR反应器内,以碳源偏低的模拟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曝气量下的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效能。当曝气量为40 L/h时,较其他三
目的 探索重症肝炎发生的早期预测和诊断指标。方法 对 2 5例患者检测HBc IgM两次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死亡例数、死亡天数 ,作为预后评价的指标。结果 对照组与HBc IgM组
采用硅胶柱层析对陕北杀虫植物杠柳根皮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杀虫成分A-4,经GC-MS分析,A-4的化学成分主要有:(9E,12E)-十八二烯酸(34.48%),棕榈酸(17.97%),9Z,12Z-十八
梅州是全国重要的柚果商品生产基地,梅州柚已成为梅州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梅州柚产业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梅州柚产业发展提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