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法测定营养强化剂中维生素 B12 的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旨在通过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比、色谱条件优化和色谱柱选择,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营养强化剂n中维生素 B12 的检测方法。研究采用紫外检测器,波长为 361nm; 色谱柱规格为 100×4.6mm,粒径 2.5μm;柱n温 30.0℃;流动相为 10g/L 磷酸二氢钠 (pH3.5): 甲醇 =70:30,流速为 0.5ml/min。结果显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nY=111617X,相关系数为 r=0.9999;回收率为 96.1%;6 次样品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 2.0%。本方法操作简单、线n性好、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因此,可应用于营养强化剂中维生素 B12 的检测。
其他文献
食品安全事关人们身体健康,所以,监管部门务必对n食品安全开展严格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对n快速检测技术的合理运用,可准确检测发现食品农药残n留,防止未达到严格安全标准的食品流入市场,有效排除n安全隐患问题。快速检测技术的合理运用,检测效率与质n量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可在短时间快速完成科学检测,所n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快速检测技术有着广泛应n用,并发挥关键作用,以此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随着当前国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原料的安全n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重视,故对各种农药最高生物残留量n和限量的标准也日益严格,如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对各n种食品原料中的农药最高残留量作出了严格的限定。食品n中菊酯类农药的残留会对人体造成很多伤害。有机杀虫剂n的化学残留物在延长贮藏期的过程中会继续分解,但随着n分解速度的降低,在贮藏一段时间后仍可能存在化学残留n物含量过高的问题。此外,少量有机农药的化学残余物可n以长期储存和集中在人体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n害。因此,必须注意严格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目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在人类的n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类生活的基础。随着人们n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制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n的要求。但是,肉制品质量问题依然频繁发生。在此情况n下,消费者对肉制品的安全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所以,加n强对肉制品的检查,防止不合格或有问题的肉制品进入市n场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进口粮食和食品日益增加。根据海关数n据显示:2020 年 1-12 月中国粮食进口数量为 1.4262 亿n吨,同比增长 28%;粮食进口金额为 508.32 亿美元,同比n增长 21.1%。
食品安全问题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人们n的健康。保证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十分注重的问题,为此n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断提高食品检验检测的n质量。在现阶段,国内对食品安全关注程度较高,检测部n门需要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将检验检测工作做好,确保食n品市场的安全稳定。而在食品检验检测中,应该对具体操n作的细节问题提高重视,对操作质量严格控制,以此保障n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020 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人们的生n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餐饮业造成了严重打n击。在党和国家有效的阻击和全国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新冠n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疫情常态化形势的稳定,人们的n生产和生活不断恢复正常,餐饮也开始回暖,如何在常态化n疫情形势下做好集体餐饮食品安全管控,其重要性得以凸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分析仪器,由n于其操作便利、结构简单,在实验检测分析中的运用较普n遍。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实验误差过大的问n题,在应用过程中,针对其可能出现的部分误差,实验人n员需采用适宜措施来开展误差缩减。
食品质量与安全关乎民生大计,应不断提升重视程n度,减少质量安全问题,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本文通过n分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集中表现,指出我国食品产n业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提升我国食品产业质量安n全的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提升n我国食品安全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问题高度关n注,相关领域也展开了深入探索,寻求最为高效、具有广泛n推广可行性的食品检测技术,强化食品安全与质量把控。其n中,光谱成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如高光谱成像、拉曼光n谱、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几种常见的光谱检测技术,在n食品检测中各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光谱成像技术检测n猪肉和牛肉的实际案例分析,探究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检测n中的实际运用效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食品。
本文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5—2016),建立蛋白质测定不确定的数学模型,n对各个不确定分量进行评估和计算。结合评估和计算结果,进行相对应的评定和有效处理,为有效控制食品中蛋白n质含量检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