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种不可忽视的方法。虽然实际教学中随处可见小组合作学习,但它有其自身的运用条件。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形式化 运用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师为小组合作而合作,让合作学习走过场。我们看到有些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侃侃而谈;而有的却只听不说;有的小组成员在一起说两句就算合作学习;还有的学生在一起说的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教师对这些事也是听之任之……教师让合作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挑选优秀的学生,用一个人的思考来代替小组的思考,小组的其他组员对此习以为常。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也是熟视无睹,心中想的是只要使用了合作学习形式,只要合作小组的代表说出教师想要的,其他小组成员学习效果如何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试问,这种合作学习是面对全体学生吗?
  那么什么样的条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合作学习才对学生学习有益呢?下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在学习新内容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有很多,现在新课标提倡探究、合作学习。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时借助小组中同伴的智慧,在讨论交流中学到新知识,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学生,对他们有信心,这样学生才会信心满满。只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与同伴合作学习能掌握的,都要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教学难点
  学习中学生经常遇到难点,教师有多种选择。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代替学生解决,学生也许会很快明白,但如果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学生也许又忘记了解题方法。这样教学难点就成了学生永远的难点。我们如果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能非常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学习有余数除法时,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余数的意义。这是一个教学难点。因此,我先创设妈妈给小朋友分糖的情境,接着引出问题:“13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最多能分几块?”接着让学生4人一组动手分,然后交流讨论发现了什么问题,再让一组汇报,再全班讨论交流。这样学习以后,学生知道了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使他们充分地理解了余数的意义。
  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多种解题思路
  许多数学问题都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法,也就是一题多解。因为学生认识问题的片面性,这种一题多解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只能找到一种解题方法,这时就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组内的同伴相互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通过别人理解其他解题方法。
  四、小組合作整理、归纳知识
  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时,应该有别于新授课。不能像上新课一样,重新讲一遍,这样学生会感到没有新鲜感而不想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辅助者的角色进行组织指导,进行生生小组合作讨论、师生之间的交流修正,引导学生采用表格、框架等形式,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自主探索,容易地解决教学难点,轻松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条理清晰地整理归纳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责编 田彩霞)
其他文献
文章从四个方面入手对高中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进行探讨,包括:创建“阶梯式”问题情境;创设有富舍文化性和生活性的问题情境:创建“矛盾式”问题情境;创建“探索性”问题情境.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随之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
外语教育改革,目的是为了让语言回归“沟通”这一本质,因此,外语教育的侧重点和教学方法也应随之而改变。对于中小学基础教育来说,应侧重于听说能力,所以,教材内容、教师听说能力的
地下连续墙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基础工程新技术,要筑成一段符合要求的地下墙,先决条件是能够挖出一个单元槽并要保持单元槽的槽壁稳定。论文简要介绍了地下连续墙的
分析归纳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作为工程监理在施工中应采取的针对措施。质量事故按工程地质勘察、设计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制品的质量、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五
胶带输送机作为工矿生产中一种主要运输设备,跑偏是输送机运转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故障。文章指出要防止胶带输送机跑偏,安装与调试过程中应抓好几个重点步骤,并从多年的生产实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