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由的促进抑或机器统治的崛起?——论脑机接口技术对自由意志的影响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cw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和娱乐产业展现出良好前景的同时,其对人类自由意志的潜在影响亦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区分脑机接口的三种技术分类并以自由意志概念的三重内在规定为论述线索,我们能够更周密地考察不同类型的脑机接口技术对这些规定产生了何种具体影响.经由这一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该技术潜在的负面冲击可以通过技术和社会调控的双重手段得到遏制,它就可能在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将人类的自由意志推进到一个更为具体和充实的社会历史水平;反之,一幅机器统治的未来图景就并不是危言耸听.
其他文献
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概念建立在从现象到实在的可通达性的预设之上,它试图寻找某种普遍适用的方法论、合理性规则或先验推理逻辑来当作客观性标准.这种无视角的观点,排斥科学实践中的社会和心理因素,认为历史细节在知识论层面上琐碎无关,因而从根本上反对自然主义.科学实践哲学强调科学知识的地方性、社会性、历史性特征,因而它所坚持的客观性概念有异于逻辑经验主义的客观性概念.它可以采用两种辩护科学知识客观性的策略.一是建立在非随意性概念之上、较少形而上学预设的策略,二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生成性特征之上的、允许某种实
试图脱离决定论框架的概率因果关系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由概率因果关系通常被定义为“概率的决定论因果关系”造成的.卡特赖特通过批判概率CMC对非决定论系统的无效性揭示了这种定义无法解决“非决定论的概率因果关系”问题.而迦楼正面建模“非决定论的概率因果关系”的尝试,暴露出因果结构独立性与 自发概率相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需要在量子力学提供的非决定论框架下,从认知因果性和系统结构描述的方式上寻求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