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学习盘活课堂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学习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在这一环节进行有效指导,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使课堂活起来,从而促进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出现令人欣喜的局面。
  例如,我在上第七册学写导游词的习作指导课前,布置学生进行了习作素材的搜集: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景点的素材;搜集一两篇别人写的导游词,学习别人的写法。
  在课上进行习作指导过程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师:今天我们要学写导游词,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哪些景点的资料呀?
  生1:我收集了北京天坛的资料。
  生2:我收集了布达拉宫的资料。
  生3:我收集了丽江古城的资料。
  ……
  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一些导游词,通过阅读别人写的导游词,你知道写导游词要注意什么吗?比如导游词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生1:导游词的题目,是景点的名称加上“导游词”三个字。
  师:对,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题目可以是“×××导游词”。
  生2:在开头,导游自我介绍,向游客问好。
  师:是的,这是前言,是导游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生3:接下来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体介绍。
  师:这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就是总述,这里要注意简洁明了。
  生4:然后是对景点进行具体的介绍。
  师:说得好,这是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生5:结尾对景点进行小结,还对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师:对了,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这是结尾部分。
  师小结:导游词的结构包括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部分。
  师:经过大家课前的精心准备,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写导游词一定很有把握了。
  ……
  语文课提前学习非常有必要,学生课前学习使之后的教学达到了更好的课堂效率。
  在语文课前学习环节中,通过采用某些手段、措施,以激发学生潜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相互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促进其发展。交流活动中,当看到学生扬起高高的手臂,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查阅的资料时,我内心无比激动。
  从资料的查阅到交流展示的整个过程,就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维、思考、辨析、发现能力的展示过程。这个过程有效地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与独立性,有效地促进自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学生经过了独立思考阶段,对知识有了初步的印象。课堂上通过大家的交流活动,听完老师的讲解、分析,学生理解得更深刻。
  课前学习让课堂“活”了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1、了解住院烧伤患者的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综合健康状况;2、分析住院烧伤患者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综合健康的影响因素;3、探讨住院烧伤患者的社会人口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的多重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是由阅读教学所承担的多重能力目标及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把时间、空间、发言权还给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关注发展。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关系的粗浅认识。我认为,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共生体。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应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和创造性理解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珠三角进行了准确的战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深化改革先行区”,在“优先发展教育”部分也明确提出“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教育改革中,深化教育方式的改革是一大重点,《纲要》表述为“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寻符合人类文明成果传承规律的教育方式。”核心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
此次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不可忽视,我国的实体经济受到冲击,进而导致社会和个人的经济能力削弱,消费水平降低,消费指向更加明确,选择更加理智。总的看,国际金融海啸对公办教育的影响也许不很明显,但要看到,对民办教育的直接或滞后影响已不能避免,而且是明显的。  生源回流。实体经济受冲击造成外来工子弟学校生源回流家乡,总学生数减少估计会高达20%左右,珠三角、长三角某些外来人口大量聚集地区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各地方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但在发展中,珠三角地区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大难题,这也是在珠三角地区实现“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绕不开的一个结。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从根本上说
近几年来,惠州市惠城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暂时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与部分学校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之间的矛盾;三是教育均衡发展与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一、创建品牌,打造特
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努力寻求创新发展的思路、途径、办法和举措,已成为珠三角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共识。面对新形势,要把握新机遇,创造性的完成《纲要》对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大胆践行“先行先试”,推动学校内涵优质发展,努力提升学校竞争力。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面对激烈的发展竞争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整体推进、提升学
目的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而发病率逐年增加,且部分患儿反复发生肺炎。反复发生肺炎不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而且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