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带状疱疹50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2g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状疱疹是病毒引起皮肤、神经炎症反应性皮肤病。现代医学无特效治疗药物特别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更是束手无策。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医辨证、西药对症口服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5例疗效很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带状疱疹患者5例中男8例女例;年龄15~75岁以~6岁居多;病程天~个月;疗程~天平均7天全部治愈。
  治疗方法:取手足拇趾甲角内外各1分许之穴位常规消毒下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疱疹周围正常皮肤以充血或渗血为度;配合辨证运用龙胆泻肝汤血府逐瘀合金铃子散等水煎服;西药对症口服阿昔洛韦、西咪替丁、消炎痛;局部处理:红斑、丘疹、水疱未破时外涂爐甘石洗剂水疱破溃、糜烂、渗液者%硼酸液.1%利凡诺液湿敷后外涂抗菌软膏。
  
  结 果
  
  5例全部治愈~6天治愈者1例(均为症轻之青壮年患者)。7~1天治愈者例。11~天治愈者1例(大都为病程较长、年龄较大症状较重或为后遗神经痛患者)。
  例1:患者男岁。7年8月日初诊。主诉:左面颊部起丘疹水疱伴疼痛5天。检查:左侧面部、颈项可见红色丘疹、水疱疱壁无破溃疱疹间皮肤正常。全身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为带状疱疹。处治:选双侧手足拇指甲角内外1分之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间日1次;龙胆泻肝汤加减水煎次早晚分服;阿昔洛韦.g每日5次。西咪替丁.g每日次。消炎痛5mg每日次;局部涂擦炉甘石洗剂每日~5次。治疗天后丘疹消失水疱干涸疼痛减轻。7天后皮损症状完全消失告愈。
  例:患者女6岁。8年1月18日初诊。右侧胸腹部起疱疹后疼痛不消个月余。检查:右侧胁腹部可见疱疹消退后遗留的色素沉着余未见明显异常。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处治:用前述方法三棱针穴位点刺放血间日1次。梅花针叩刺色素及疼痛部位至充血或渗血每日或间日1次;辨证运用血府逐瘀汤和金铃子散加减水煎服。共治疗次疼痛消失而愈。
  
  讨 论
  
  带状疱疹为常见病多发病常规单用西药疗效不佳笔者采用中西结合、针药并用的方法取得良好疗效体现了祖国医学的特色。后遗神经痛多为其他方法治疗后或失治误治后运用本法治疗同样有效。本治方法经济简便止痛效佳疗效可靠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2004年7月~2006年7月我科收治25例手指离断的患儿,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1~8岁,平均4.5岁,其中不全离断19例,完全离断6例,均急行断指再植术,其中3例在再植术后2天内发生血循环危象,经采取恰当处理措施,2例在30分钟内解除血循环危象。1例60分钟内未解除血循环危象,立即行血管探查术后血循环危象解除。结 果  22例术后未出现血循环危象。    讨 论    小
体积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手段。体积压裂时,支撑剂在缝网中的铺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积压裂通过大排量注入低粘携砂压裂液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极大地
通过对120℃烘干温度条件下,不同烘干时间测定的小麦、玉米、稻谷水分数据,与GB 5497-85中105℃恒重法及定温定时法测定结果相比较,探讨粮食水分快速、实用、简便、经济的测
通过模拟储存,研究了不同储存条件下稻谷中水分、脂肪酸值及霉菌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温度的升高和储存时间的延长,稻谷水分呈缓慢下降趋势,且在模拟春秋季常温储
摘 要 目的:探讨断外直肌腱在一期义眼座植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眼内容剜除、断外直肌腱、巩膜后肌锥内义眼座植入,外直肌复位、分层间断缝合巩膜、眼球筋膜与结膜。结果:义眼座前有双层巩膜,不易脱出,眼外肌群解剖位置无改变,与健眼活动一致,改善了义眼外观,随访0.5~3年无1例义眼座裸露或发生排斥反应。结论: 断外直肌腱义眼座植入术手术方便,损伤小,术后反应轻,无义眼座裸露、脱出和排斥。  关键
随着矿井生产的发展,生产区域不断向两翼及深部发展,因而通风网路越来越长而且复杂化,通风阻力增大,同时,主井作为回风井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阐述了新建中央风井的方案对比及效果。
腱鞘囊肿颇为常见,治疗方法亦多,诸如按压、穿线、穿刺、囊肿注射药物、手术切除等,但复发率高。笔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采用囊肿十字形切开外翻用石碳酸烧灼囊肿内壁,囊肿内壁
近几年,新课改大力推广,这使得教育体制得到了有效改进。与此同时,还面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众所周知,语文在高中课程学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外加该学科自身的独
通过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高温热害来源和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介绍了治理热害的具体措施,阐述了矿用局部制冷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改善了工作环境,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通过建构逻辑关系模型,对我国大规模地区开发的演化逻辑做出解释,并对其前景做出预期.研究认为,我国大规模地区开发的核心机制是"集中资源调配"与"分散市场化开发"的结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