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一直是我国大豆种植与输出的重要省份。为了进一步探究河南大豆的生产优化方向,介绍了河南大豆的生产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其问题介绍了河南大豆高产育种的具体策略,也希望能给河南大豆整体生产水平的普遍提升创设条件。
关键词:河南大豆;生产现状;高产育种
中图分类号:S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018
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其主要推出的大豆品种都是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如周豆12、商豆14号以及中黄13号等,这些大豆不但种植难度低、品質好,而且生长发育的周期很短,并可以有效降低对于小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河南大豆生产的优化策略,就必须先来认识并了解河南大豆的生产现状。
1 河南大豆生产现状
1.1 生产投入不足
大豆与其他的农作物相比属于典型的高能地产型作物,所以其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价格走低往往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信心。近些年来大多数农民为了控制成本与风险,在生产投入方面有所降低,严重影响了河南大豆的生产效率与水平。
1.2 科研水平相对落后
科研水平的落后主要体现在经费不足以及研发的目标性不明显2个方面。地方政府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不高,经费的支持有限;研发过程中过分注重生产效率,降低了对于品质的要求,导致产品“走量不走价”,反而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生产负担。
1.3 自然灾害抵抗能力较差
由于大豆的生理结构特征的原因,其往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特别容易受到自然天气灾害的影响,较大的生产风险也是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1.4 生产规模小,集约性差
根据市场调研情况来看,河南地区的大豆种植存在严重的生产规模小、集约性差的问题。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的经费与技术不集中,再加上外来收够商的合力压价,导致一些中小型农户的经济收益得不到保障,严重挫伤了其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分散的生产往往会带来降低的生产效率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这同样会限制河南大豆高产育种的实现。
1.5 品质参差不齐
结合河南大豆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由于生产的技术水平与品种选择差异,同样也出现了大豆品种参差不齐以及价格波动较大的问题。一些农户付出了较大的生产成本与劳动成本,却得不到预期的劳动报酬,自然也就降低了生产的积极性。
2 河南大豆高产育种的具体策略
2.1 制定详细周密的大豆种植计划,加大生产投入
根据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民并不愿意在大豆的种植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是由于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政府对于大豆种植的引导缺失,政策扶持与补贴不到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制定更加周密的大豆种植计划,既要重视大豆生产的规模,更要重视大豆生产的质量。让农民认识到,只要提升了大豆的生产质量,那么其价格也可以获得相应的保障。另外,通过政策扶持与价格补贴也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大豆种植积极性,进而实现高产育种的基本目标。
2.2 增加研发投入,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大豆生产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导致大豆生产水平较低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在下一步的生产实践中,应该继续增加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通过强化大豆的科研投入并改善大豆的科研环境,进而实现新技术的推广,为大豆的生产水平全面提升提供技术保障。在生产实践应用中笔者发现,新的杂交大豆品种可以提升产量30%~40%,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质量,甚至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由此可见,提升科研投入才是实现大豆产量提升的关键途径。
2.3 推广优质品种,重视农技的基层推广
优质品质的推广同样是实现高产育种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研发过程中生产出的优良产品如何通过基层农技推广到农民的手中也是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对于新品种都会持有谨慎的态度,不敢贸然使用。在基层推广过程中应该通过理论引导与实践推广相结合,让农民认识到产能、质量与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升参与优质品种播种的热情,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大豆的品质。
3 总结
当前河南大豆的种植面积以及整体生产水平在我国名列前茅,但是其依然存在生产集约性差、品质参差不齐以及科研水平落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阐述河南大豆高产育种的具体策略,也试着提出了制定周密的大豆种植计划、增加研发投入以及推广优质品种等建议,也希望能够为河南大豆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白婧婧.河南大豆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17,35(10):62,65.
[2]赵景云,王建立,刘志强.河南省大豆生产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种业,2016(8):32-33.
关键词:河南大豆;生产现状;高产育种
中图分类号:S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018
河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其主要推出的大豆品种都是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如周豆12、商豆14号以及中黄13号等,这些大豆不但种植难度低、品質好,而且生长发育的周期很短,并可以有效降低对于小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河南大豆生产的优化策略,就必须先来认识并了解河南大豆的生产现状。
1 河南大豆生产现状
1.1 生产投入不足
大豆与其他的农作物相比属于典型的高能地产型作物,所以其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价格走低往往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信心。近些年来大多数农民为了控制成本与风险,在生产投入方面有所降低,严重影响了河南大豆的生产效率与水平。
1.2 科研水平相对落后
科研水平的落后主要体现在经费不足以及研发的目标性不明显2个方面。地方政府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不高,经费的支持有限;研发过程中过分注重生产效率,降低了对于品质的要求,导致产品“走量不走价”,反而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生产负担。
1.3 自然灾害抵抗能力较差
由于大豆的生理结构特征的原因,其往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特别容易受到自然天气灾害的影响,较大的生产风险也是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1.4 生产规模小,集约性差
根据市场调研情况来看,河南地区的大豆种植存在严重的生产规模小、集约性差的问题。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的经费与技术不集中,再加上外来收够商的合力压价,导致一些中小型农户的经济收益得不到保障,严重挫伤了其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分散的生产往往会带来降低的生产效率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这同样会限制河南大豆高产育种的实现。
1.5 品质参差不齐
结合河南大豆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由于生产的技术水平与品种选择差异,同样也出现了大豆品种参差不齐以及价格波动较大的问题。一些农户付出了较大的生产成本与劳动成本,却得不到预期的劳动报酬,自然也就降低了生产的积极性。
2 河南大豆高产育种的具体策略
2.1 制定详细周密的大豆种植计划,加大生产投入
根据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农民并不愿意在大豆的种植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是由于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政府对于大豆种植的引导缺失,政策扶持与补贴不到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制定更加周密的大豆种植计划,既要重视大豆生产的规模,更要重视大豆生产的质量。让农民认识到,只要提升了大豆的生产质量,那么其价格也可以获得相应的保障。另外,通过政策扶持与价格补贴也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大豆种植积极性,进而实现高产育种的基本目标。
2.2 增加研发投入,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大豆生产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导致大豆生产水平较低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在下一步的生产实践中,应该继续增加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通过强化大豆的科研投入并改善大豆的科研环境,进而实现新技术的推广,为大豆的生产水平全面提升提供技术保障。在生产实践应用中笔者发现,新的杂交大豆品种可以提升产量30%~40%,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质量,甚至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由此可见,提升科研投入才是实现大豆产量提升的关键途径。
2.3 推广优质品种,重视农技的基层推广
优质品质的推广同样是实现高产育种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研发过程中生产出的优良产品如何通过基层农技推广到农民的手中也是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对于新品种都会持有谨慎的态度,不敢贸然使用。在基层推广过程中应该通过理论引导与实践推广相结合,让农民认识到产能、质量与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升参与优质品种播种的热情,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大豆的品质。
3 总结
当前河南大豆的种植面积以及整体生产水平在我国名列前茅,但是其依然存在生产集约性差、品质参差不齐以及科研水平落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阐述河南大豆高产育种的具体策略,也试着提出了制定周密的大豆种植计划、增加研发投入以及推广优质品种等建议,也希望能够为河南大豆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白婧婧.河南大豆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17,35(10):62,65.
[2]赵景云,王建立,刘志强.河南省大豆生产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种业,2016(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