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岁的清早慢悠悠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嘿,你说,人是不是在梦里一瞬间长大的呀?
  梦里,让我意识到这是个梦的瞬间,是我站在外婆家一楼的院子里,仰起头,扯住了二楼那株榕树的根。
  伏在桌上写完日记后,借着台灯的光,我发现前几周买回来放在宿舍桌上的小盆栽垂垂老矣,枯黄的叶片蜷成一团,蔫蔫的。心底漫过一丝难过,北京的春天该是最美的季节,校道上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我原想给宿舍也带来一点绿意。
  明天吧,明天如果还没有好转的话,我会把小盆栽扔掉。一头栽到床上的时候,我这样想。梦里我回到了有很多很多盆花花草草的小时候。
  即便前几天过十九周岁生日的时候我还一本正经地跟好友强调“我永远十六岁”,但当我无所事事地晃荡在外婆家旧式的二层楼房里的时候,意识突然从迷迷糊糊中升腾而起,让我从梦里惊醒。我意识到,梦里的日子已经离我很久了,很久很久了。
  认真数起来的话,都是十几年前了。那时的我是一个每天早起的小孩。
  或许你要问,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早起干什么?
  我早起一般做两件事,一是浇花,二是蒸馒头。
  在我的回忆里,使劲从源头往外拽,要好一会儿,才能找到小时候那些个泛着花香和馒头香的清早。好在回忆非旧书,只要记得,哪怕再久不翻看,记忆也不会泛黄和褪色。它们一直待在我的回忆里,虽然有些零碎,但努力拼凑,依旧可以看到一个大致的轮廓。
  那些个清早,在一个旧式的二层瓦房中,有一个小小只的姑娘,顶着蘑菇头,只比栏杆高出一点,却拎着个个头不小的水壶,颇有些艰辛地给栏杆上一字排开的十几盆盆栽浇水。因为个子还不够高的缘故,小姑娘不时要踮起脚尖,水壶里的水也因此总是不时洒在她的衣角上。看到这一幕,你一定不要以为她是天性勤劳,很可能只是环境所迫。
  不过,当时的我还不会用“环境所迫”这个用来表被动的高级词汇,每天一手抱着水壶一手等候在水龙头上方时,我的内心写满的是尚且不会形容的苦楚。
  七八岁狗都嫌的年纪,不应该每天四处串门溜达吗?为什么我要每天早早地起床,先给花浇水,再置办一家子的早餐呢?
  都怪教书阿姨。
  教书阿姨是我的五姨,我所指的一家子,便是七八岁时住在外婆家的我们俩。那时我爸妈外出打工,外婆一家搬到山上的另一处房子看管虾塘,这栋两层的房子便空了下来,只剩下刚刚师范毕业回乡教书的五姨以及需要留在家里上学的我。
  就此,我们开始了一大一小的同居生活。
  五姨就在我就读的小学教书,我们每天一起放学,但从来不一起上学。因为五姨喜欢睡懒觉,她也不需要和我一样去上早读课。因而,虽然我们相处的大部分时间是五姨照顾我,但在她起不来床的清早,我要照顾我自己,还有她的花花草草。
  五姨每隔几天就一盆一盆地往家里搬各种花草,当她将废弃了的烧水壶重新利用为浇花的工具时,我好奇地站在一旁看着,五姨也乐于边浇水边跟我讲解如何浇花,被她浇过水的花和叶子们都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我觉得很美,并没有及时预见之后自己的悲催岁月。直到某一天浇完花后五姨摸摸我的头,说,你以后起床要记得浇花哦,这些花就交给你了。
  什么?十几盆花欸!又不是一盆!
  在我的强烈反抗之下,五姨轻松地用晚饭后我可以不洗碗的权利换来了我的妥协。
  一天两天,刚开始对花的新奇散去之后,早起浇花这件事开始变得无聊。我有时会偷懒,不用水壶浇水,而是用手颤巍巍地从水龙头处捧水,象征性地在花草的上方洒上几滴,从空气中滑落的水滴大概要多于落进花盆里的。
  不过我喜欢看这些花花草草,福建沿海的天气湿热,花们的花期都很长,即便是不开花的植物也从来不枯。我现在也还记得它们的样子,其中有株长在花盆里的榕树,延伸而出的树根刺破了塑料花盆,像胡子一样的细细的根垂往楼下,如果我长得高点,站在一楼是可以摸到的。我最喜欢玩的是含羞草,它的叶子真的一摸就会卷起来,周末的时候我常常喊同学来家里参观。
  浇完花后,我需要做的事情是准备早餐。其实我需要做的只是早点将冰箱里的速食牛奶小馒头拿出来解冻,然后放到电饭锅的蒸板上蒸上几分钟。我吃完自己的份后就到学校上早读课,在电饭锅里继续温着的就是五姨的早餐了。
  早上的课结束之后,就到了午饭时间。五姨会牵着我的手,领我走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穿过一片小小的树林,到山里面外公外婆的住所去一起吃午饭。路有点长,记得有一段窄窄的山路,两旁的岩壁上密密麻麻地长着许多家里没有的植物,叶片很美。上初中的时候,我在生物书上才得知,原来它们就是蕨类植物。路上,五姨常会带着我摘点花花草草,很多时候是长长的野草,我们用草的末梢彼此挠痒,一般我都会认输,在痒中忍不住大笑,然后外婆家就到了。那时长长的路程好像總会很快结束。
  晚饭是在家里吃的。我不挑食,按五姨的话说,“有蛋和酱油就够了”。所以大多数时候五姨也都做得极其随便。我们的晚饭不煮汤,五姨会让我到临近的商店里买一瓶罐装的可口可乐来两人分食。在那段时间里,我甚至练就了可乐配酱油拌白米饭的本领,在当时的我眼里,那不亚于一顿饕餮。
  长大后回望,模糊的记忆中只有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还清晰着。这段早起的日子不长,夹杂在回忆里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地住在外婆家的漫长时光中,总显得有些失真,像一场梦。可我却总还记得玫瑰开花的时候我将鼻子探到花前闻到的花香,记得给花浇水后微微的泥土味,记得打开电饭锅的瞬间牛奶馒头满溢的香气。
  那个小小只的姑娘一个人忙活着浇花蒸馒头的清晨,她都在想些什么,我已经忘记了。但我想,这些留在我体内的记忆,或许恰恰证明,在需要早起浇花蒸馒头的日子里,小小只的姑娘她过得还挺开心。
  嘿,你说,人是不是在梦里一瞬间长大的呀?
  梦里,让我意识到这是个梦的瞬间,是我站在外婆家一楼的院子里,仰起头,扯住了二楼那株榕树的根。
  我怎么都想不起来,究竟是哪一天,我可以轻松扯住那株榕树的根的。也想不起来,究竟是哪一天,我不再是一个每天早起的小不点。上大学后偶尔早起,没有花,也没有冰箱里的速食牛奶馒头。
  我有点想念它们,也有点想念那个小小只的姑娘,和她慢慢悠悠度过的七八岁。
  写给小时候的自己的一封信
  亲爱的你:
  现在,正是大学里焦头烂额的期末季。
  要跟你说什么呢?
  时间一往无前,我极少将视线留给遥远的小时候。
  记忆中的你,早上喜欢吃外婆做的蛋炒饭,每天定时守在电视机旁,浪迹天涯的侠女和住在宫殿里的公主看起来都很好,你还没决定好以后成为谁。
  你以为日子慢慢悠悠,却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我。既没有浪迹天涯,也尚未拥有宫殿的我,生活中有许多的庸常琐碎,经常力不从心。
  不过不要对我失望哦。在你靠谱或不靠谱的期待中,我还记得几个,其中之一是,长大之后,不要忘记以前的自己。
  我答应你。剩下的期待,我也会努力。
  2017年4月19日晚
其他文献
有人说。成长就是变得越来越坚强。披上一层厚厚的盔甲。用来抵御外界的横刀乱箭。我倒觉得。坚强固然重要。但比坚强更重要的是温柔。  小时候,没什么好东西吃,嘴巴却刁得很,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我不吃洋葱,不喜欢吃完它排气系统顺畅一千倍的感觉;不喜欢吃扁豆,不喜欢那种食物表面有颗粒状的感觉;不吃香菜,因为有个臭虫味,就像堆积的玉米里面生出的多脚虫,恶心至极;尤其不喜欢炒菜放的猪肉,不管肥瘦。  我不吃的东
孩子往往是家长情绪的“探测器”。在一个家庭里,某一个家庭成员会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某些情绪传递给其他成员。  这种传递可能是有意识,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家庭成员之间情绪的传递,多见于父母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家长的动作、语调、行为中透露出来有意无意的情绪也容易被孩子觉察到。孩子天然地成为情绪的接受者和表达者。  有时候,家庭中某个成员的行为让我们觉得“好烦”,这往往是我们觉察到了这位成员的“情绪”,
和室友在超市挑东西,我忽然看到了儿时在家常吃的罐头,脑子里瞬间搜索确定是不是就是眼前这个牌子。室友说:“你瞎叨叨什么?”“我妈说,这个牌子的罐头最有营养了。”室友笑着说:“完了完了,你的口头禅都变成‘我妈说’了。”我作势打她,细想却觉得“欸,还真的是。”  我妈说,晚上不能穿袜子睡觉,虽然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科学大道理,但即使我的脚大冬天夜里冻得冷冰冰,我还是坚决不穿袜子睡觉;我妈说:“林若曦,你体
最近在简书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发布了两篇文章,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态投稿到几个专题里面。然后就是等待私信的提醒是否有被收录,时不时地打开消息看有没有动静。  然而注意力在几分钟后就开始转移了,我开始忙其他的,差不多忘了投稿这码事。等到晚上打开手机QQ的时候就看到邮箱提醒——“您的文章《×××》已被加入专题‘×××’”“您的文章《×××》被评论了,×××评论了您的文章”“您的文章《×××》被喜欢了”“您的
我的网购生涯依旧源于贫穷。  在北京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作为一只没有实习工资,还要倒贴饭卡住宿费的医学狗,在连吃一个月的食堂后,我终于爆发了。  劳资要吃肉啊!!!  食堂不是没有肉,只是一切从养生出发,少盐少糖能不给你放油就不放。而且据说颠勺大叔不仅良心不会痛,还美滋滋地号称这才叫“一分钱一分货”,绝对的货真价实。  哦,是嘛,那要不要给你鼓鼓掌举高高啊?冷漠脸。  恰巧我的小伙伴给我发来了邀
你望着我的时候眼泪汪汪,活脱脱一只晶莹剔透的小荔枝。粉色系的房间里到处是少女气息,碎花壁纸,毛绒公仔,挂在墙上的是你刚满十七岁的艺术照。鹅蛋脸,下巴有一点婴儿肥,穿着樱花粉的蓬蓬裙的少女笑起来和春天一样好看。  你说你喜欢上一个男孩子,可是他喜欢的类型偏偏和你有差距。你不是可爱蘑菇头,说话也没有嗲声嗲气的台湾腔,你平素最讨厌那样的女生,可是偏偏他喜欢。你纠结又烦恼,犹豫要不要把自己改造成那副模样。
在中国,你要是不过五关斩六将,那都不算过年。首先,你要打败12306的验证码,在众多杨臣刚中选出孙楠,在众多王大治中选出杨臣刚,在众多王珞丹中选出白百合,在众多葛优中选出王珞丹。如果你成功地订到车票并坐回了家,那么恭喜你,你即将面对你离家久了想念你,回家久了想吼你的妈妈,and问成绩问工作问对象的七大姑八大姨。如果你成功地不被这些人弄得社交恐惧症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进击下一环节,如何英勇击退熊
我是个名正言顺的手机杀手,一年到头不知要换多少只手机,但不论是哪一只,我都会在拿到新手机的第一时间下载FM电台。  也许是因为童年里稍显老旧又不太听话的收音机带来的影响吧,反正现在的我每天睡前或是有空的时候,一定是听着那些节目度过的。  我的童年,是被那模样老旧却又被我视若珍宝的收音机里的声音填满的。  没错,在我还小的时候,手机还没有那么流行,那些MP3什么的又都没见过,电视日复一日地播放那些毫
各个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陆陆续续出来后,只比二本線高了17分的堂妹,被录到了第三志愿,一所学费高昂的私立本科大学。  她在微信上问我,“姐,你觉得我要不要复读?”似乎每年大学录取结果出来以后,总有一群不如所愿的考生,犹犹豫豫地徘徊在“重读高三”这条比高考的独木桥还要晃晃荡荡的铁索桥。  无法看到对岸明确的希望,却还要冒着重蹈覆辙的失败风险,独自踌躇着,迟疑着。  针对堂妹的疑惑,我采访了朋友圈里几个有
一.橘黄色  买了本台历,是橘黄色的底,以梵高的画为主题,每个月份都附赠着一张明信片。  同桌笑说可以根据这些画来测运势,翻到六月的那一张日历,所有明艳动人扑面而来,声势浩大。  是梵高那张最广为人知的画,恣意开放的向日葵。  “六月份,好兆头啊,这张我喜欢。”似乎有那么一瞬的停滞后,同桌用手指戳戳明信片,侧头看我。  我点点头,刚想说点什么。  衣角一紧,同桌边攥紧我的衣角边正襟危坐地拿出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