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12-004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三个“为了”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爱”字。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一个老师,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即使他教学的技巧高明。炉火纯青,但只要缺乏教育的爱心,他的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没有爱心的教育,即如无根之花,顷刻之间就会枯萎、凋零;教育的天空若缺乏爱心,必将黯淡无光。一位老教师曾语重心长地说过:“陆老师,你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你真心的爱那些学生。”是的,我爱他们,爱他们听完一堂课后满足的笑容;爱他们调皮时坏坏的眼神:爱他们……。教书近十年来我一直让爱充满着化学课堂,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把爱挂在嘴边,放在心里
有一种爱,常挂在嘴边;有一种爱,常放在心里。挂在嘴边的爱。它甜蜜、温馨,给人鼓励;放在心里的爱,它执着、感人,催人奋进。无论哪种爱,作为化学教师,你都应该具备,因为爱是你前进的源泉,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爱,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会给孩子最大的鼓励。
作为化学教师,有时也应该将自己的苦心。自己的爱心说出来。因为如果不说有些孩子不会理解你,有的甚至误会你,敌视你。所以“会说”也是做好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而这个“会说”从何而来,从“爱”中来,只有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爱,才会促使你想尽一切办法用最恰当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取信他们,鼓励他们,感化他们。
记得去年我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一上化学课就迟到,化学作业从来不交。上课睡觉等。我不知找他谈了多少次心。软的、硬的全用了,仍是照旧,没有一点改善。一气之下,亲自联系他的家长。可是电话一打,更是气得吐血。首先打电话给他爸爸,并且非常客气的说,请他来一趟学校。有关他儿子的事情和他沟通一下。他那边说了一句:“我在打麻将,没空!”说完就挂了,接着就是关机。然后我又打电话给他妈妈,语气更加和气的说,想跟她聊聊他的儿子,请她到学校来一趟,她那边非常生气的来了一句:“谈什么,有什么好谈的,我没空!”挂了……再打,再没人接了。越想越气,于是就冲着那个学生说:“明天你负责把你家人带来,否则就别想上化学课了!”第二天,别说见他家长了,就连他也没来上学。看到这种情况,我急了,来到了他家,家里除了他,一个人都没有,他说:“爸妈从来不管我,即使不上学了,他们也不在乎,老师,我爸妈是不会去学校的,我也不想上学了……”此刻我第一次在他眼中看到了落寞。心想,他现在已经初三了,虽然成绩不好,但如果再努力些,毕业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如果再这样下去,很可能会中途退学啊!这么小的孩子。不上学,长大后连个初中毕业证都没有,他以后可怎么办啊!于是我说:“爸妈不管你,老师管你,好吗?虽然我说过,‘如果爸妈不来就别来上学了’,我现在收回这句话,可以吗?你知道,我是多么希望你在七月份,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开心心的毕业啊!我真的很关心你,知道吗?”听到这些话,他第一次在我面前孩子般的哭了,哭的很伤心。他说:“老师,我错了!我以后改……”我也动容的说:“我信!”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睡觉也少了,作业也能及时交。七月份他不仅顺利毕业了,而且还被一所技工学校录取了。离校时,他特地来找我,并深深的举了个躬,说:“老师,谢谢您!”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人关心他,都有成功的愿望,只要我们适时引导,用爱心感化他们,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化学教师,有时说的过多,有的学生就会觉得你很啰嗦,就会给学生喋喋不休之感,甚至会觉得你是一个活脱脱的怨妇。对这一类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说多做,用行动来感化他们。毕竟身教胜于言传,一个好的榜样胜过几十条空洞的说教。
记得我刚上班时,由于是外地来的,对于苏州本地话是一句也听不懂,更别提说了。而且我遇到的那届学生是学校八年来最乱的一届,他们抓住我是外地的新老师,集体欺负我。当时,我对自己说:“只要有一颗爱他们的心,他们会接受我的。”由于他们的底子差。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无偿的为他们补差。并且每堂课都认真备课。刚开始,来补课的只有两个学生,但是我并没有因为人少而放弃,仍然认真辅导。渐渐地,来补习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他们不再胡闹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静静地听课,认真的做作业。毕业时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您对我们真好!”这是我一年来听到的最动听的一句话。听到这句话后,我哭了,又笑了。我的苦心没有白费啊!
二、关注“退缩儿童”
在教育活动中,有两种孩子容易成为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一种是人们常说的“优等生”,他们成绩优秀、活泼开朗、特长突出,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出色。另一种是所谓的“后进生”,他们调皮闹事、不爱学习,时常给老师添麻烦。这两种孩子都与老师接触较多,往往师生关系也比较贴近。但有一种孩子却不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甚至是“被老师遗忘的角落”。这就是班里那些沉默不语,乖巧听话的孩子,其中有些孩子可能属于“退缩儿童”。
心理学上的“退缩儿童”,其行为特征是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在众人面前不爱表现自己,对新鲜事物缺乏热情和好奇心,退缩儿童的这些行为特点如果得不到及时改善,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时间久了他们会产生交往困难、言语表达差、缺乏积极性等问题,这将严重阻碍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
我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自从入学以来,她一直乖巧听话,遵守纪律,学习认真,从不惹是生非。然而,在与她奶奶的交流中,才了解到她父亲嗜赌如命,父母离异,从此胆小怕事,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连和陌生人说话都不敢……这时,我才意识到这颗稚嫩的心竟如此脆弱。
初中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用爱心与耐心为她解决。从此我就有意无意的多和她谈心:上课还有意让她回答问题,并且多给予鼓励;还让她担任副的化学课代表,帮忙收发作业等:有的孩子学习跟不上还特地让她给予帮助;还特地与班主任联系,让她也多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渐渐地,她脸上的笑容多了,上课也敢大胆的举起手来了。
历史上,罗斯福母亲的爱,成就了一位倍受美国人民尊敬的“轮椅上的总统”:莎丽文对海伦的爱,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对于学生而言,若干年后,深藏于他们脑海中的印象,可能并不是老师某一堂精彩的课,让其终身难忘的往往是他在困难中,老师曾给予的一次无私的帮助。老师的爱的行为往往比语言具有更强烈、更持久的感染力。
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暗。”爱是教育的真谛,老师是爱的使者。只有献身教育,把自己的爱奉献给教育工作,真正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生活,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做好他们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以爱心浇灌的教育园地,必定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赵晓红,让爱在教育中闪光[J],教育艺术,2008,(10)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三个“为了”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爱”字。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一个老师,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即使他教学的技巧高明。炉火纯青,但只要缺乏教育的爱心,他的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没有爱心的教育,即如无根之花,顷刻之间就会枯萎、凋零;教育的天空若缺乏爱心,必将黯淡无光。一位老教师曾语重心长地说过:“陆老师,你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你真心的爱那些学生。”是的,我爱他们,爱他们听完一堂课后满足的笑容;爱他们调皮时坏坏的眼神:爱他们……。教书近十年来我一直让爱充满着化学课堂,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把爱挂在嘴边,放在心里
有一种爱,常挂在嘴边;有一种爱,常放在心里。挂在嘴边的爱。它甜蜜、温馨,给人鼓励;放在心里的爱,它执着、感人,催人奋进。无论哪种爱,作为化学教师,你都应该具备,因为爱是你前进的源泉,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爱,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会给孩子最大的鼓励。
作为化学教师,有时也应该将自己的苦心。自己的爱心说出来。因为如果不说有些孩子不会理解你,有的甚至误会你,敌视你。所以“会说”也是做好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而这个“会说”从何而来,从“爱”中来,只有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爱,才会促使你想尽一切办法用最恰当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取信他们,鼓励他们,感化他们。
记得去年我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一上化学课就迟到,化学作业从来不交。上课睡觉等。我不知找他谈了多少次心。软的、硬的全用了,仍是照旧,没有一点改善。一气之下,亲自联系他的家长。可是电话一打,更是气得吐血。首先打电话给他爸爸,并且非常客气的说,请他来一趟学校。有关他儿子的事情和他沟通一下。他那边说了一句:“我在打麻将,没空!”说完就挂了,接着就是关机。然后我又打电话给他妈妈,语气更加和气的说,想跟她聊聊他的儿子,请她到学校来一趟,她那边非常生气的来了一句:“谈什么,有什么好谈的,我没空!”挂了……再打,再没人接了。越想越气,于是就冲着那个学生说:“明天你负责把你家人带来,否则就别想上化学课了!”第二天,别说见他家长了,就连他也没来上学。看到这种情况,我急了,来到了他家,家里除了他,一个人都没有,他说:“爸妈从来不管我,即使不上学了,他们也不在乎,老师,我爸妈是不会去学校的,我也不想上学了……”此刻我第一次在他眼中看到了落寞。心想,他现在已经初三了,虽然成绩不好,但如果再努力些,毕业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如果再这样下去,很可能会中途退学啊!这么小的孩子。不上学,长大后连个初中毕业证都没有,他以后可怎么办啊!于是我说:“爸妈不管你,老师管你,好吗?虽然我说过,‘如果爸妈不来就别来上学了’,我现在收回这句话,可以吗?你知道,我是多么希望你在七月份,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开心心的毕业啊!我真的很关心你,知道吗?”听到这些话,他第一次在我面前孩子般的哭了,哭的很伤心。他说:“老师,我错了!我以后改……”我也动容的说:“我信!”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睡觉也少了,作业也能及时交。七月份他不仅顺利毕业了,而且还被一所技工学校录取了。离校时,他特地来找我,并深深的举了个躬,说:“老师,谢谢您!”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人关心他,都有成功的愿望,只要我们适时引导,用爱心感化他们,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化学教师,有时说的过多,有的学生就会觉得你很啰嗦,就会给学生喋喋不休之感,甚至会觉得你是一个活脱脱的怨妇。对这一类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说多做,用行动来感化他们。毕竟身教胜于言传,一个好的榜样胜过几十条空洞的说教。
记得我刚上班时,由于是外地来的,对于苏州本地话是一句也听不懂,更别提说了。而且我遇到的那届学生是学校八年来最乱的一届,他们抓住我是外地的新老师,集体欺负我。当时,我对自己说:“只要有一颗爱他们的心,他们会接受我的。”由于他们的底子差。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无偿的为他们补差。并且每堂课都认真备课。刚开始,来补课的只有两个学生,但是我并没有因为人少而放弃,仍然认真辅导。渐渐地,来补习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他们不再胡闹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静静地听课,认真的做作业。毕业时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您对我们真好!”这是我一年来听到的最动听的一句话。听到这句话后,我哭了,又笑了。我的苦心没有白费啊!
二、关注“退缩儿童”
在教育活动中,有两种孩子容易成为老师们关注的焦点:一种是人们常说的“优等生”,他们成绩优秀、活泼开朗、特长突出,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出色。另一种是所谓的“后进生”,他们调皮闹事、不爱学习,时常给老师添麻烦。这两种孩子都与老师接触较多,往往师生关系也比较贴近。但有一种孩子却不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甚至是“被老师遗忘的角落”。这就是班里那些沉默不语,乖巧听话的孩子,其中有些孩子可能属于“退缩儿童”。
心理学上的“退缩儿童”,其行为特征是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在众人面前不爱表现自己,对新鲜事物缺乏热情和好奇心,退缩儿童的这些行为特点如果得不到及时改善,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时间久了他们会产生交往困难、言语表达差、缺乏积极性等问题,这将严重阻碍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
我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自从入学以来,她一直乖巧听话,遵守纪律,学习认真,从不惹是生非。然而,在与她奶奶的交流中,才了解到她父亲嗜赌如命,父母离异,从此胆小怕事,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连和陌生人说话都不敢……这时,我才意识到这颗稚嫩的心竟如此脆弱。
初中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用爱心与耐心为她解决。从此我就有意无意的多和她谈心:上课还有意让她回答问题,并且多给予鼓励;还让她担任副的化学课代表,帮忙收发作业等:有的孩子学习跟不上还特地让她给予帮助;还特地与班主任联系,让她也多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渐渐地,她脸上的笑容多了,上课也敢大胆的举起手来了。
历史上,罗斯福母亲的爱,成就了一位倍受美国人民尊敬的“轮椅上的总统”:莎丽文对海伦的爱,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对于学生而言,若干年后,深藏于他们脑海中的印象,可能并不是老师某一堂精彩的课,让其终身难忘的往往是他在困难中,老师曾给予的一次无私的帮助。老师的爱的行为往往比语言具有更强烈、更持久的感染力。
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暗。”爱是教育的真谛,老师是爱的使者。只有献身教育,把自己的爱奉献给教育工作,真正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生活,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做好他们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以爱心浇灌的教育园地,必定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赵晓红,让爱在教育中闪光[J],教育艺术,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