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无接触餐厅”重塑餐饮新形态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u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餐饮行业而言,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块试金石。疫情既是对企业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考验,在加速行业洗牌的同时,又让更多商家认识到行业未来需要进行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无接触餐厅”是数字化餐饮经营模式的最新产物,但是其背后的“无接触经济”却并非一个全新概念。早在2017年,以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为载体的“无接触经济”便曾出现在我们身边,但多数“无接触”商业探索进展缓慢。暂时的不尽如人意,并未阻挡行业对于更智能更高效前景的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各种“无接触”服务优势凸显,为餐饮行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无接触经济”的核心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日益发展,“无接触餐厅”的落地实践早已具备相应的硬件基础。而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无接触餐饮”服务既符合当下抗疫的需求,又能够最大化减轻疫情引发的餐饮消费降级影响。
  “无接触餐厅”的兴起,正在重塑餐饮业形态。从只靠线下堂食经营的单一盈利模式,转型为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下一代门店”,餐饮企业势必需要依靠更多新技术的帮助。通过数字化改造,“无接触餐厅”能实现更高程度的系统化管理,门店盘点、库存管控皆可远程执行,能有效提升线下门店管理效率。
  “无接触餐厅”的兴起,重新定义了餐饮服务场景,普通劳动力也可得到赋能释放。以送餐机器人为例,现阶段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在于保障传菜环节的干净卫生,但对于普通传菜员来说,送餐机器人也是分担工作压力的“好帮手”。单纯的传菜任务量被机器分担,人力资源就可更多运用于诸如“添餐”等个性化服务中,進而更好地满足顾客用餐需求。
  “无接触餐厅”的兴起,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能增强消费体验好感。“无接触点餐”等方式避免了可能因人工效率低而造成的诸多问题,能更好满足顾客对细分场景的需求。此外,在疫情防控中,消费者更深地意识到食品安全和健康餐饮的重要性。未来,绿色、健康、安全将成为餐饮消费的主导,而以此为创立宗旨的“无接触餐厅”也将影响更多潜在用户的消费习惯。
  长期来看,由于“无接触餐厅”涵盖餐饮行业的全流程服务,因此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服务标准并搭建“无接触”服务的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3月12日,中国饭店协会在完善餐饮企业“无接触”配送、点餐、进货等环节基础上,发布了《餐饮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接触餐厅”与“安心餐厅”实施指南》,为餐饮企业提供操作指引。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无接触餐厅”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如何避免“无接触”服务成为非常时期的营销噱头,如何在长远发展中与餐饮行业的整体转型结合起来?唯有全行业通力合作,才能让“一招鲜”变为常胜法宝,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多元的饮食需求,进而实现餐饮行业的下一站升级。
其他文献
2001年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对于课程标准的修改和完善具有一定启示。酒店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定位、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教学目标、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上,提
体育教学实践除了关注个体成长而外,对群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学校体育教学在部分地区,甚至国家不为重视,甚至于被边缘化现象严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与逻
文章以阳光体运动系统理论为参照,在分析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基础上,从体育文化环境、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整合机制四方面提出了
现代化社会背景下,财政档案管理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财政档案可以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也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为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财
视频广告作为一种有效的消费劝服手段,从"简单叫卖"转变为"以情动人"。本文以方太的"油烟情书"广告为例,从定位、创意、媒体的角度进行评析,最后总结了产品广告行之有效的相
本课题研究组对我区高校英语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情况调查中发现我区高校部分英语教师对创新型英语教师的内涵、教师在培养创新型英语专业人才具备的素质等方面认识模糊;存在
资源紧张、经济飞速发展、减少碳排放、降低污染、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起居空间,这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从上世纪80年代,国家建设部提出建筑节能分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实施与完善,大学生田径运动发展势头迅猛,竞技田径后备力量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教育和体育筹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安徽省各高校大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当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中面临着各种挑战。本文对中小企业风险意识薄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