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网红记者”的人格化传播特征与反思

来源 :视听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8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媒体时代以王冰冰为代表的“网红记者”通过人格化传播实践推动主流舆论在网络空间的壮大,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受众关注焦点偏移、媒介公信力摇摆、记者职业认同危机以及新闻传播“饭圈化”等问题,因此“网红记者”应当加强职业素养,生产优质内容,坚守初心使命,助力主流媒体向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转型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各类网剧接踵而至,悬疑网络剧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优秀作品不断出现,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作为特色鲜明的网络类型剧,在Web3.0时代,悬疑网剧通过借助精准的用户画像,实现悬疑类型的垂直细分;不断完善制作生态和制播模式,加速剧集精品化生存;以剧作为核心讲好故事,深挖作品与社会的共鸣与共情点来实现数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探讨其传播策略尤显必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播音主持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AI合成主播可以替代现有主持人工作的部分有:快速导入与高效输出的海量资讯播报、简单的内容生产和交流、声音的复原和复制。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在于情感传播、人格传播、集采编播于一体的综合实力。未来,机械的工作可以交给AI 主播来完成,主持人也将有更大的创作和发展空间,这样的人机协作是优势互补的,也将实现共赢。
融媒体时代,传播视频化、碎片化催生了微纪录片的诞生并使其迅速进入发展繁荣时期。本文分析微纪录片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特点和创作技巧,以微纪录片创作的实践经验阐述城市电视台应抓住契机,以互联网思维多创作接地气、打动人心的微纪录片精品力作,服务主流宣传,提升城市电视台的传播力和引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