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与冬小麦对臭氧的反应及其敏感性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OTC-1型开顶式气室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进行不同O3浓度的长期接触试验结果表明,O3浓度增加可促进水稻发育,小麦前期发育缓慢,后期衰老加快.水稻和小麦灌浆期缩短、株高下降;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干物质量降低.小麦叶片含水率呈抛物线型下降,但对水稻影响不大;在同样高浓度O3环境下水稻叶片受害较小麦晚、发展慢;O3浓度增加,单株产量和千粒重下降,且小麦减产幅度大于水稻.小麦对O3的反应比水稻敏感.
其他文献
系统阐述了国内外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分析了国际有机农业法规和管理体系,指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有机农产品生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呈
以苯甲醇和氢溴酸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脱水剂,反应合成溴化苄。实验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等因素对溴化苄收率的影响,得出了该方法合成溴
研究分析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频率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19、V24和V38出现频率较低,分别为5.8%、11.3%和0.0%,其对应抗性基因可视为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的有效抗病基因.
叙述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为溶剂,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ODS为填料和紫外检测器分离测定氰菌胺.结果表明,其标准偏差为0.0012,变异系数为0.12%,回收率为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