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词学批评中的“周柳”合论

来源 :晋阳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fusion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着眼于周邦彦与柳永均有雅俗二维复合的特质,均通音律、工长调以及在笔法、结构上存在承继关系而将这两位在宋代地位甚为悬殊的词人组合起来进行比较论述。这种合论实质上是清人借二者的某些共同特质来表达自己的词学思想,如对周、柳雅俗风格前后不同的评价反映出的正是清人雅俗观念的变化轨迹。比较合论的批评方法虽能展现周、柳二人的完整风格,但也把词人的非主导风格过于放大,从而影响词人在清代的接受情况。
其他文献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
近日,我校为加大对新生的了解力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你是否喜欢要求严格的老师。有一部分学生回答:不喜欢,希望老师不要管他,放弃他。看了之后,我心中难过。一个真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