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L-9、IL-17及IL-23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f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MM患者,依据国际分期系统(ISS)分为I期(n=16)、Ⅱ期(n=25)和Ⅲ期(n=41),根据肾功能情况,将其分为肾损伤组(n=27)和无肾损伤组(n=55).另选取同期55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IL-9、IL-17及IL-23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9、IL-17及IL-23水平诊断MM患者肾损伤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M患者血清IL-9、IL-17及IL-23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M组血清IL-9(66.72±18.50 vs 21.95±6.84,pg/mL)、IL-17(52.70±12.16 vs 24.36±5.73,pg/mL)及IL-23(81.60±22.75 vs 36.25±8.46,pg/m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损伤组血清IL-9(93.60±24.65 vs 48.20±12.73,pg/mL)、IL-17(74.80±19.42 vs 35.26±8.50,pg/mL)及IL-23(116.48±40.25 vs 62.70±15.24,pg/mL)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肾损伤组(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IL-9、IL-17及IL-23三项联合诊断MM患者发生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0.927,95%CI:0.865~0.983)最大,其灵敏度最高.相关分析显示,MM患者血清IL-9、IL-17及IL-23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IL-9、IL-17、IL-23水平在MM中明显升高,且与MM患者的病情分期及肾损伤有关,三项联合诊断肾损伤的价值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究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使用深吸气屏气技术对左肺剂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11月01日前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寻找符合纳入标准的期刊文章,评价指标为左肺V20及左肺Dmean,通过Stata 12.0对提取的研究数据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篇文献,共663例患者,异质性分析结果I2检验(I-squared=69.5%)及Q检验(P=0.000)提示纳入20项研究间异质性较大.亚组分析结果:40例及以上组I2检验(I-squared=0%
目的:探讨插植近距离治疗与常规球管联合近距离治疗在宫颈癌中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100例初治Ⅱa-Ⅳ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经容积调强弧形放射治疗联合CT引导的近距离治疗,根据后装治疗时施源器分为组织间插植组52例,常规球管联合组48例.两组均开始于全部盆腔外照射(剂量为50.4 Gy)结束后.结果:放疗结束后,插植组与常规球管联合组的局部有效率,3个月为94.23%(49/52)vs 95.83%(46/48),6个月为88.46%(46/52)vs 77.08%(37/48),1年为71.15%(37/
目的:描述中国人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不良事件(AEs)的状况.方法:截止至2019年9月22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中所有ICI相关的临床试验,入组中国患者或主要是中国人群的试验将会被纳入本研究,汇总并比较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的发生率.结果:纳入13个试验合计1063例患者,其中922(86.7%)例接受ICI单药治疗,141(13.3%)例接受ICI联合化疗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所有患者中,任意级别的TRAE
目的:观察熵指数(entropy)监测在神经内镜垂体瘤手术全身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择期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熵指数监测组(E组)各30例.两组患者使用麻醉诱导和维持剂量后,对照组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血压)判断麻醉深度调节麻醉维持剂量.试验组为熵指数监测组,通过使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维持在40~60之间来调节麻醉维持剂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Ramsay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又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内异症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而目前,确诊盆腔内异症的金标准为腹腔镜检查,但同时也可能出现一系列有创检查的不良反应.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于内异症无创性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据全球文献报道收集所知,阴茎转移癌少见,只有约几百例,绝大多数(75%)的原发肿瘤位于盆腔,如膀胱、前列腺和结直肠[1 -3];盆腔外来源不多,个案报道中提到的有肺[4]、肾[5]、肝脏[6]、壶腹[7]等部位.本文现就科室1 例食管癌阴茎转移患者进行案例报道.
抗氧化剂1铜伴侣蛋白(antioxidant 1 copper chaperone,ATOX1)作为细胞内铜离子的运载体,是一种由68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水溶性蛋白,广泛分布于真核和原核生物体内.铜伴侣蛋白ATOX1参与铜的细胞摄取、转运与排出进而维持铜稳态.除此之外,ATOX1还具有转录因子和抗氧化的功能.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ATOX1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与迁移等过程,这为肿瘤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在本篇综述中,我们探究了ATOX1在肿瘤的迁移、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症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人数约8万人,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女性的3 倍左右,而且膀胱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膀胱肿瘤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为最常见的膀胱癌类型,其占所有膀胱癌类型的比例的75%,其终生复发概率高达60% ~70%[1 -2].本文现就患者膀胱肿瘤治疗进行案例分析.
目的:比较基于常规布野方法与分段布野方法设计的IMRT计划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8例接受放疗的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CT图像,勾画胸壁、腋窝与锁骨上下相关预防照射区域和危及器官,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常规布野IMRT计划(CFF_IMRT)和分段布野IMRT计划(SFF_IMRT),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评估两种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及治疗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均满足临床要求,靶区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F_
长非编码RN A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研究显示,长非编码RN A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抵抗密切相关,参与调控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靶向耐药、免疫耐受、放疗抵抗,为肿瘤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新靶标,预测预后的新分子标记.本文结合国内外报道对长非编码RN A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抵抗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