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探索,是课改以来教育领域不断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近年来对笔试试题命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改革,现结合案例谈一谈对小学数学命题的一点足见。
一、命题不仅应渗透人文关怀,而且应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我们改变过去单一试卷形式,诸如填空、判断、选择等,试卷开头注重渗透人文关怀,出现温馨提示。特别是低年级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如:一年级数学试题:小朋友,要认真听老师读题,仔细思考,想一想,做一做。看谁最认真,看谁最聪明,看谁最棒,书写工整。三年级数学试题:轻轻告诉自己,认真审题,仔细作答,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的,相信自己在进步,相信自己会成功的!四年级:轻轻告诉自己,细心是一种美丽,有谁会拒绝美丽呢?不要忘记:只要认真审题,仔细思考,规范书写,相信老师会给你加油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试题的出现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激发学习兴趣的语言为切入点。如:填空题改为:相信自己,想好再填写或填一填,你能行等。并且增加了做一做,找联系,巧解题等学法提示,这样避免让学生考试产生紧张感,学生也可在解题思路上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试题既要注重内容覆盖面,又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试卷是评估学生学习及知识掌握情况的方法之一。一份试卷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体现信度,首先在命题内容上就要覆盖面广,涵盖所学各部分内容,列出各知识点所占有的比重,并且列出知识点对学生各种能力考查时的比例分配。避免以偏求全。我们注重合理分配所学知识,提高覆盖面,以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阶段性知识与能力掌握情况。为避免学生对题目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因此我们命题时结合学生周围学习生活材料,如一年级试题:当你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有18名同学,请你猜一猜现在教室里有( )名同学等诸如以小学生身边事物为背景的题目,让小学生产生对考试的亲切感,建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失生活气息。
三、试题要注重基础,分值设置应合理
(1)试题分值设置。为调动学习积极性,全面检查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考查内容在以基础知识为主线的同时,侧重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试题构建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预设学生得分分段为: 90~100分占20%,80~90分占60%,70~80分占15%,60~70分占5%,在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下就可以都达到100%合格。
(2)试题内容分布。试题内容以本学期(或单元)内容为主,约占90%,检查教学与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基本情况,其它10%综合学科知识,体现数学应用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逐步形成贴近课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题。如五年级解决问题试题之一:A、B两城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都骑电动自行车从A城同时出发,检测电动车性能。甲比乙每小时慢4千米,乙到B城当即折返,于距B城12千米处与甲相遇,求甲乙两人相遇时间是多少?学生可以根据:路程差=速度差×相遇时间,也可以这样理解:相同时间乙比甲多走12×2千米,是因为乙每小时比甲快4千米,所以甲乙两人相遇时间是:12×2÷4=6(时),还可以用方程等方法解答。这样可以给学生挑战提速的机会,难易相得益彰。
(3)试题题型设置。题型设置基本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和解决问题等。也可根据各学段和各年级学习内容设置不同的题型,如六年级“找联系,巧解题”。填空题可覆盖各单元知识点,判断题可以检查容易混淆的知识,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计算题检测分值有较大幅度降低,主要以检测学生算理与计算技巧,基本计算渗透在各环节试题之中,所以计算题的分值在在18分左右。试卷上适当设计了一些操作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4)试题难易程度。为避免迎合学校、教师和家长“百分”愿望,体现考查评价的客观、公平、可信,体现学校、教师和学生个性差异。试题难易适度,首先考虑到教学检查目标“合格率”要达到98%以上(即60分),二要有利于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应增强教学质量检测的信度,使成绩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位教师和一名学生真实水平。四是要科学预测教学质量检查效果的区分度。能够体现考试成绩比较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试题过易过难,都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所学知识。难易程度的把握,我们一是在“易”上考虑到城镇与农村不同学校资源与学生素质,以《课标》教学目标要求为命题原则,依据教材内容知识,以学生生活为背景,试题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只要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二是在“难”上的10分分值梯度上做文章,分为4分的题目较难,6分的题目比较难。以供一些数学爱好者探究,试题体现对个别差异的关爱,在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这样试题有梯度,有层次,使优秀学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既可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又能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
四、试题应突出诊断功能
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是教育教学评价手段之一,是整个教学过程阶段性总结中,对师生双方反馈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试题的命制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既能体现教学成绩,突出教改成果,也要能够充分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改进教学提供较好素材,通过试卷分析可以查找教学中的得失,从现在看,用教材、钻研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与落实《课标》精神教学行为还不够到位,形成了教师依赖课辅资料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中很少顾及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试题的命制要想突出其诊断功能,必须了解教学现状,只有了解教学实际才能命制有价值的一份符合课改要求的试卷。这样才能反映现状,把握今后教学方向。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下,探索命题改革应遵循小学数学学科规律,依据教材,从实际出发,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试卷标题和题型渗透人文关怀应以简明的语言传递一种关爱与解题信息,试题应以基础为载体,将试题置于学生生活情景之中,使之充满趣味,散发出生活气息。才能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一、命题不仅应渗透人文关怀,而且应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我们改变过去单一试卷形式,诸如填空、判断、选择等,试卷开头注重渗透人文关怀,出现温馨提示。特别是低年级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如:一年级数学试题:小朋友,要认真听老师读题,仔细思考,想一想,做一做。看谁最认真,看谁最聪明,看谁最棒,书写工整。三年级数学试题:轻轻告诉自己,认真审题,仔细作答,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的,相信自己在进步,相信自己会成功的!四年级:轻轻告诉自己,细心是一种美丽,有谁会拒绝美丽呢?不要忘记:只要认真审题,仔细思考,规范书写,相信老师会给你加油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试题的出现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激发学习兴趣的语言为切入点。如:填空题改为:相信自己,想好再填写或填一填,你能行等。并且增加了做一做,找联系,巧解题等学法提示,这样避免让学生考试产生紧张感,学生也可在解题思路上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试题既要注重内容覆盖面,又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试卷是评估学生学习及知识掌握情况的方法之一。一份试卷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体现信度,首先在命题内容上就要覆盖面广,涵盖所学各部分内容,列出各知识点所占有的比重,并且列出知识点对学生各种能力考查时的比例分配。避免以偏求全。我们注重合理分配所学知识,提高覆盖面,以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阶段性知识与能力掌握情况。为避免学生对题目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因此我们命题时结合学生周围学习生活材料,如一年级试题:当你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有18名同学,请你猜一猜现在教室里有( )名同学等诸如以小学生身边事物为背景的题目,让小学生产生对考试的亲切感,建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失生活气息。
三、试题要注重基础,分值设置应合理
(1)试题分值设置。为调动学习积极性,全面检查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考查内容在以基础知识为主线的同时,侧重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试题构建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预设学生得分分段为: 90~100分占20%,80~90分占60%,70~80分占15%,60~70分占5%,在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下就可以都达到100%合格。
(2)试题内容分布。试题内容以本学期(或单元)内容为主,约占90%,检查教学与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基本情况,其它10%综合学科知识,体现数学应用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逐步形成贴近课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题。如五年级解决问题试题之一:A、B两城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都骑电动自行车从A城同时出发,检测电动车性能。甲比乙每小时慢4千米,乙到B城当即折返,于距B城12千米处与甲相遇,求甲乙两人相遇时间是多少?学生可以根据:路程差=速度差×相遇时间,也可以这样理解:相同时间乙比甲多走12×2千米,是因为乙每小时比甲快4千米,所以甲乙两人相遇时间是:12×2÷4=6(时),还可以用方程等方法解答。这样可以给学生挑战提速的机会,难易相得益彰。
(3)试题题型设置。题型设置基本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和解决问题等。也可根据各学段和各年级学习内容设置不同的题型,如六年级“找联系,巧解题”。填空题可覆盖各单元知识点,判断题可以检查容易混淆的知识,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计算题检测分值有较大幅度降低,主要以检测学生算理与计算技巧,基本计算渗透在各环节试题之中,所以计算题的分值在在18分左右。试卷上适当设计了一些操作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4)试题难易程度。为避免迎合学校、教师和家长“百分”愿望,体现考查评价的客观、公平、可信,体现学校、教师和学生个性差异。试题难易适度,首先考虑到教学检查目标“合格率”要达到98%以上(即60分),二要有利于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应增强教学质量检测的信度,使成绩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位教师和一名学生真实水平。四是要科学预测教学质量检查效果的区分度。能够体现考试成绩比较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试题过易过难,都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所学知识。难易程度的把握,我们一是在“易”上考虑到城镇与农村不同学校资源与学生素质,以《课标》教学目标要求为命题原则,依据教材内容知识,以学生生活为背景,试题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只要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二是在“难”上的10分分值梯度上做文章,分为4分的题目较难,6分的题目比较难。以供一些数学爱好者探究,试题体现对个别差异的关爱,在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这样试题有梯度,有层次,使优秀学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既可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又能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
四、试题应突出诊断功能
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是教育教学评价手段之一,是整个教学过程阶段性总结中,对师生双方反馈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试题的命制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既能体现教学成绩,突出教改成果,也要能够充分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改进教学提供较好素材,通过试卷分析可以查找教学中的得失,从现在看,用教材、钻研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与落实《课标》精神教学行为还不够到位,形成了教师依赖课辅资料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中很少顾及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试题的命制要想突出其诊断功能,必须了解教学现状,只有了解教学实际才能命制有价值的一份符合课改要求的试卷。这样才能反映现状,把握今后教学方向。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下,探索命题改革应遵循小学数学学科规律,依据教材,从实际出发,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试卷标题和题型渗透人文关怀应以简明的语言传递一种关爱与解题信息,试题应以基础为载体,将试题置于学生生活情景之中,使之充满趣味,散发出生活气息。才能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