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与化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b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实效,关于在高一如何做好初、高中完美衔接这一教学微格迄今尚无范式。探讨一下实在是大有必要。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全国各省、市、区的完全中学纷纷剥离为互不相干的初中和高中。即使是在完全中学里,也很少有学校让教师从初一到高三走一个大循环。如此一来,初三和高一之间就出现了被人们忽视而客观上却存在着的断裂。
  许多学校执教高一的教师一部分是出道不久的年轻教师,一部分是刚从高三下来的毕业班教师,多数都没有教过初中或早也与初中教学渐行渐远,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缺乏了解。他们习惯于学生的自觉学习,对那些不善学习的学生也只是进行十分有限的沟通疏导。如果还无起色,也只是听之任之。在教法上,从高三下来的教师往往把教毕业班的一些急功近利的速成招式无意识地带到高一。
  我们听初、高中的公开课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初中学生异常活跃,在课堂上师生能形成良好的互动;而高中的课堂上比较“收敛”:教师讲得满头大汗,问得口干舌燥,学生就是启而不发,主动发言的学生少之又少,许多学生不管理解不理解,横竖都不开口。对这种情况,教师无可奈何地解释道:学生年龄大了,深沉了,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沉默了。作为老师,这种解释并不能让自己释怀,因为学生虽然年龄大了,但正处在极度活跃、思维敏捷的学习黄金期,为什么在课堂上看不到他们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活跃景象呢?而且,老师满怀“豪情”进课堂,满身压抑出教室不也觉得甚为扫兴吗?
  新生开学一个月或半期考试后,各校一般都要召开家长会,会上常有许多家长非常忧虑地说,孩子一上高中,各科学习骤然下降,尤其是语文,竟然有听不懂的现象出现。许多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也深感迷茫,成绩一般的学生更是普遍不适应。面对家长的忧虑和学生的困惑,高中教师往往抱怨初中教师过于功利,对一些影响高中学习而中考不涉猎的知识便置之不顾,很多东西没有讲到或没讲透,使得自己得再花一定时间去弥补。
  凡此种种,把一把脉,既有高一学生的角色转换障碍,也有教师的理念误区。但归根结底,是由于高、初中断裂带来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建构初中教学的长效机制,提升高中教学的有效性将不无裨益。对此,笔者站在高中语文教师的角度作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不避浅陋,冒昧直陈,以博方家一笑。
  
  一、了解初中语文教学要求
  
  适应“减负”要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修辞知识,只要求了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四种修辞格;在现代文阅读上,初中只要求“理解主要内容”,而不是像高中那样要求“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阅读方法只要求“熟练运用略读、浏览”,而不是高中的“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在思考感悟上,初中只要求“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不是高中的“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 初中对“阅读训练”“听说训练”“作文训练”,都有明确的重点说明和预习提示,练习提示。练习设计也较具体,教学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学起来容易接受。初中规定,文言文阅读:“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用书也一再强调文言文教学不能搞对号入座,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译对即可。弄清这些要求,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对象作出恰当的判断。
  
  二、了解生源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特点
  
  为了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在初中都进行了课改,学生的学习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能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上注重引导;初中教师(包括语文教师)同多数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了解我们初中同行的教学特点及其与学生的亲和程度,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既是对同行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因为爱屋及乌乃人之常情,你跟初中教师的反差过大,学生也会恨和尚而打袈裟,不只是不喜欢语文教师,连带着也不学语文。了解的途径很多,可以先要求学生以随笔形式介绍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师,然后上网查找这些教师的事迹,再点击他们的博客,熟悉了之后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串串门,聊聊天,既向他们取了经,又联络了感情,也为自己的施教储备了充足的信息,可谓一举三得。
  
  三、了解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状况
  
  教学是一种服务,了解我们服务对象的诉求十分必要。我们可以走访学生初中的班主任、语文教师,也可以与学生直接交流沟通,请他们告诉你初中的辉煌,看看他们初中的周记,优秀作文等。但只能了解他们过去的光荣,不要好奇心过甚,打探他们的隐私。
  
  四、熟悉初中语文教材与活动
  
  要上好高中语文,一定要把初中语文教材读得滚瓜烂熟,古诗文最好全部背诵,各册课文要能如数家珍,初中语文活动能运用自如。在高一授课过程中尽量联系旧知,让学生消除隔膜,产生亲近感。
  
  五、体察学生的思维动态和学习心理
  
  教育是一门雕塑心灵的艺术。教师不走进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把握学生的情感脉动,不把工作当成事业来经营,就不可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只是一个教书匠而不可能成为良师。我们要随时观察学生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用一双慧眼去读懂学生,情系爱徒,心随生动,永远做最懂他们的人,让他们对你产生崇拜,渴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样他们就能与你产生相见恨晚的渴慕,每天都生活在学习的快乐与获得新知的激动之中。
  
  六、吃透高中教材,优化教学方式
  
  从事教育事业就应有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甘愿“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上高中就要吃透高中教材,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高考大纲》铭刻在脑海之中,精准地将高中教学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嫁接在初中语文学习与高考实战之间,既不无端拿高考恐吓学生,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引领学生进入了他们原来忐忑不安的一个高地。让学生在无痛状态下淡出初中学习模式,进入高中学习生活。
  育人百年计,得失寸心知。只要你对学生有爱心,爱心就能启发智慧;只要你善于思考,思想就能产生威力;只要你与时俱进,就能心生双翼,飞向无极。
  
  参考文献:
  [1]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儿童出版社.
  [4]王金战.英才是怎样造就的.重庆出版社.
  [5]教育创新与实践指导.光明日报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 从话轮转换的角度分析戏剧文本是一种新兴的戏剧文体学批评方法。本文旨在通过戏剧文本的语言结构来解释剧中人物关系是如何描写的、人物性格是如何刻画的以及剧情发展是如何设计的。本文以《天边外》的两个片段为例,运用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各人物性格特点和剧情发展情况。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戏剧文本意义的产生不仅取决于剧中人物说话的内容,还取决于由话轮转换机制所控制的会话交流方式。以
摘 要: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出现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要数湘西了。在那个乡村世界中,处处充满着复杂的矛盾,优美与险恶、淳朴与野蛮、善良与残暴交织着,构成一幅奇异的图景。但在这幅图中,沈从文发现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深入人性的力量和美,并希望用这种力量来重塑我们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 沈从文 乡村 美 丑    但凡读过沈从文的文章的,最难以忘怀的应该就是他笔下优美的乡村吧。在他的文章中,乡村总是像一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顺利通过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科目C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科目过“C”记忆力    随着江苏新高考方案的出台,近来“小高考”颇受热议。所谓“小高考”,就是会考,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必须参加江苏省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普通类学生必须6门至少过C级(艺术生至少4门过
摘 要: 农村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往往受到场所、设备、资金等条件的限制,不能正常地开展,因此关注农村试验教学,做好化学典型试验的演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演示实验 生活实际    演示实验是在课堂教学时由教师进行表演示范的实验。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获得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另外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中一种传统而基本的教学形式,通过声、光、色的效
摘要: 工业旅游是一种产业交叉型的新的旅游形式,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壮大,对旅游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本文作者依据RMP理论,对新乡市工业旅游的资源、市场和产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工业旅游的产品空间布局、线路设计等,为新乡市工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新乡市工业旅游RMP分析    工业旅游规划同其他旅游规划一样,都是以旅游产品为核心的规划。虽然工业旅游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
摘要: 在英语语音教学中,/r/音特别引人注意。学生很难发准它的单音;不仅如此,与r相关的连读和它在英美音中的区别也比较难掌握。本文就上述三个方面对/r/的发音进行阐述,期待能对语音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发音 连读 英美音区别    英语语音的学习对于英语专业甚至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准确的发音会为个人的口语增色不少,也进一步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便利。学生在语音学习时会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体现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标准一方面倡导用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另一方面强调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习
《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学习中如果独来独往,缺乏与学友之间的切磋研讨,就必然会导致知识面狭窄,见识浅陋。若我们套用这句话反其意用之,便会出现“合学而广友,则博学而多闻”的局面。为践行这一要求,我校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推出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改革。要求每节课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不少于30分钟。这就对课堂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实施一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自己运用教师签名机制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合作性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合作性竞争教师签名机制学习效率    从事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多年,我发现随着知识容量的增多与学习难度的加大,再加上非母语环境平时使用得较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逐渐降低,有的学生甚至完全丧失兴趣。于是我开始思考与探索,怎样才能让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模式下,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也更为凸显。调查和分析表明,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正在构建和发展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但其具体的教学模式等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系统化。从人本主义教育观角度探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调整英语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