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军事”教育思想中政治伦理思想的澄清与反思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的所谓军事思想,实质上是其政治伦理思想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种演化。因此,孔子的"军事"教育思想受到其政治伦理和治国思想的影响;由于教育对象的原因,在面向统治阶级的"诲人"教育中,侧重"文"而兼顾"武"。但这"武"并非我们今天所谓的军事之武,而是某种个人综合素质之武。这种缺乏以军治国方略或具体战略战术的"军事"教育,在穷兵黩武、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无疑是不适用的,难免落寞之运。
其他文献
"恐惧"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力量,长期以来却被人们所忽视。从恐惧的视角研究政府发展问题更是凤毛麟角,但它作为一种政治心理却是真实存在的,如我们对独裁的恐惧、对监狱的恐惧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并践行科学人才观,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人才理念。科学的人才管理理念、科学的人才定位理念、科学的人才工作理念、科学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阶层分化带来的价值范式的嬗变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视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文本提供了启发性的阐述,"掌握群众"、"理论要说服人"、"理论要彻
随着隋唐以来佛道二教思辨化哲学思潮的冲击,传统儒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为世人所诟病,改造传统儒学便成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为了解决社会的危机问题,回应日益壮
当前我国社会整合的基本诉求在于:努力排解社会矛盾与冲突,维护社会秩序,提升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基本诉求也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整合体系综合治理的两大重点是利益格局调
文章全面回顾了国内外言语不礼貌的语用学研究。首先讨论不礼貌术语的使用及其界定;然后回顾不礼貌研究的多个视角,以揭示此类语言现象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最后总结出有关言语
语篇连贯的构建不仅涉及语篇形式和内容等语言因素,还涉及到语用和认知理解等因素,肯尼迪就职演说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阐述他的政治立场和倾向,逻辑严谨,