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亦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中移动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均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但在当今时代下,无论单独的移动通信技术还是互联网技术皆无法满足人类社交的实际需求,对二者进行结合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现为推动二者结合,本文将对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概念进行阐述、对将此二者进行结合的积极意义、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效对策,以此为移动互联网从业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    互联网技术    结合    概念    积极意义    发展现状    有效对策
  引言:
  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同属信息技术的“门类”,二者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就本质而言,移动通信技术具备便携性与移动性的特征,而互联网技术则具有高效特征,二者的结合多呈“取长补短”之势,能够为彼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也正是如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由来。由此可见,业界内已然认识到了对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在实际结合方面仍存在些许欠缺亟待改善。
  一、 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概念阐述
  1.1移动通信技术
  所谓“移动通信”,即一类能够实现移动体之间通信或实现固定体与移动体通信的技术,其中固定体顾名思义便是静止不动的物体,而“移动体”则可以是人、汽车、火车收音机等处于移动状态下的物体总称[1]。移动通信技术能够通过不同频率、传播速率及电磁实现通话,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从最初的2G、3G……发展到今日的5G,其实际特征并未发生改变,仍具备着“移动性”、“传播条件复杂”等诸多特征。
  1.2互联网技术
  与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度同样不遑多让,在当今时代下,互联网几乎贯穿了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2]。所谓“互联网技术”,即一类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开发建立的一種技术,通过该技术将不同的计算机通过广域网实现远程连接,以此加速信息传递的速率、拓宽信息传播的渠道。归根结底,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是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积极意义
  2.1 便捷性
  与单独的移动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相比较,移动互联网能够实现在小体积设备中运行,这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便携性,而这也正是当今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共同发展的结果。通过这种结合,人们能够打破时空间限制,随时随地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想要取得信息,此为积极意义之一[3]。
  2.2 即时性与实用性
  在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中,用户对技术的利用多仰仗于能够实现通讯与上网的固定设备,如以往常见的座机、家庭台式机、办公台式机等等,虽然其便捷性已然得到了保障,但在即时性与实用性方面仍然有所不足。而移动互联网则有效突破了该方面的桎梏,掌上便捷操作能够令用户随时随地对互联网信息实现阅览,无论收发邮件、即时消息还是网购皆具备了一定的即时性,实用性更得到了弥足提升,此为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积极意义之二[4]。
  2.3 个人隐私保护
  在传统互联网的应用模式下,人们多倾向于使用计算机进行上网,而计算机的开放性较之掌上设备更为开放,随之也造就了各类安全隐患,骇客能够通过文件发送等方式获知用户浏览内容、窃取用户信息等等,尤其是在人们皆缺乏信息保护意识的状况下如此行为更堪称“轻而易举”,故此在计算机互联网时代下个人隐私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而这也正凸显了移动互联网的积极意义[5]。在移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用户无需分享信息便可实现信息获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个人隐私,此为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发展的积极意义之三。
  三、 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发展现状
  3.1 移动终端设备
  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两类技术的融合使通信领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移动终端的出现便是此两类技术结合的产物,而随着融合度的不断攀升,移动终端的类型亦随之开始不断丰富,从最初的智能手机到如今的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等,这些移动终端设备不仅数量及普及度较之以往存在巨大差距,在技术层面取得了弥足进步,如目前广泛普及的指纹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屏幕触控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不仅令移动终端设备的性能发生了飞跃,更凸显了人性化特征,加强了用户与移动终端的交互体验[6]。
  3.2 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同样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目前比较常见的移动网络主要包括但并不仅仅限于无线局域网、4G与5G通信网络等等,移动网络的出现令人类生活质量取得了巨大进步,其普及度不言而喻[7]。
  无论无限局域网还是4G、5G通信网络均在数据上传及下载量方面取得了空前成就,且随着其不断普及价格也更加亲民,速度与价格的双重保证令其受到了广泛认可、得到了广泛推广。
  3.3 移动应用服务
  移动服务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目前这一技术已然基本“登堂入室”,其出现与发展皆有效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目前比较常见的移动应用服务类型主要有二维码技术及移动搜索技术等等,其中二维码技术的典型代表便是以微信、支付宝为主的移动支付技术,而移动搜索技术的典型代表则是以百度搜索引擎为主的移动搜索、各类软件的听歌识曲搜索技术等等。与传统的应用技术相比,移动应用技术简约性更强,终端可移动令其便捷性得到了最根本保障。
  四、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分析   4.1 移动通信网络升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简单地将移动通信技術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人类的需求,在当今时代下,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通过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技术而获取信息数据的效率,简而言之便是生活中常常提及的“网速”,是以在未来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之一必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提升其应用质量,为人类工作乃至生活谋求更大的便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运营商提出了最新的要求,运营商需要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客户的数量,依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制定未来技术的发展规划是实现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发展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亦需得到落实,如此方可持续推动“结合技术”发展进步。
  4.2 信息安全保护力度
  移动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发展能够实现二者的同步进步,而随着二者的“齐头并进”,其发展的利处与弊端亦随之交相凸显,其利处自不必多言,而弊端则主要为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在以往的互联网中,“黑客横行”的状况不断发生,无论个人信息还是其余相关信息皆容易受到侵袭暴露,这也正是推动互联网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最根本动力。
  但是在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实现高度融合后,以往依据互联网而构建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已然无法满足当今“结合技术”的需求,而一旦信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轻则影响用户体验,重则为用户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未来针对移动互联网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力度应当说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在潜移默化间增强用户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同样是必经之路,唯有如此方可为两类技术的结合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五、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发展的有效策略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而自其出现后便成为了人类工作及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为了实现其发展,除了国家及地区外部政策的帮助外,领域行业内的自主探究发展亦为重中之重。
  而这也为实现其结合发展的有效策略提供了大方向:以工信部为首的诸多部门需要给予其必要的政策支持,以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在这一点上,我国已然做出了部分努力,在未来还需要对其进行持续深化;而在领域行业内,移动通信及互联网领域皆需向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看齐,但这里的“看齐”主要指水平看齐,切忌生搬硬套,应当以我国用户的实际状况与需求为根本依据对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发展,以此赶超发展水平更高的发达国家、使移动互联网为人民谋取便利。其有效策略如下:
  5.1 对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全面升级
  为了令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实现进一步结合发展,对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全面升级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11]。而为了实现信息网络建设的升级,一来在国家方面我国需要持续对基础设施进行落实,实现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全面覆盖,以此为未来5G乃至6G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最必要、最根本的设施支持;二来在领域行业方面,移动互联网公司需要对我国用户的实际状况与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根本依据制定既科学又合理的发展战略,在按部就班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对移动互联网进行普及,确保移动互联网能够在完备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得到广泛推行。这两大策略皆是在未来时期内实现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升级、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要先决条件。
  5.2 积极推动技术和业务的融合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尚且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虽然领域行业内不乏像华为等翘楚领军企业,但整体实力较之诸多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有所不及,这也导致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各类服务与传统互联网高度类似,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发展。
  而为了解决该方面的问题,移动互联网领域需要充分发挥移动智能终端的优势,积极推动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对应用平台、应用软件进进行大力推广与挖掘,对新型、综合型APP进行鼓励,如集交通出行、饮食起居、网络购物为一体的APP等,目前在国内比较常用的APP主要有微信、美团、携程等等,通过这些APP能够令移动互联网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可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增强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实现双向选择,最终自然可以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就根本而言,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移动互联网领域内的公司需要切实考虑用户的需求,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搭建意见平台等方式对技术与业务进行开发融合,如此最终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皆是新时代下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出现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在当今时代下,该两类技术更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对其进行融合发展不仅能够凸显其便捷性、实用性与即时性,更能够为个人隐私提供保护。就目前而言,虽然该两类技术的融合发展已经在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网络及移动应用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未来发展中还远远不足。在未来该两类技术的融合发展势必会向移动通信网络升级、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及信息共享等方面发展,为了迎合该趋势,移动互联网领域行业内的企业应当通过对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升级、推动技术和业务的融合及加强网络安全监管等,以此实现谈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陆小芳. 项目管理在移动通信设备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应用[J]. 通讯世界,2021,28(1):213-214.
  [2]王明汉,梁丽珍,林娇蓉. 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气象融媒体服务应用趋势[J]. 数码世界,2021(3):15-16.
  [3]王涵,徐凌伟,林文忠.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移动通信系统智能预测方法[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4(3):12-17.
  [4]于泽洋,周文胜. 利用Box-Cox变换对移动通信中小区级业务流量分布的研究[J]. 数字通信世界,2021(3):9-12.
  [5]岳纲毅,闫丽景. 5G移动通信中基于安全信任的网络切片部署策略探讨[J]. 数字通信世界,2021(3):154-155.
  [6]吴昊.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J]. 科学与财富,2021(6):120-121.
  [7]朱庆建,张琴.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型教学探索研究——以”移动通信”课程为例[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1(1):58-61.
其他文献
【摘要】 近些年以来,5G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在技术方面,因其拥有较低的延时、较高的带宽、较广的终端连接等显著的特征,带给日常的生活和生产工作很大的影响。在此过程当中,很多产业技术均开始和5G技术相融合,充分发挥出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良好作用,正在提高着人们生活的整体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状况,然后说明了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最后阐述了5G移动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发
【摘要】 5G移动通信网络是为构建网络型社会、实现万物互联的目标而提出的,5G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有效地改善用户的访问体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虽然具有较多的优点,但是也伴随着相应的网络安全问题。本文先阐述了5G移动通信相关内容和5G移动通信的安全需求,分析了5G移动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然后从多个方面对5G移动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展开探究。  【关键字】
【摘要】 为实现水利智能调度,研究设计一种智能水利调度平台技术架构。平台在采用恒压供水的自主调度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基础上,通过全局化安全网络体系的设计,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利用,实现过程控制自动化和调度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智能调度奠定了基础;通过一体化数据平台的设计,完成对控制层采集数据的集成,实现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为智能调度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基于水利态势感知,构建智能化辅助决
【摘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4G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5G应运而生,相比4G,5G速度更快,响应时间更短,可以很好的满足现阶段人们对于网络流量的需求,并且在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全面普及的条件下,社会渴望一种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的网络技术,5G就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迫切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体验。本次研究中对5G移动通信技术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5G 移
【摘要】 卫星定位受限于卫星信号室内覆盖能力弱,一般在室内环境下无法工作。而基于运营商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定位技术以及基于WiFi的无线定位技术精度一般较低,通常为3-10米。这样的定位精度对于一些室内应用如5G赋能工业物联网等应用场景还远不够,需将室内无线定位精准度提升至分米级、厘米级。本文分析和对比了现有室内定位方案,提出5G NR高精度定位系统设计方案。基于人工智能实现室内复杂时变环境下实时
【摘要】 当前5G正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赋能千行百业,成为行业数字化的关键生产力,数字经济的新引擎。高可靠性边缘网管容灾方案有效的解决了5G核心网异常断网的问题,实现了控制面全故障或断连时边缘用户面惯性运行,连接态非移动性业务仍可持续运行,连接态移动性业务短暂中断后重新注册恢复,新用户可以正常接入,故障恢复后,所有业务可平滑恢复到故障前状态。端到端的高效、优质、安全成为了企业使用5G网络的基础。
【摘要】 基于相关矩阵研究入射波角度扩展对多极化MIMO系统性能的影响。发现使用三个正交极化天线元的MIMO系统在采用一定的入射波角谱分布时,能够使相关矩阵中特定元素的值增加,这种增加对系统容量有提升作用。通过建模对提升关键相关性系数的条件进行分析,得到能获得更高信道容量的散射体角度扩展。  【关键词】 MIMO 多极化 相关系数 信道容量  引言:  关于MIMO系统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
【摘要】 基于零中频架构的优势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新工艺的突破,零中频方案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但是,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消除,本文针对零中频架构存在的直流偏置问题提出一种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际的工程应用进行验证。  【关键词】 零中频技术 直流偏置 二次雷达  引言:  零中频(ZIF)架构自无线电初期即已出现,该架构具有最低的成本、最低的功耗和最小的尺寸等优势
【摘要】 光缆是现代通信传输的重要载体,光缆线路的维护工作将直接影响着通信传输的质量。由于光缆线路常架设在户外,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老化和损坏等故障,对于光缆线路的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光缆线路巡检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巡检效率不高、维修时间长,严重影响了光缆通信的服务质量。鉴于此,本文对OPGW光缆接头盒智能监测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分析,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通信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通信建设项目监理制度也在全国健康快速发展,监理在通信建设项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通信监理队伍逐渐壮大,近万人取得了通信监理工程师资格,但也伴随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了解通信监理目前生存现状,进行对策分析以解决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