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性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生物课程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研究人类自身的特点,等等,其对了解自然、了解人类本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高中生物课程具有非常抽象的内容,部分知识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增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增强高职生物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对策,希望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趣味性 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找到了一些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而是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998年洪水泛滥直接造成一千多人死亡,国家损失巨大,其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中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近年来,黄河每年断流达100多天,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1]。大炼钢铁“炼就”了多少荒山。先围湖造田,后返田还湖,浪费了人民多少血汗。听说过“多利羊”吗?非典是怎么回事?人能患禽流感吗?等等。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
  (一)巧用比喻化疑难
  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二)妙用诗词添兴趣
  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又如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口诀谐音助记忆
  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铜硼锌氯铁钼猛),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
  (四)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如:光反应式ADP Pi→ATP,若能科学利用,则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五)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
  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六)理论知识实际化
  在讲无氧呼吸时,我举例长跑、做泡菜等生活中的例子: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2]。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
  (七)重点知识实验化
  一些教师认为: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有动手实验就不用实物。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若教师认为原理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实验,则错过了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长期下去,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三、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学抽烟,怎么教育他们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学生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3]。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那么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发展学生
  由于课堂内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对一些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关注得较少,而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我组织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到郧县青龙山参观考察恐龙蛋化石群,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培养生物学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在平时的工作中勤于钻研,高中生物课一定会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林美珍.高职生生物学习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04):34-38.
  [2]华学宝.高中生物课趣味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1):46-49.
  [3]何勇.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考试(教研版),2012(02):28-29.
其他文献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方法作为传统的学习方法——接受式学习方法的补充,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具体分析从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以及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生物教学 生活资源  我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结合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立足高中生物学教学课堂作为主阵地,积极开展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引
摘 要: 生物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实验既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生物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手段。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实验课是其中一个重要课型,通过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对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提升大有帮助。本文列举了一些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从而推动生物学科整体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实验教学 有效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然而,与理论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缺乏了创新,教育将是失败的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既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明确目标,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在教学环节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趣味引导、强化实验操作、改革教学模式,以及鼓励自主分析总结等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运用生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生物探究欲望 
摘 要: 生物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处处体现生物理论与实际生活间的密切联系。生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把生活化内容引入高中生物课堂,活化生物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关键词: 生活化内容 问题情境 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成功都要关注,并及时给予鼓励、评价、赞赏;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中改变教师的“权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与学生一到讨论、探究、查阅资料、社会调查,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其次,
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以最佳的教学策略,在网络课堂内外,把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生物学科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良好的现代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整合方法上,强调“融合一体”;在教学效果上,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现代信息技术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信息化背景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对策  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的不断分化,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加之教学改革的推进,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及学分制的实施,导致教务管理内容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教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