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会计报表是专门反映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与收支情况的法律文件,是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把握时局、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会计部门编制下一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的基础。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在管理过程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从而导致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决算报表信息失真。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其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报表;信息失真;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1
财务会计报表是衡量企事业单位长期发展状况和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对任何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稳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如何减少决算报表信息的失真问题,值得每一个财务工作者认真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现状
(一)收支平衡的硬性要求导致信息失真。根据财务部门规定的《收入支出预算表》,所有的预算单位都应当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即所有的支出项目都应该有相应的的现金收入来源,从而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要求。但是,如果中等职业学校该年的实际收入小于支出时,预算单位就会对这一年的支出不予承认,不结付账款,导致了该年的亏损转到下一个会计年度。从中的亏损金额就采取了隐瞒欺骗、暂付往来等手段来进行假账处理,从而达到财政部门收支平衡的硬性要求,这也造成了信息的失真。
(二)账实、账表信息不符导致信息失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收支情况做全面的盘查和整理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必要环节,能有效保证决算报表的信息准确。有的学校的财务人员对本单位的往来账户不熟悉,平时也不注重对往来款项的管理。
二、中等职业学校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缺乏专业性技能。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中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且会计专业知识近年来更新很快,导致了现有工作人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其表现为会计部门设置不当和人员配置不合理、会计工作人员没有掌握最新的会计知识,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导致交接工作时不规范,责任不明。
(二)会计工作缺乏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大力的发展,新的经济情况不断出现,但如今我国的会计制度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不能夠应付突发情况的出现。此外由于我国目前的会计法律制度是根据前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国家政策来制定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旧模式的法律政策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了,致使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相背离,造成决算报表信息的失真。
(三)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机制不够完善。 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内部机制是否完善,关乎这个学校的发展好坏,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也应贯穿整个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全过程,对整个单位的经济情况进行监督指导。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工作重心大都在教书育人上,我国的会计工作人员在学校中大都处于一个附属地位,不能发挥独立管理财务的功能,丧失了经济监督的职能。并且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财务部门还必须服从学校管理者的主观意愿,带有随意性,加重了决算报表信息的失真。
(四)缺乏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并没有使《会计法》真正的发挥实用,没有保证会计工作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此外,监督单位未对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财务进行有效盘查,执法力度不足,放任了会计虚假信息的增长。甚至存在个别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职业操守和编制假账的情况,使得会计监督工作难以开展,秩序混乱,使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三、中等职业学校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中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学校的会计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想解决我国目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问题,首先就应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明确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何种职业技能,以及何种专业技能能担任相应的职责,严厉禁止那些没有从业资格证就想凭借关系获取工作的行为。同时,建立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处罚力度,从而达到约束和管制财务人员,并且保证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真正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达到为报表保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目的。此外,中等职业学校自身也应当与时俱进,促使学校管理层也不断加强学习会计新知识,积累丰富经验,更新固有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能力,促进减少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目的。
(二)健全内部机制。健全内部机制应当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内部机制。而从中等职业学校内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需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相关制度来设立会计账目,提供准确完善的会计信息。首先,要允许中等职业学校的收支不相符,因为收支是客观存在并随着时代而改变的,财务部门在做决算报告时不能忽视客观实际,只是追求收支平衡和符合相关标准,这是不现实的。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的工作人员要为财务工作提供准确完整的的收支项目,做到客观反映该单位的收支情况。最后,还应做好财务清查工作,对往年的年终项目和往来款项进行比对记录,及时对该年存在的盘亏、盘盈做出盘算清查,以保证没有假账坏账的出现,从而保护国家的财产安全,减少决算报表的信息失真。
(三)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能有力的减少决算报表的信息失真,主要原因是通过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可以完善会计工作,审计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审计职能,使单位内部协调一致,减少了会计工作人员在交接工作时的失误。同时,在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后,加强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对会计工作人员也加强了监督,使部分缺乏职业道德操守的会计人员丧失了做虚假账簿的可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提供了可能。我国的会计监督工作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建立审计委员会,
(四)完善法律环境。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对会计工作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应统一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法律法规,协调各法规之间的矛盾,保证在执法过程中的一致性。同时还要明确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制定相关的标准和处罚条例,明确一般责任过失、重大过失以及做假账的欺诈行为的划分标准,从而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经济纠纷提供判决依据。最后,还应该减少繁杂的诉讼程序以及诉讼费用,降低社会大众的法律门款,使人们能都真正的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和权益。
四、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决算报告信息失真问题已经长期困扰着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解决好决算报告的信息失真问题以及管理混乱的局面,便能有效的减少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混乱、甚至贪污腐败问题,切身保护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曲波.浅析学校的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
[2]孟敏.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3(8).
[3]王谦.浅谈权责发生制在学校财务决算中的应用[J].新会计,2011(6).
[4]景云娥.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中决算报表的信息失真成因与措施[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4).
[5]张丽娟.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24).
[6]周春凌.高等学校财务决算审计[J].财经界,2013(3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报表;信息失真;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1
财务会计报表是衡量企事业单位长期发展状况和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对任何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稳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如何减少决算报表信息的失真问题,值得每一个财务工作者认真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现状
(一)收支平衡的硬性要求导致信息失真。根据财务部门规定的《收入支出预算表》,所有的预算单位都应当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即所有的支出项目都应该有相应的的现金收入来源,从而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要求。但是,如果中等职业学校该年的实际收入小于支出时,预算单位就会对这一年的支出不予承认,不结付账款,导致了该年的亏损转到下一个会计年度。从中的亏损金额就采取了隐瞒欺骗、暂付往来等手段来进行假账处理,从而达到财政部门收支平衡的硬性要求,这也造成了信息的失真。
(二)账实、账表信息不符导致信息失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收支情况做全面的盘查和整理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必要环节,能有效保证决算报表的信息准确。有的学校的财务人员对本单位的往来账户不熟悉,平时也不注重对往来款项的管理。
二、中等职业学校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缺乏专业性技能。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中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且会计专业知识近年来更新很快,导致了现有工作人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其表现为会计部门设置不当和人员配置不合理、会计工作人员没有掌握最新的会计知识,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导致交接工作时不规范,责任不明。
(二)会计工作缺乏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大力的发展,新的经济情况不断出现,但如今我国的会计制度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不能夠应付突发情况的出现。此外由于我国目前的会计法律制度是根据前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国家政策来制定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旧模式的法律政策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了,致使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相背离,造成决算报表信息的失真。
(三)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机制不够完善。 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内部机制是否完善,关乎这个学校的发展好坏,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也应贯穿整个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全过程,对整个单位的经济情况进行监督指导。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工作重心大都在教书育人上,我国的会计工作人员在学校中大都处于一个附属地位,不能发挥独立管理财务的功能,丧失了经济监督的职能。并且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财务部门还必须服从学校管理者的主观意愿,带有随意性,加重了决算报表信息的失真。
(四)缺乏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并没有使《会计法》真正的发挥实用,没有保证会计工作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此外,监督单位未对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财务进行有效盘查,执法力度不足,放任了会计虚假信息的增长。甚至存在个别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职业操守和编制假账的情况,使得会计监督工作难以开展,秩序混乱,使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三、中等职业学校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中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学校的会计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想解决我国目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问题,首先就应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明确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何种职业技能,以及何种专业技能能担任相应的职责,严厉禁止那些没有从业资格证就想凭借关系获取工作的行为。同时,建立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处罚力度,从而达到约束和管制财务人员,并且保证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真正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达到为报表保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目的。此外,中等职业学校自身也应当与时俱进,促使学校管理层也不断加强学习会计新知识,积累丰富经验,更新固有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能力,促进减少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目的。
(二)健全内部机制。健全内部机制应当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内部机制。而从中等职业学校内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需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相关制度来设立会计账目,提供准确完善的会计信息。首先,要允许中等职业学校的收支不相符,因为收支是客观存在并随着时代而改变的,财务部门在做决算报告时不能忽视客观实际,只是追求收支平衡和符合相关标准,这是不现实的。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的工作人员要为财务工作提供准确完整的的收支项目,做到客观反映该单位的收支情况。最后,还应做好财务清查工作,对往年的年终项目和往来款项进行比对记录,及时对该年存在的盘亏、盘盈做出盘算清查,以保证没有假账坏账的出现,从而保护国家的财产安全,减少决算报表的信息失真。
(三)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能有力的减少决算报表的信息失真,主要原因是通过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可以完善会计工作,审计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审计职能,使单位内部协调一致,减少了会计工作人员在交接工作时的失误。同时,在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后,加强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对会计工作人员也加强了监督,使部分缺乏职业道德操守的会计人员丧失了做虚假账簿的可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提供了可能。我国的会计监督工作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建立审计委员会,
(四)完善法律环境。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对会计工作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应统一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法律法规,协调各法规之间的矛盾,保证在执法过程中的一致性。同时还要明确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制定相关的标准和处罚条例,明确一般责任过失、重大过失以及做假账的欺诈行为的划分标准,从而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经济纠纷提供判决依据。最后,还应该减少繁杂的诉讼程序以及诉讼费用,降低社会大众的法律门款,使人们能都真正的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和权益。
四、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决算报告信息失真问题已经长期困扰着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解决好决算报告的信息失真问题以及管理混乱的局面,便能有效的减少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混乱、甚至贪污腐败问题,切身保护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曲波.浅析学校的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
[2]孟敏.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3(8).
[3]王谦.浅谈权责发生制在学校财务决算中的应用[J].新会计,2011(6).
[4]景云娥.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中决算报表的信息失真成因与措施[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4).
[5]张丽娟.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24).
[6]周春凌.高等学校财务决算审计[J].财经界,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