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宰相被堵门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复元年(901年)年底,唐昭宗被以韩全诲为首的宦官从长安挟持到陕西凤翔,朱温的汴军追杀而来。通州刺史韦贻范来到凤翔勤王,被任命为厅级皇帝办公室秘书——给事中。天复二年正月,韦贻范通过贿赂韩全诲及其盟友——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被韩、李举荐为宰相。
  对韦贻范这个无德无才的腐败分子,唐昭宗是根本瞧不起的。但为了应付乱局,唐昭宗只得任命韦贻范做了宰相。当年三月,唐昭宗举办皇家宴会,他问韦贻范:“朕为什么巡幸至此?”韦贻范说:“臣在外,不知道。”昭宗追问,韦贻范并不回答。唐昭宗说:“你怎么在朕面前妄称不知道?你既然以非正当手段当上宰相,就应该依法处理公事,如有不妥,朕一定按照旧例贬黜你!”接着唐昭宗回头对皇家办公室主任小声说:“这种人也配当宰相?应该杖打二十。”
  韦贻范仗着身后有李茂贞的支持,也不怎么把唐昭宗放在眼里,他屡次用大杯给唐昭宗敬酒,唐昭宗没有马上接过,韦贻范就举杯直至唐昭宗的下巴。
  在朱温的汴军重兵围城的日子里,城内小朝廷争权夺利的丑剧仍在上演,买官卖官也是大行其道。韦贻范在宰相位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许多人走他的门子要官做,韦贻范见钱眼开,对送上门来的金银财物全部笑纳,而且一口答应行贿者的请求。但当年五月,他母亲死了,他不得不丁忧在家,从前向他行贿买官者害怕吃亏,便纷纷前往韦府讨债。这样一来,韦贻范在家中不胜其烦,被讨债者逼得焦头烂额。
  韦贻范的亲家刘延美和韦贻范一样贪婪,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官吏,但因为有韦贻范这个做宰相的亲家,自然也少不了有人走他的门路,因此他也收了许多贿赂。等到韦贻范辞官丁忧时,上刘延美家讨债的人,居然比上韦贻范家讨债的还要多。为了应付这一难堪的局面,韦贻范只得谋求复出,这样他就能兑现承诺,给买官者们封官了。
  韦贻范还和当初一样,前去李茂贞府上活动,送上厚礼,请求他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准许他复职。在李茂贞的运作下,傀儡皇帝唐昭宗违心地同意让韦贻范复出,重新担任宰相。没想到皇家办公室主任誓死也不肯写圣旨,并上疏称韦贻范居丧一个月就要起复,有伤国体。
  韦贻范请求复职不成,便厚着脸皮待在家中,任由讨债者上门吵闹,调动逆商、情商来忍耐如山大的压力;刘延美脸皮没有韦贻范厚,被迫投井自杀了。
  八月,在李茂贞的坚持下,韦贻范如愿以偿,重新被起用为宰相,他并未按习惯先推辞再接受,而是立刻上表谢恩,第二天便就职了。这时,他想起了已投井自杀的刘延美,嘀咕了一句:“他要是能忍耐几个月就好了。”上任后,韦宰相重新掌握大权,为了减轻压力,也为了让讨债人闭嘴,他逐一给那些买官者兑现承诺,赐给大小不等的乌纱帽。
  也许是承受了太多压力,以致身体每况愈下,天复二年十一月,韦贻范因病而亡。
  编辑/冰如
其他文献
在罗马帝国,泡澡是一种蔓延在大街小巷的集体文化。古罗马时期澡堂的数量、规模、豪华程度,都是十分令人震惊的。《世界文明史》中载,公元前33年,古罗马共有170个浴室,而到了4世纪,浴室的数量增加到856个,还有1352个游泳池。此外,几位罗马皇帝还建造了国营大澡堂,最多可容纳3000人洗澡。  其实一开始罗马人对频繁洗澡是拒绝的——他们只能接受清洗手脚上的尘土,而洗澡是不能公开进行的,因为当时的一些
公元759年,安史之乱爆发四年了。带着一家老小前往秦州避难的杜甫,奔波在中西古道上,追昔叹今,写下诗篇《秦州杂诗》:“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很明显,这是一首忧愁战乱、渴望安定的诗。但诗中的前四句是在歌颂“凿空”西域、远播国威的西汉名臣张骞。在国家动荡、百姓流离的战乱中,杜大叔为什么会遥想起这位千年前的传奇人物呢?  公元前140年,是夜,长
岁暮天寒,朔风裹着檐上细雪,吹在慕与时身上,冷得她不停打战。谢绥疾步走在积雪的长街上,死死拽着她的左腕,她不得不趔趄而行,右手紧紧攥着未曾系好的狐白裘领。  慕与时是和光公主——当朝皇帝唯一的姐姐,而谢绥是她的新婚驸马。如今朝中重权皆握在士族手中,谢绥虽有才学但出身卑微,备受排挤。皇弟为扶植寒门,便将孀居多年的她赐婚于谢绥。  这日早晨,她欢喜地吃着蛋饺,谢绥却只捧了个馒头,睥睨满桌珍馐。等她吃饱
1924年,舒新城应邀前往四川出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女学生刘舫。此时,舒新城已有家室,而刘舫也不能算是他的学生,只不过因为舒新城爱好摄影,两人便走到了一起。  在当时,摄影无疑是新鲜玩意儿,舒新城有一架相机,自然吸引了不少爱漂亮的女生。舒新城说:“她们见我带有相机,要我为她们照相,我即为合摄一张……”接触一多,两人的关系逐渐拉近。  此情此景,其他人可就不开心了。要知道,刘舫
东汉颍川郡许县(今属河南许昌)人陈寔(shi)少年有为,年纪轻轻就在县里做县吏,后来又当都亭长的属吏。但无论在什么职位,他始终兢兢业业地为官,坚守着自己的品格。  陈寔担任某郡府的功曹(主管考察记录业绩的官职)期间,中常侍想让自己的亲信在郡府工作,郡太守不敢得罪中常侍,准备让那人担任文学掾(官名)。陈寔知道此人并不称职,不同意郡太守的安排,于是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自己出面将那人安排到了郡府外的边缘部
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国历来的传统,翻阅史册,故事无数,其中,尤以母亲教育子女成材的事迹最为生动深刻、流传久远。细品众多“贤母”的教子故事,对于今天的教育仍不失启迪。  其中孟母“断织喻学”的举动,是体现中国母亲智慧的典型例子。  孟子幼时无心向学,一次还没放学就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闻言,举起剪刀一把剪断了织好的布,气愤地说:“
唐人笔记中留下很多“科技奇葩”,个个都有惊世骇俗的代表作。  北齐时大名鼎鼎的兰陵王是个技术控,闲着没事就搞些小发明。因为他爱喝酒,所以按照当时胡人的相貌造了一个捧着酒杯的小人儿。每次他劝别人喝酒时,小人儿就会自动捧着酒杯来到那人身边,弯腰施礼,憨态可掬,让人不忍拒绝。这个敬酒小人儿,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机器人,可惜难窥原貌。  唐高祖的儿子韩王李元嘉可谓神童,很小的时候就能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读书吧,沈从文  1922年,20岁的沈从文脱下一身戎装,来到北京,成了一名“北漂”。  到了北京之后,沈从文直奔姐姐家。姐夫看到这个一腔热血的愣头青,想起了从前的自己,漫不经心地说:“你来北京做什么?”沈从文瞪着大眼睛,眼里闪着光,满怀希望地说:“我来找理想,读点书。”姐夫发出一声苦笑,说:“你来读书?读书有什么用?我在这里读了整整十年书,从第一等中学读到第一流大学,现在毕业了,还不知道去哪儿找
其实,世界上真有那么一朵愿望花。  每当我想买好吃的东西时,只要说出愿望,“愿望花”一定会尽力满足我。看到我吃得心满意足,“愿望花”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每当我想买学习用品时,不用我说出愿望,“愿望花”早已为我做好了周全的准备。  每当我考试没考好时,“愿望花”都会理解我、鼓励我,帮我分析没考好的原因。  每当我想出去玩儿,“愿望花”就会马上变脸,这样回应我:“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别成天想着出去玩
我是一棵梧桐。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可我赶走了所有想落上我枝头的飞禽,阿古问我在等谁,我望向天空, “自然是等凤。”  “我见过凤!”即便我说千万次,也没有一棵树相信我。  与凤初见时,我还是棵小树苗。我曾以为自己永远不会长高,直到遇见凤。风举翥千里,恍若天神降临人间。他围着我飞了许久,最后叹道: “你还太小……”然后离去。从那时起,我便日夜盼望长高,可我没长高,反倒多了个树洞。三界之内许多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