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加工中破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种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种子加工过程中的破碎是一个值得探讨及研究的问题。种子破碎越多.杂质淘汰率就越大,增加种子精选、分级的压力.增加种子损失损耗,直接影响合格种子的总量与质量,也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效益。试验表明.玉米种子加工中的破碎主要与种子水分、品种、加工设备等因素有关,本文根据玉米种子加工过程中的破碎试验分析了影响种子破碎的因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VR虚拟漫游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改善用户体验,提出一种基于任务树的人机交互任务调度算法。首先对VR漫游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介绍,分析了实时人机交互的重要性。然后
秸秆通常是指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在收获子粒后的剩余部分,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主要是小麦、玉米秸秆。长期以来,秸秆并没有被有效利用,在农村,秸秆随意堆放、焚烧
对小麦6044和01-35及由这两个材料构建的18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子粒构型性状(粒长、粒宽、粒厚、粒形等)和产量相关性状千粒重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
南阳出土的“恭迎銮驾”画像石,画面中来客一方,根据文献典籍记载的有关龙舟的形制及其乘坐者身份的记载,乘龙舟者应是东王公即东华帝君,而不是穆天子。再据《山海经》《淮南
秦汉之际产生了一批谋士,这些人奔走于诸方势力之间,出谋划策、进言献计,这些言论可以称为说辞。说辞记录了群雄逐鹿的实况,反映了社会现实,是研究秦汉之际政治形式、军事斗
西方民族传统史学诞生于19-20世纪,是为抵御法国革命思想的浸染而产生的认可、肯定与尊重民族传统的社会思潮。它包括德国法的历史学派、英国国家学说的历史学派与美国特纳边
互联网一经问世,便与诗歌达成了天然的默契。新世纪网络诗歌繁茂地生长,于虚拟和幻境中流派纷呈,草根诗人的崛起是这个诗歌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但整个网络诗歌生态却凸显出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