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陷入难教难学的尴尬境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职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中职语文教学方面的讨论和研究也必须不断深入。本文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激发”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兴趣激发
“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是一般禀赋的孩子,也能成为非凡之人。”卡尔·威特告诉我们,无论哪一种教育方法都要适应所教的学生,即“得法”,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方能真正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语文学科是中职学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有许多不足之处,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发展。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必须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注重调动课堂气氛,充分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努力让中职的语文课堂“活”起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努力坚持“实用性”原则
1.改革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测的作用”。评价方式不改,教学改革就无法有质的突破。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积极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的努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注重听说训练。许多中职学生初中语文的基础不好,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听说能力普遍低下。因此,教师简单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根本无法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
(1)开设普通话课程,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
(2)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3)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1.转换观念,增强口语交际的意识。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激烈的竞争,各行各业对劳动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在数量和质量上日益提高。这种情况既为职业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使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显然,培养只是一味死啃书本、不注重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没有出路的。中职教育,以社会适应性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重在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这与普通教育以选拔升学为目的,重在让学生完整系统地把握全部知识体系具有显著的区别。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观念,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用口语全面地、准确地、简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别人认识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思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学生从进校起就要对口语交际能力予以高度重视,并很快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中。
2.实地表演,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使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使人积极地探索,并且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促使人的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容易被新异现象和新颖对象所吸引,从而对它们发生兴趣。而且中职学生大多较为实际,他们更相信事实,对前途、职业都较为敏感。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如何招聘人才,也迫切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是如何进行招聘的。所有这些,既对他们是陌生的,又使他们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从实地体验中寻找答案。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听说训练中的招聘和应聘、自我介绍、演讲、辩论等内容,让学生搜集素材,进行实地表演,在交际时如何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促使学生由不敢说、不想说变为敢说、想说、会说。这样,学生学有所乐,口有所练,会极大地提高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为今后的求职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精神需要为基础,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留心各种语言交际的情境,充分挖掘语言交际的精彩之处,积累丰富的语言交际材料,培养出能说会道的学生,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带来的往往是教学方法的陈旧。语文教学理应分享科技发展的成果。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声音、头像的视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应大力推广。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已经成为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利用电教媒体能够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1.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多媒体教学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3.使练习形式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的反馈。
多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减负提素”之目的。
总之,职业中学是培养初级人才的摇篮,而语文素质教育的水平是影响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中职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积极调整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注重调动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努力让中职语文课堂“活”起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起高效、健康的中职语文素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赵丽萍.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适应性”.成才之路,2008,21.
[2]卢思.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
[3]祝立.语文教学与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03.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兴趣激发
“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是一般禀赋的孩子,也能成为非凡之人。”卡尔·威特告诉我们,无论哪一种教育方法都要适应所教的学生,即“得法”,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方能真正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语文学科是中职学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有许多不足之处,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发展。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必须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注重调动课堂气氛,充分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努力让中职的语文课堂“活”起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努力坚持“实用性”原则
1.改革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测的作用”。评价方式不改,教学改革就无法有质的突破。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与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积极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的努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注重听说训练。许多中职学生初中语文的基础不好,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听说能力普遍低下。因此,教师简单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根本无法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
(1)开设普通话课程,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
(2)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3)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1.转换观念,增强口语交际的意识。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激烈的竞争,各行各业对劳动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在数量和质量上日益提高。这种情况既为职业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使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显然,培养只是一味死啃书本、不注重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没有出路的。中职教育,以社会适应性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重在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这与普通教育以选拔升学为目的,重在让学生完整系统地把握全部知识体系具有显著的区别。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观念,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用口语全面地、准确地、简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别人认识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思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学生从进校起就要对口语交际能力予以高度重视,并很快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中。
2.实地表演,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使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使人积极地探索,并且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促使人的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容易被新异现象和新颖对象所吸引,从而对它们发生兴趣。而且中职学生大多较为实际,他们更相信事实,对前途、职业都较为敏感。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如何招聘人才,也迫切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是如何进行招聘的。所有这些,既对他们是陌生的,又使他们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从实地体验中寻找答案。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听说训练中的招聘和应聘、自我介绍、演讲、辩论等内容,让学生搜集素材,进行实地表演,在交际时如何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促使学生由不敢说、不想说变为敢说、想说、会说。这样,学生学有所乐,口有所练,会极大地提高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为今后的求职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精神需要为基础,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留心各种语言交际的情境,充分挖掘语言交际的精彩之处,积累丰富的语言交际材料,培养出能说会道的学生,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带来的往往是教学方法的陈旧。语文教学理应分享科技发展的成果。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声音、头像的视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应大力推广。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已经成为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利用电教媒体能够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1.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多媒体教学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3.使练习形式多样化,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的反馈。
多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减负提素”之目的。
总之,职业中学是培养初级人才的摇篮,而语文素质教育的水平是影响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中职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积极调整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注重调动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努力让中职语文课堂“活”起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起高效、健康的中职语文素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赵丽萍.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适应性”.成才之路,2008,21.
[2]卢思.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
[3]祝立.语文教学与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