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延展,促进内化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r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知识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才是稳定的、有效的,为了促进知识内化,我们的教学就不能灌输,不能孤立地讲解知识点,而应该注重知识的延展性.
  [关键词] 高中数学;内化;延伸拓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下延伸拓展的空间、时间,指导学生独自去思考、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这对发展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高中学生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对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在发展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高中学生能力方面指明了方向. 但是,由于一些高中数学教师对延伸拓展教学的本质和相关问题认识不清,在延伸拓展教学中经常出现“片面”适从,或“形式”上的跟从现象,导致延伸拓展教学的异化、形式化. 在实际教学中,延伸拓展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还没有真正走出常规教学中的习题变式尤其是难度递增的变式思路,有的演变成搞题海战术等使得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更好地发挥延伸拓展教学的作用,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实现此目的,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开展高中数学内容的拓展探讨与研究. 高中数学在知识拓展方面有怎样的方向呢?本文就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 多角度创设教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能对学生产生有效触动、促进思维发展的元素与背景我们称之为情境,情境具有生动与直观的特点,能使学生建立长久记忆继而形成稳固的知识经验,有助于知识内化的情境创设应该是延伸到多个角度的,具体有如下几个角度.
  角度1:从生活中提炼问题情境,把生活中与知识学习吻合的现象加以提炼,引导学生直观问题抽象化,提升学生知识构建的能力.
  角度2:认知冲突中带动学生正向思维,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产生新的思考,带动学生正向思维.
  角度3:利用知识错误加深学生理解记忆,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利用学生错误产生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认知的转变,在研究、分析错误中形成正确的知识导向.
  [?] 注重例题选择和处理的延展性
  1. 注重例题设置的层次性
  因为学生认知层面的不一致性,教师设置例题时要注重问题设置的层次性表述,着力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而激發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得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各自层面对问题都能理解和解决.
  例题的设置具有层次性,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层到深层进行有效的延展,学生的认知逐步深化,知识内化程度逐步提升.
  2. 立足教材例题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
  要通过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合理设置延伸拓展学习材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案例3:学习解析几何模块时,一位教师针对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的教材中,出现的如下例题:
  首先请学习合作小组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推荐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作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展示合作学习小组的相互点评,分析、总结判断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完成这个例题后,一位教师设置如下延伸拓展学习内容:
  拓展1:分别求出⑴中两个圆的切点坐标与(2)中两个圆的交点坐标.
  拓展2:如果将(1)中两个圆的方程相减,得到一条直线方程,这条直线与(1)中的两个圆有什么关系?类似地,如果将(2)中两个圆的方程相减,也能得到一条直线方程,这条直线与(2)中的两个圆又有什么关系?
  拓展3:若将所有相交两个圆的方程相减,得到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圆有什么关系?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延伸拓展,放手让学生合作、讨论、思考、探索、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能力.
  因为学生认知层面的不一致性,教师设置例题时要注重问题设置的层次性表述,着力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而激发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得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各自层面对问题都能理解和解决.
  [?] 注重学生思维的延展
  1. 设置问题串引领学生思维拓展
  为了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需要我们不断地抛锚,即设置“问题串”,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对特定问题进行探究、假设与验证的过程,“问题”是其着力点.
  案例4:“函数”的学习中,教师采用“抛锚式”教学设置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接近教学内容.
  问题1:初中阶段是如何描述“函数”的?
  问题2:能确定教材中3个实例的函数关系吗?为什么?
  问题3:如果用集合的观点来解释函数的概念,应该怎么描述呢?
  问题4:用集合的语言描述教材中3个实例的共同特点.
  问题5:你认为什么才是一个函数最重要的?
  2. 在思维接头处变式
  除了针对例题进行拓展外,我们还可以于联想经验、引申归纳处等“思维接头处”进行有效的拓展或变式,在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的学习中,运用各种不同的变化表征揭示其内涵,促使学生准确分辨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灵活应用概念、定理、法则(公式). 一位教师在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的数列问题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类题型不知该如何下手,缺乏化解能力,这位教师就通过联想引申,设计变式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深度练习.
  案例5:对一道递推数列题的拓展变式设计.
  我们应意识到帮助学生概念内化及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都离不开习题,我们不仅仅在新授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有效的延展,在习题课教学中也不应该就题讲题,应该以“习题”为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载体,设置这种拓展变式,学生得到思维体验. 学生的思维都是自由的,每个学生都是充满生机的个体. 在具体操作中,学生们形象地感知到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和外延,感悟到了数学的实践美.
  我们数学课堂中的拓展,就是呈现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和问题(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陈述性知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策略等程序性知识、由课内到课外适当地从深度或广度延伸,延伸拓展实质上是一种迁移教学. 本文仅仅是从两个较小的视角就如何进行拓展、变式做了简单的分析,其实我们的变式和拓展可以渗透于课前、课上及课外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借助于拓展和变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思维的生成.
其他文献
姜飞  出生日期:2004年2月26日  座右铭:未来是从今天开始的,不是明天。  就读学校班级:河北省阜城县第四中学八年级(3)班  指导老师:张超  My Grandma  My grandma is over sixty years old with a full head of gray hair. She is thin and short, and has two small eyes
Though it is one of the faded memories of my life today, there are times when I remember its face clearly, especially its eyes. As it had yellow spots on its eyes we called it Spotty. It would have be
出生日期:2001年11月12日  爱好:唱歌  座右铭: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就读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市罗阳中学初三5班  指导老师:王桂馨  My Plan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Hello, everyone!I’d like to talk about my plan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I’d like to visit so
摘 要:数学文化进入高中数学课堂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在于隐性与显性两种方式的结合. 隐性的数学文化借助于数学史或数学故事来呈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隐性的数学文化呈现,可以让学生带着数学文化的视角,借助于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 两种方式的并行,可以让数学文化真正成为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因素.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有效渗透  数学文化已经成为
[摘 要] 层级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其中科学分层是起点,多元互动是路径,课堂成长是归宿,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层及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数学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全面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不断培养发现、分析、解决的数理逻辑,从而提升自身的数
摘 要:视点结构教学理论告诉我们,理想的教学是教学科学、技术、艺术三位一体. 教学艺术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学的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艺术带给课堂的就是准确、高效和美感. 这些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本文从影响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角度,论述教师应该如何构建自身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认识信念,形成美的感受.  关键词:信念;科学;技术;艺术  数学认识信念最早是由Schoenfeld (1985
[摘 要] 基于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的需要,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可以选择以核心概念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研究表明,核心概念在高中数学概念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基于多种策略实施核心概念的教学,并完成相关联数学概念的构建,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高中数学,核心概念,概念教学  概念的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对于概念教学通常有两种思路:一是对每一个数学概念一视同仁,在教学的时候
出生日期:2002年6月7日  座右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就读学校班级:河北省阜城县第四中学九年级(12)班  指导教师:张超  My Mother’s Birthday  It’s my dear mother’s birthday today. To celebrate her birthday, I planned to buy her a beautiful scarf as
[摘 要] 在高考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分析了近10年的文科Ⅱ卷中概率统计试题,找出其规律及特点,并对考生在这一部分的备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课标高考;概率统计;题型分值;备考建议  概率统计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思想方法还是解题技巧,是高中数学中相对独立的内容之一.在本次一轮复习中,笔者负责编写了概率统计内容的学案和汇总了近10年的文科全国Ⅱ卷高考题,对比了不同时期高考在这板块的题
[摘 要] 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合理性、学生思维过程的合理性上加强思考,将“斐波那契解三次方程”的历史故事运用于教学,使得引入与后面的探究浑然一体,利用问题驱动激活学生思维,突出数学本质.  [关键词] “三个理解”;问题驱动;数学文化  2016年10月在鄂尔多斯举行的全国绿色课堂杯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与观摩活动中,笔者设计并执教的人教B版《求函数零点的一种计算方法》给与会专家和教师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